【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年金改革是「辣台妹」蔡英文總統近來一再強調的政績,過往他也說過,年金改革的問題是世代正義的課題。
現在,台灣綠黨想再用「世代正義」這個詞,挑起大家對另一項年金改革的關注:兒童年金。為什麼台灣應該發兒童年金?該怎麼發?(責任編輯:鄒家彥)
《報橘》徵才中!和我們一起讓台灣變更好 >> 詳細職缺訊息
快將你的履歷自傳寄至 [email protected]
文/易俊宏(綠黨中執委)
蔡英文總統任內召開了「年金改國是會議」、初步完成了國家財政改革,不至於「留太多債」給子孫。但是為了投資台灣社會的未來,下一步應該由中央協助家庭,一起扛起育幼的責任,而非轉嫁給地方政府或是各個家庭自行負擔。
「兒童」是國家財政值得投資的未來
「兒童是國家的資產」不該只是口號,「少子女化」更是國安危機,如果財政投資不以此為首要,那還有什麼是值得投資的未來?
目前關於生育,都停留在「津貼」的概念,換言之,是以父母的家務勞動給予以補償的意義;但是如果我們願意正視「崩世代」的結構性危機,關於下一代的生育責任,應該拉到中央的層級,以等額、定期的「年金」概念來處置為宜。
我曾於 2017 年時,擔任年金改革國是會議的青年代表,在總統府與會時曾公開發言道:「(年金改革)這些省下的經費,目前是規劃要納入『退撫基金』中……這筆費用可以讓每個人都能有尊嚴的過老年生活、也可以用制度來減輕年輕世代的扶養負擔。」這也是本文的主旨:年金改革的下一步,應該是「兒童年金」的發放。
兒童年金怎麼發?以瑞典和日本為例
這並非什麼癡人說夢;由於少子女化的議題,台灣並非是國際社會中的單獨特例;從聯合國與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的資料顯示,世界多數國家都有總生率愈下降的共同趨勢。
而其他各國是怎麼做的呢?不同的社會脈絡、或有不同的配套方式;但是參考 OECD 等全球35個市場經濟國家的社會政策,不難發現:高度的公共化兒童照顧、提高家庭津貼給付水準,都會提高整體社會的生育率。
有「兒童年金」概念的國家,在此以瑞典跟日本為例。在瑞典,從0到16 歲,每位兒童每個月都由國家給予津貼補助1,050 克朗(2015), 而有多位兒童的家庭,還會有額外的家庭補充給付;另外在日本,則是以 0 到 15 歲的兒童為對象,依據胎次與家庭所得不同,津貼金額在 1 萬日圓 至 1.5 萬日圓不等。
當然不只是直接「大撒幣」的政策,其他還有包括性別平等、公共運輸、健康照護等相關配套,才會讓這些補助有更大的綜合效果。而給予金援補助,是最直接有感的政策。
台灣如果要發放兒童年金,應由中央承擔
比起目前各縣市已經有的生育補助跟育兒津貼,為什麼「兒童年金」要中央來承擔?因為除了各地財政狀況不一以外,中央政府也必須藉由社會福利政策來進行資源重分配。
台灣的貧富差距越來越嚴重;以財政部的綜所稅資料顯示:這十年內所得最高的5%與最低的5%,從2005年的55倍差距,到了2014已經打破百倍。這個差距,不只是當代區域或階級的問題,更是世代正義的問題。
當不少區域早就傳出青年人力外流的狀況,生育補助預算因此更不能綁在地方財政上,因為會造成區域發展愈加失衡的後果、增加社會隔代教養的比例。「北漂族」案例現在更是屢見不鮮:雙親在城市打拼、小孩在鄉下給祖父母照顧,這讓工作的經濟成果,過度集中在都會區,間接讓都會區的有更高的津貼補助,但是卻拉大了偏鄉的資源落差。
若是可以選擇,有多少父母想要離開子女、到大城市中來工作打拼呢?
所以「兒童年金」不只是在經濟壓力上,減緩雙親的壓力;長遠來看,也是希望父母的工作所在地、跟兒童成長的家庭照護之處,兩者得以合一的方式。試問:有多少「北漂族」的青年世代,得以在台北都會區購屋置產?因此,要打造一個家庭機能健全、減緩隔代教養比例、增進親子相處資源的社會,「兒童年金」只是第一步。
此外,由中央統一發放的年金政策,其實在相對偏鄉的地方會有更高的流通效益,這種平衡區域發展的效果,也是「兒童年金」間接促成、卻非常重要的政策效果。
兒童年金發放,應被視為全面性世代正義政策
過去台灣在鼓勵生育方面,不但津貼補助是杯水車薪,很多配套措施也不夠社會壓力來促成。
舉例而言,《性別工作平等法》有明文推定,受僱者100人以上的工作場所,需有哺(集)乳室與托兒設施或適當之托兒措施(第23條);而根據經驗「天下企業社會責任調查」,多數企業不但付之闕如,就算有,也多是和業者合作,讓員工能享有優惠價格,這僅是用福利概念來處置、有為社會責任的初衷。其他諸如孕婦照顧、親職假、無障礙空間(方便推嬰兒車)等普及與落實狀況,也需要跟相當的出生率來相輔相成,以打造更友善的社會環境。
前面不少立意良善、但卻窒礙難行的政策,說穿了是執政者決心跟道德的表現;當新生兒沒有投票權,而作為父母的投票意向,也尚不足以造成政策資源上的風向壓力時,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杯水車薪、緩不濟急的狀況,常常淹沒在選舉活動的叫囂中。
綠黨基於永續發展的核心價值,針對人口出生率的議題,籲請政府切勿將此停留在社會福利的補助津貼層次,應以全面性的世代正義政策為主軸;新生兒不該是個別家庭的責任,投資國家未來的方向更是刻不容緩,就讓「兒童年金」政策來宣告政府的決心吧!
推薦閱讀
【綠黨專欄】曾經有個機會,歐陽娜娜她不用向北京低頭
【綠黨專欄】下個世代的轉型正義:教育部編 50 億基金「逼大學退場」,然後呢?
【綠黨專欄】重度智障女童「被迫賣淫」揭穿「社福預算不足」的謊言
(本文經 綠黨 授權刊登,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年金改革的下一步:兒童年金〉 首圖來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