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要選這篇文章】
人有權利決定自己要用什麼方式死亡嗎?前體育主播傅達仁今(2018)年 6 月遠赴瑞士執行安樂死,使得許多人開始討論台灣是否要讓安樂死合法化。一名退休教師在看到身邊例子後,開始倡籲安樂死合法化——讓自己親人用這樣的方式離開,應是相當難受的,為何他卻要積極推動?(責任編輯:翁筠茜)

圖片來源:中央社。
退休教師賴台生母親與岳母都因病拖磨多年才離世,讓賴台生體驗到家屬對醫療「加工延長死亡」的折磨,更積極推動「善終」的安樂死合法化全國性公民投票案。
賴台生今天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時表示,現代醫療科技要搶回、維持病人生命已非難事,但如果靠醫療科技「加工」延長不可逆的生命,造成病人與家屬痛苦與煎熬,難道不能選擇「善終」嗎。
許多人忌諱談論死亡,但是「如何好好地死」是我們該正視的問題
他說,許多人忌諱談死亡,甚至不願面對這個議題,但不面對不代表能逃避。如何「好好地死」,不浪費親人時間、精神與金錢,也不浪費醫療、全民健康保險等社會資源,需大家深思、討論。
賴台生以母親為例說,母親晚年罹癌,到癌症末期,子女們捨不得讓她走,還不斷讓母親嘗試新藥,最後也只能將醫師研判的「只有半年」餘命硬撐到一年半。
他說,直到母親離世,他才體悟出醫師口中「你們太孝順了」這句話,其實是子女們「愚孝」,讓母親受更多苦;他之後為自己簽署安寧緩和醫療暨維生醫療抉擇意願書、器官捐贈同意書,要做好臨終準備。
「為何不能讓臨終患者,選擇在人生的舞台上漂亮退場」
賴台生表示,安樂死合法化,可讓臨終病人不必忍受生不如死的痛楚;家人親友也無需忍受心靈煎熬,「為何不能讓臨終患者,選擇在人生的舞台上漂亮退場」。
他說,如果人生「賞味期限」到了,應順勢而為,不要逆天而行,「明明可以搭直達車,為什麼還要多趟轉乘?還要忍受各種痛苦與煎熬。」
賴台生表示,生命要無遺憾,應趁年輕、健康時列出「生命清單」,不斷檢視、增刪,直到生命最後一刻,還能自主選擇「臨終自由」,希望社會大眾透過公投、立法正視這堂「生死課」。
【BO 資訊補充:生與死的兩難】
除了看故事以外,還可以參考安樂死推動聯盟整理的「安樂死網路資源總整理懶人包」,一起了解台灣在安樂死議題上的現況,或是參與由嘉義基督教醫院的江盛醫師發起「死亡權利法案立法公投」,讓每個病人得到善終。
推薦閱讀:
為什麼飽受病魔摧殘的台灣患者,還得花大錢大老遠跑到瑞士執行安樂死?
BBC 全程記錄他的安樂死:一個漸凍人,從清醒到死亡的短短七分鐘
維護生命的尊嚴,為什麼我們沒有面對安樂死的勇氣?
(本文經合作夥伴中央社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推安樂死合法公投 退休教師心中有痛〉。首圖來源: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