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人將像米一樣細的微晶片植入皮下組織,以取代身分證,首圖來源:影片截圖。

行政院確定,台灣要在 2020 年換發數位身分證,這張身分證還會同時結合健保卡與駕照的功能。就在立委因新版身分證取消國旗落淚,哭喊「徹底傷了僑胞的心」的同時,瑞典卻已經有成千上萬的人開始捨棄身分證,並且 —— 在自己身體裡植入微晶片。

瑞典人身體裡的晶片,究竟便利到什麼程度?

瑞典現在流行一款「數位」身分證:將像一粒米這樣小的微晶片植入皮膚,就可以不用隨身攜帶信用卡和火車票,人們甚至對著辨識身份的機器揮揮手,就能進入公司或健身房,等同於不用帶鑰匙、門禁卡。 2018 年時,已經有 3000 名瑞典人將微晶片植到手背上。

28 歲的瑞典人 Ulrika Celsing,也為這樣的高科技感到相當滿意,她告訴《法新社》:「過去一年間,微晶片不但成為我的電子皮包,還取代了健身房卡,就算想用微晶片訂火車票也不是難事。」目前,乘客上網訂票後,只要把資料登錄在晶片上,車掌只要掃描一下乘客的手,就可以核對資訊。(見以下影片 2:24 秒處)

這也是為什麼當公司發起為員工植入微晶片的活動時,Celsing 立即加入的原因。她回憶道:注射器把晶片植入她的左手時,她只感到輕微的刺痛感,現在幾乎每一天都會使用微晶片,不擔心被駭或可能遭監控,因為她「不認為我們當前的技術足以駭進晶片。」

這項把微晶片植入人體的技術,起始於 2015 年,當初瑞典和其他國家都不敢太張揚,如今因為越來越多瑞典人願意接受新科技、認同它所帶來的便利性,而讓「微晶片身分證」聲名大噪,人們還將分享個資當作透明社會的象徵。

「微晶片身分證」看似方便,卻也擁有著許多疑慮

或許你會認為,台灣也不用發放實體的身分證,直接免去「要不要放國旗」等政治角力下的爭議,只要跟隨瑞典在皮下組織植入晶片,往後所有個資都會放在雲端,將來到政府機關辦理任何事務,同樣揮揮手就能確認身份,相當便民。

然而,「微晶片身分證」卻也被認為有侵犯隱私的風險,畢竟這樣的作法與中國的快捷的人臉辨識技術、社會信用評分制度有異曲同工之妙,也難保台灣如果真採用該作法,政府會面臨過度極權控制人民、歐威爾化的嫌疑。

除此之外,微生物學家 Ben Libberton 也提出醫療面的疑慮,他警告,植入晶片可能導致「感染或引起免疫系統反應。」

不過 Libberton 也認為,最大的風險還是晶片裡的資訊。他提到:「現階段,植入晶片所蒐集和共享的資訊少,但未來可能會持續增加,真正的問題在於,最後蒐集了哪些資料以及與誰分享了這些資料。」

延伸閱讀

【跟紙本身分證說再見】12 年來最大變革,「數位身分識別證」將在 2020 年登場
連署網站像水壩爆掉!上百萬英國人發起「不要脫歐」連署
【你贊成複製護國神犬嗎】中國複製「警犬界福爾摩斯」,希望減少緝毒犬訓練成本
【中共迫害新疆人新招】美媒得用空拍才能血淋淋呈現:新疆人的家「大規模消失」
【為了國家,請你放棄生命吧】你的餘生還有多久?超高齡社會下的日本老人困境

參考資料

《Business Insider》:〈Thousands of people in Sweden are embedding microchips under their skin to replace ID cards
《AFP》:〈Microchips get under the skin of technophile Swedes
《TVBS》:〈新式身分證恐沒國旗?女藍委哭了「傷害全球僑胞的心」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首圖來源:影片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