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選擇這篇文章?】
9/24,美國國務院批准對台灣 3.3 億美元(約 101 億台幣)的軍售案,我們的外交部不僅表達歡迎及感謝,還對有助台海地區和平與穩定深信不疑。不過,中國這次只有小小抗議,並沒有對此產生太多反應,難道中國轉性了?(責任編輯:黃梅茹)

首圖來源:中央社。
華盛頓多年內第二次提出對台灣軍售是幫助台灣提高防衛能力,到目前還沒有激怒其軍事競爭者中國,或者加劇美中關係的緊張。
美國國防部 24 號通知國會 3.3 億美元的對台軍售計劃,包括 F-16 和 F-5 戰鬥機的零部件和支援系統。儘管台灣多年提出要求,這項軍售未包括新型的戰鬥機,例如F-35,或潛艇技術。不過中國對這項軍售只發表了例行抗議,而沒有像更大規模的軍售可能引發的憤怒。
中國聲稱對自治的台灣擁有主權,並且堅持認為在必要的情況下以武力實現兩岸統一。台灣過去 70 年來享有自治。為了抵禦中國,台灣發展了軍事力量,被全球軍力GlobalFirePower.com 排名世界第 24 位。
紐約的派克戰略政治諮詢機構副總裁肖恩金說:「一些人可能把零部件看作是一種拒絕,因為台灣真正想從美國要的是一些大型武器系統。但是我認為這批軍售是特朗普總統在過去15個月來對台灣不斷支援的又一個步驟。」
台灣的收穫到底是什麼?
台灣國防部 25 號對華盛頓表示感謝,台灣國防部的聲明說軍售有助於強化台灣的自我防衛能力,確保台海和平:「軍售顯示美國對我們國防安全的高度重視。」
台灣的國防部承包企業正加緊發展飛機與導彈,但是台北仍依賴美國提供更先進的武器系統。中國擁有世界第三強大的軍力,包括台北政府相信針對台灣的導彈。今年中國宣佈軍事預算增加 8.1%。
台灣佛光大學公共事務教授劉義鈞認為,這個星期宣佈的軍售的種類和價值可能對蔡英文總統來說算不上是重大勝利。目前蔡英文總統的民進黨正在為地方選舉做準備。不過,從去年宣佈的 14 億 2 千萬美元的軍售到今年蔡英文上個月兩次在美國過境,形成了一個與美國改善關係的長期趨勢,在中國不斷打壓台灣外交的同時,這一趨勢提升了台灣的希望。
中國只有小小反應
中國新華社報導說,中國軍方發言人說中國對美國的軍售計畫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並且向華盛頓提出了抗議。不過專家認為中國發出例行的抗議,沒有對美國政府或台灣實施報復,部分原因是這次軍售沒包括重大的武器系統。
劉義鈞說:「只要他們不向台灣出售F-35,和先進武器系統,那麼就可能是達成某種(中美之間的諒解),他們會把這當作是美國的某種善意表達。」當美國政府 2010 年宣佈 64 億美元的軍售時,北京取消了原定的中美軍事訪問,威脅對在中國作生意的美國國防承包企業採取制裁。當時的媒體報導,北京對於去年的軍售表示憤怒。
派克戰略政治諮詢機構副總裁肖恩金說:「如果我們(美國)真的會向台灣出售戰機和潛艇,我預測中國會有非常強烈的反應。」
美中關係更加複雜
一些學者相信特朗普政府也不想激怒中國。特朗普總統說中國是一個不公平的貿易者,因此美國政府今年對中國大約 2 千 5 百億美元的產品加征關稅。但是美中貿易談判目前被擱置,特朗普總統上個月說美國政府首先要集中精力解決北美貿易問題。劉義鈞說中國可能要從今年 11 月的中期選舉判斷特朗普總統的支持度。
台灣前國防部長楊念祖說,台灣仍然要準備應對中國對軍售的更長遠的反應。他說,中國政府可以在工作、學習和投資上給台灣人提供方便,但是同時在政治上採取措施:「中國會繼續加強兩手方式。一方面吸引台灣人與中國交往,另一隻手拿著大棒,而這個棒子變得越來越大。」
中國飛機多次在台灣附近飛行,自蔡英文 2016 年擔任總統以來說服 5 個台灣邦交國與台灣斷交。蔡英文令北京不高興的原因是她沒有接受將兩邊同屬一個中國作為正式對話條件。
延伸閱讀
台灣會成為美中關係籌碼嗎?美國專家:川普與國會有整副「台灣牌」等著出
對付中國除了燒貿易戰,美國專家認為政府正在重新思考「一中」政策
美國參議員提出「台北法案」,只要欺負台灣的都要完蛋了?
川普在貿易戰拼命高調,中國媒體反出現詭譎現象——把「貿易戰」消失
(本文經合作夥伴美國之音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美国对台军售 这次似乎没有激怒中国〉。首圖來源: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