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今年同為選舉年,2014 年的年底,整個台北城裡瀰漫著滿滿的硝煙味;在當年(2014年)選情拉緊報的 11 月初,無黨籍的柯文哲競選辦公室發現一條「老鼠尾」—— 可連接到錄音器材的線型竊聽器,外界也把矛頭指向時任柯辦政策部幕研究員盛韶,警方將他列為首要嫌疑犯,並對他上銬。
後來經由警方調查,因徵信業者承認一切為自己想貪圖私利,逕自裝上監視器,彭盛韶並無涉案,總算為他贏來清白。隨後柯文哲當選台北市長,彭盛韶也加入北市府團隊服務。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過黑歷史,現在回想起當時的事件,彭盛韶靜靜地坐在我面前,輕描淡寫地帶過,「這件事就是過氣了,有些還記得的人會說就是他,不過大部分的人都忘了這件事」。
儘管他感覺過去的風風雨雨似乎沒有達到任何加減分的作用,不過從研發工程師轉為公務員,更從關懷小孩老人等弱勢的社會行政人員,輾轉至柯文哲的台北市長競選團隊,並成為北市府幕僚,後轉戰經濟部,甚至到目前投身政治圈,現在已為時代力量智庫副執行長的彭盛韶表示,他習慣變換環境以學習不同的事物,那他最後將腳步踏入於政治的原因是什麼?

圖片來源:彭盛韶粉絲專頁。
礙於公務員的身份,他決定以另一種方式參與社會
彭盛韶踏上政治的起頭來自於加入柯文哲 2014 年的競選團隊,當時任職於公務員的他深受太陽花學運所影響,礙於公務員的身份無法前進議場,仍不斷思考年輕人還能做什麼,於是毅然決然地轉換跑道。
他也發現即便學運過去了,大多數年輕人對政治的關心程度相較以前來得高一些,而他們的支持也讓整個政治生態起了變化,例:柯文哲當選、時代力量等第三勢力開始出頭現象,年輕人的選擇變得更多樣,也比較會用客觀角度看待社會。
現在,他退出公職,加入時代力量、投身選舉,其原因之一也是以前在經濟部上班時,目睹一堆協會拿政府的錢,但「做的東西很爛、分組不會有會議紀錄且議會沒有表決燈,根本百廢待舉」,所以他今天也決定站出來,希望能夠改變議會這般局面。
選戰費用高昂是不對的,絕對不要「墊高參與民主的成本」
在板橋,你可以看到許許多多建商、開發商、政治家族後裔的看板,更有以前貪污、賄選的候選人看板,而且幾乎每個轉角都是他們,期間存在著許多選舉成本。
他表示,每次選舉都是用錢堆出來的門檻,那當然就是建商下手的地方;他們有錢、有看板位置,可以依此影響政治與增加候選人的曝光度 —— 因現階段人們還是習慣於看到看板才知曉候選人的存在,光是看板數多寡,就有可能左右選民的選擇。
抬頭望著前幾個月前曾是建商的看板,幾個月後變成候選人、新人的臉掛在上頭,你也瞭然於心,不僅是舊有的政治人物、連同新人也會一併收買,建商、開發商一直都是如此影響台灣政治,這也是為什麼台灣的房價政策一直無法被討論。
他兩眼滿是真切,表示自己這次參選真的很想討論這個命題,不想拿他們(建商)的錢拚選戰,不過因為看板實在太貴了,當然也造成別人上百個對比他十幾個看板的落差。
想要拜訪地方組織,他也面對困境。許多協會要送水、物資,社區送抽獎品,如果沒送就無法跟社區的人Say Hello;他表示沒辦法送,當然也被直接回絕「那你們不要來」。
絕對不是因為沒有錢送抽獎品,而是「萬一我這麼做了,我其實就是在延續這樣的結構,我如果墊高參與民主的成本,那下一個如果是很有才能的人,他沒有錢一樣會進不來。」

圖片來源:彭盛韶粉絲專頁。
若不走傳統老路又不過度花費宣傳費用,彭盛韶如何宣傳自己?
不似其他候選人花費許多宣傳費用,彭盛韶想要走入人群、聆聽板橋在地年輕人的心聲,他該怎麼做?
他去函給板橋的咖啡廳與在地名店,詢問店家是否願意讓他巡迴駐點,與當地居民深化交流,當然他也與這些深蹲多年的店主洽談,聊聊彼此對板橋的觀察並交換理想。
挖掘出這般接觸當地居民的新作法,是他發現許多店家都會擺設、張貼動物保護、婚姻平權等公共議題,而從各個咖啡廳的店內風格,透露出這些當地業主大多有一些想法想訴說,他也因此得到當地人對這塊土地的期許,並藉此激發將來民眾服務的更多想像。
他深深相信,必須從交換物質昇華成交換理想,才可能擺脫物質不斷堆高的政治過程。
許多頗有名氣的甜點店、早餐店主交談後相當認同他,也給予他許多未來施政相關想法,更在店內放置彭盛韶的文宣、配合他在臉書直播的活動或是宣傳彭的未來政策影片,一般大眾去店家消費時,也能以與生活最相關的方式認識他。
大家想的是同一件事,年輕人覺得板橋很無聊,所以週末只想往台北跑。
此外,板橋的交通實在太不方便,這也難怪許多外地人到訪板橋,大多只會在找得到停車位的板橋大遠百逗留。
於是他想出上任後能夠行銷板橋觀光、帶動經濟的三部曲,推動特色市集、循環公車開跑與讓板橋擁有真正的藝文展演特區。
他坦言,其實板橋厲害、有品味的店家還不少,不輸台北松菸文創園區附近的商家,板橋店家們吃虧的點,就是它們各自散落板橋各處、巷弄之間。以常態性的天母市集為例,若將板橋的特色店家集中一個定點,慢慢養成,隨著名氣漸旺,再逐一把消費基打散,才有辦法把客源導回店家本身消費。此時,交通運行順暢更成為一個重點。
感悟到板橋交通還不夠便利,他覺得板橋週末時也應該參考日本京都的循環公車機制,透過不斷繞行把很多特色景點、店家串連在一起,大家的消費才不會只侷限於大遠百,而可以拉到外圍,讓這些店家真正被看見。
另外,板橋是個非常有機會發展藝文的地方,天生擁有好體質的台藝大與435 藝文特區,然而這些藝術能量卻都徘徊於板橋外圍不得其門而入,為什麼?
只因為板橋沒有公共空間讓他們表演、排練,演變到最後大家只能前往台北的實驗劇場。而台藝大每年都有充滿藝術細胞的學生不斷產出作品,卻無法就近將如此的藝術氣息連接板橋,真的很可惜。他所提出的想法確實都有利板橋,不過這樣就夠接地氣了嗎?

圖片來源:彭盛韶粉絲專頁。
社會上普遍存在許多對政治冷感的年輕人,彭盛韶有什麼樣的自信讓他們挺身而出?
他爽朗地笑了笑,「我當然可以談兩年後預期達到人均所得XX數字,但那都是唬爛,經濟是需要拆解的,很多面向拆出後,你才知道可以一一怎麼解決。」
他覺得首先要關心民眾的困境,實施民眾真正有感的政策與革新才是上策。現在許多議員建商,只在乎都更、不在乎高房價,年輕人當然會覺得,選誰不就都一樣,反正到頭來議員還是會護航建商的政策,並沒有真的關乎人民生活,當然也漸漸不想關心政治。
彭盛韶希望將來能夠落實住宅的公平正義價值,在房價所得比全球前三的新北市,制定囤房稅、豪宅稅、空屋稅,並將稅收挹注到租屋補貼,可以讓租屋主減輕負擔、讓空屋有釋出的機會。不過例一個稅就要通過自治條例,議會裡頭一堆建商,他相信絕對很有挑戰性,「但這就是你要彰顯的價值、與他們做對抗、折衝,讓這個議題被凸顯、重視。」
其次,他希望能夠透過降低托育負擔成本,增加公託公幼的名額幫助對他最友善的板橋年輕爸媽們。當他們有了小孩立刻體悟自己完全與政府的政策綁在一起,目前育嬰津貼、公託公幼不夠多、帶小孩的沈重負擔,都重重壓在他們令身上。
除此之外,他的使命之一還有:「讓城市建設真正符合市民需求」。
許多基層建設的拆除、改建規劃草案都只有特定的民意代表、鄉里長知道,民眾則被蒙在鼓裡,當這些基礎建設開始規劃、到最後興建完成,卻無法符合市民的期待,公共設施大家都有權使用,卻無法在規劃、執行期擁有知情與表達想法的權利,這不是很奇怪嗎?
他舉近來板橋改建好的四維公園為例,因為有了「還我特色公園聯盟」的介入,才讓更多民眾參與討論公園改建過程,公園規劃在初期就已符合民意,公園落成後,遊具設施當然也大受歡迎,卻反應基層建設的需求(板橋 14 歲以下人口有 7 萬多人)缺口,凸顯以往行政程序不讓民眾加入討論的事實,根本不符合公民參與的本質。
市議員能做的,是用公權力讓資訊更透明,知道政府的改建計畫後,市議員可以將資訊放上網路或製成地圖,並爭取在民眾更有可能參加的週末,舉辦工作坊、公聽會,使居民能夠拋出在地意見,當公共建設能夠符合人民期待,當然也會成為「有感施政」。看似對政治充滿新抱負的他,是不是就完全唾棄舊有的政治?

圖片來源:彭盛韶粉絲專頁。
一個新的政治不全然要否定舊有的制度
雖然不認同舊有的政治,他卻認為,「一個新的政治不全然要否定舊有的制度,你得闖出一個新的做法,同時讓那些信守舊制度的人知道,新的制度很重要。你得更努力去跑攤、努力證明給大家看 —— 我們新人也可以做得很好。」
「畢竟還是有許多人會需要看到候選人本人,你握著對方的手,告訴他你做了什麼、他才覺得你有做,只因為他不會上網。」這也是為什麼他更努力跑攤、送車。
他對自己 TA 也相當明確,目前除了藍綠兩黨,目前大多數的民眾都未表態,他相信只要繼續「刷存在感」,就有機會!
他坦言如果花錢跟傳統體系的候選人車拼,是徒勞無功的,所以他嘗試打不一樣的選戰 —— 不要讓政治離人民很遠,例如出競選海報掛在咖啡廳讓人亂畫。他不希望讓民眾感覺政治圈的人好像與自己沒什麼關係,希望讓人感受到自己就是一般人。更將嘖嘖的創辦人徐震所言,「人們基本上會認同與自己像的人」牢記在心。
眼前的他,像極了一位大學理工男回到宿舍,反覆思索明天要進行什麼實驗。而接下來的每一天,他將持續收集一些土炮的方式,用肉體拼觸及,期待可以觸及更多人。
延伸閱讀
【專訪】嗆議員倚老賣老質詢不準備,曾柏瑜決心參選喊:能不能給年輕人機會?
【專訪】守護故鄉!時力新竹市議員候選人廖子齊,要讓香山溼地成為「國際品牌」
【專訪】拒當柯 P 幕僚!黃郁芬延續 318 能量參選議員:說服別人最好方式是自己下來做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