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要選這篇文章】
對於臺北人而言,鐵路地下化是相當普遍的景象,但是高雄直至 2018 年才終於迎來鐵路地下化第一階段的切換通車。
為了減少交通壅塞、改善市容,鐵工局 1998 年就開始規劃高雄的鐵路地下化計畫,該計畫是由謝長廷擔任高雄市長時規劃,並在陳其邁代理市長任內核定。
雖然過程中曾因鳳山車站前道路必須打通、而面臨多戶居民反對迫遷,延宕了工程,但是經歷了 10 年,高雄終於完成鐵路地下化。
由於工業發展,高雄長年深受「紫爆」危害,2017 年環保署報告中,西半部空汙僅高雄紫爆;而 2018 年高雄紫爆 661 小時比基隆高 331 倍。鐵路地下化後,能否帶高雄人脫離紫爆的夢魘?(責任編輯:翁筠茜)

圖片來源:中央社。
過去因為鐵路平交道的影響,造成左營區環潭路口交通壅塞,高雄市政府環保局今天指出,經比對10月14日開始鐵路地下化前後數據,顯示當地空氣品質變好,一氧化碳也減量了。
環保局召開記者會指出,長期關注左營區空氣品質,於翠華及環潭路口架設空氣品質監測車並長駐,以掌握空氣品質;經追蹤鐵路地下化後的空氣品質數據已有明顯改善。
鐵路地下化後減少汽機車壅塞,空氣品質確實有改善
10月14日起高雄鐵路地下化,環保局說,比對翠華路與環潭路口通車前一週(10月7日至13日)與通車後一週(14日至20日)空氣品質,顯示通車後總碳氫化合物減少0.16ppm、降幅5.2%,一氧化碳減少0.24ppm、降幅18.3%,二氧化氮減少2.7ppb、降幅10.8%。
另外,環保局再以上班(7至9時)、下班(17至19時)交通尖峰時段監測數據做統計,鐵路地下化通車後總碳氫化合物減少0.21ppm、減幅約為7%,一氧化碳減少0.25ppm、減幅約為16.6%,二氧化氮減少2.7ppb、減幅約為9.9%。
環保局還引用環保署於鄰近大義國中設置左營測站數據說,鐵路地下化通車後總碳氫化合物減少0.02ppm、降幅1.0%,一氧化碳減少0.031ppm、降幅6.5%,二氧化氮減少0.7ppb、降幅4.6%。
依據數據比對,環保局研判鐵路地下化後減少汽機車壅塞,移動污染源排放減低,環潭路口及周邊的左營區,空氣品質確實有改善。
推薦閱讀:
「讓老有所養,壯有所用!」推動老農退休金制度,讓嘉義的農業不只傳承還能升級
若嘉義沒被中央法規框住 —— 阿里山鐵道文化與山區產業或許能有更多可能性?
「誰誰誰的孩子現在在哪間大公司工作」——台灣人什麼事都能比的思維,才是逼使青年北漂的主因
「韓國瑜的選戰打法,對於公民社會是一種很『毒』的東西」——解析韓粉的 7 個套路
擠爆的北捷 VS 冷清的高捷──為何高雄人寧願騎機車也不願搭捷運?
(本文經合作夥伴中央社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高雄鐵路地下化後 左營空氣明顯變好〉。首圖來源: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