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還願》不只在遊戲界掀起風潮,還因為裡頭有隱射習近平小熊維尼的彩蛋,讓不少政治人物為了力挺國產遊戲,而加入遊戲直播行列。

當《還願》掀起國產遊戲的熱潮後,讓人不禁想問:熱度過去以後呢?是否會像運動選手奪牌後,大家搶著拍照沾光,卻在成就前不聞不問呢?(責任編輯:徐子捷)

圖片來源:綠黨提供。

《報橘》徵才中!和我們一起讓台灣變更好 >> 詳細職缺訊息
快將你的履歷自傳寄至 [email protected]

文/陳冠宇(綠黨中央執行委員、竹北市民代表)

在遊戲平台Steam上突破 100萬套的台灣自製遊戲「還願」,成功席捲各大媒體,遊戲故事附有濃濃的台灣文化習俗,其劇情也貼近我們社會新聞上看到的悲慘家庭故事,遊玩後讓人不禁思考:家庭關係價值的重要性。除劇情有台灣文化習俗的吸引力外,在音效配樂、視覺畫面的呈現上也非常到位,日本遊戲評比網站 IGN 更給出 9.8分的高分評價(滿分10分)

圖片來源:綠黨提供。

《還願》高評價 + 遊戲彩蛋,吸引外國玩家高度注意

「1.遊戲有非常真實的視覺效果
 2.生動形象的配樂
    3.利用多種藝術手法描繪的故事情節
    4.強烈的恐怖氛圍
    5.稍顯不足的是後半段過於依賴獨白展開」

上述傲人成績奪得媒體目光外,更重要是這款遊戲的「彩蛋」(隱藏訊息),暗諷隔壁中國領導人習近平為「小熊維尼」還有「你媽87」等挑釁字眼,引爆台灣與中國玩家間的唇槍舌戰,中國政府也立即封殺這款遊戲,此應變手段,反而讓知名度大增,各國媒體都好奇是什麼遊戲使中國政府如此跳腳,國外玩家也踴躍購買來體驗。

圖片來源:綠黨提供。

這年頭敢忤逆中國龐大商機的商人確實少見,何況又是充滿政治意味的嗆聲,而政治選邊站的結果,促成光譜相近的政治人物開直播遊玩,並搭著這順風車來吸引民眾目光,也拜「還願」知名度所賜,上至政治人物、電視媒體,下至各大網紅、網美、民眾都在討論,全台瘋遊戲的景象,連不玩遊戲的老媽都問我:「還願」到底是什麼遊戲?

《還願》熱潮過去後,國產遊戲的下一步怎麼辦?

看到大家對國產遊戲熱烈支持實為高興,但其一窩蜂現象,也不禁擔憂:遊戲直播總有一天會結束,然後呢?

現今雖為地方民意代表,但比起論述「政治正確」這件是,更想從過去「科技」、「電競」的經歷,來淺談產業觀點,因為比起取笑中國專制、吸引民眾目光,思考新產業、新局勢的接軌,才是台灣最重要課題

台灣擁有許多電腦硬體品牌、製造商,其設計與產品性能頗受國際好評,而隨著科技業競爭激烈,毛利率逐漸降低,大家都期待能有新的活水注入來改變產業狀況,直到近十年「電競產業」逐漸崛起,讓台灣各類消費型電子,都迫不及待能分到這塊大餅,那怕是隻便宜滑鼠,換上電競風的設計元素,都能使消費者在視覺上有全新感受,同時廠商也賺得開心,可謂皆大歡喜。

圖片來源:綠黨提供。

在電競的硬體方面,除了核心技術外 ( GPU、CPU ),台灣擁有完整的供應鏈,而國際電競賽事上也屢創佳績,加上網路、直播的普及,在在都說明台灣非常適合發展此產業,尤其電子競技的線上觀看人數已比NBA還多,並列為亞運比賽項目,可說列為重要「國策」也不為過。

圖片來源:綠黨提供。

當握有權柄的政治人物光玩直播,卻無法提出具有前瞻性的規劃,那有什麼用?

然而,看似內外都具有優勢的台灣,卻不難發現普遍政治人物、民眾對電子競技還停留在「打電動」刻板印象,與年輕世代朋友的交流過程中,也聽到不少世代價值觀的衝突。

而這次「還願」風潮,讓握有權柄的政治人物學起玩遊戲、直播,卻沒看到更具前瞻性的規劃或宣導,如同大家以往不喜歡政治人物在運動選手奪牌後,搶著拍照合影,卻在成就前不聞不問

敝人臉書上主要由政治圈、科技圈朋友構成,因此遊戲風潮,出現很有趣的現象,政治圈抱怨遊戲原來有硬體上限制,導致購買後跑不動,而科技圈朋友則不以為然看待政治人物的跟風現象,以上,不正是大家對電競的陌生,還有政策不滿所導致嗎?

電競產業的崛起,不單讓科技產業有新的契機獲得更高毛利率,連帶電競選手、網紅、直播、行銷、設計、賽事活動…等等的新興行業誕生,政治人物如同國家掌舵手,要是不能洞悉國際趨勢風向,只單靠個人或小公司燃燒生命來點亮台灣,對比鄰近韓國完善的電競產業,如不透過制度、產業規劃來大量複製成功模式,那下個「還願」又在何時呢?

推薦閱讀

【綠黨專欄】不花錢怎麼打選戰?五位新竹的綠黨候選人現身說法來解析
【原來他們是 100% 中資】呢嘛叭唭鬧風波,還原「唯晶科技」急切割《還願》兩大主因
從《還願》跟中國道歉看台灣:如果我們一步步退讓,未來能否有言論自由就很難說了

(本文經 綠黨 授權刊登,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圖片來源:綠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