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選擇這篇文章?】
這幾年來,區塊鏈逐漸成為熱門的關鍵字。從金融虛擬貨幣誕生的區塊鏈,因為其不可竄改的特性,近期更被常討論於直接民主──用區塊鏈投票。
說了這麼多,你一定想知道區塊鏈是怎麼進行的,批踢踢上有高手用自製插圖並重白話文解釋,簡單明瞭到網友直呼:連我阿嬤也能看懂!(責任編輯:黃梅茹)

首圖來源:Maiconfz, CC Licensed。
文/newwu
嘗試一下用圖解來說區塊鏈。
今天假如你想要創造一種電子代幣,最容易的方式就是像 P 幣或是遊戲點數一樣,有個伺服器紀錄著大家有多少錢。
然而,伺服器管理人可以把每個人的錢亂改,所以這代幣的價值取決於管理人的可信度。
為人避免這樣的情形,有個想法就是把網路上的交易傳給大家,大家的電腦裡都有分散式帳本。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alpha 給了 beta 300 塊,把這帳目存在大家電腦裡,這樣大家的電腦之後就知道:alpha 少了 300,beta 多 300。
然而,這樣是不夠的。要是有人要竄改之前的帳目呢?大家又怎麼知道哪份帳是真的,哪份是假的,這也很不可靠。
這時候區塊鏈就登場了,簡單來說區塊鏈就是把幾條帳目包起來,包成一個個區塊,區塊之間用一條特殊的鍊子接起來。
一旦中間的區塊被偽造,它和下個區塊之前的連接就會出問題。
如下圖右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具體來說一個區塊可以類比成以下結構。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每個區塊有個鑰匙,還有區塊本體(包著交易資料),和一個鑰匙孔。
後面的區塊會把鑰匙插到前一個區塊的鑰匙孔,而鑰匙孔的形狀是由區塊的鑰匙和交易資料決定的(綠色的部份),所以一旦中間區塊的資料變動了,他的鑰匙孔和後面的鑰匙就無法匹配,所以中間無法單獨被修改,改了後面必然斷掉,這樣大家只要信任「最長的區塊鏈」就可以了。
就這樣,區塊們會形成一條長鏈,這就是區塊鏈。
那礦工到底是在作啥呢?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首先第一步,當網路上 A 和 B 做了個交易的時候,他們會把交易內容廣播出去,所以礦工 1,2,3 就會收到這些交易內容,並把他們打包。
第二步,為了把自己的區塊接到前個區塊上,必須要有個能符合鑰匙孔的鑰匙。所以每個礦工開始亂造鑰匙,不斷嘗試插進鑰匙孔(這就是浪費電的步驟),最後礦工 1 試出一把可行的鑰匙,那礦工 1 就是這次賺到錢的贏家。
第三步,礦工把鑰匙和交易資料包起來,並生成個新的鑰匙孔廣播的網路上。然後原則上就完成了,領獎勵了。
那所謂的 51% 算力攻擊是什麼意思,基本上,最可以達成的作弊叫雙花。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如圖所示 A 給了 B 1000 買毒品,B 確認區塊鏈上有帳目後,交貨了,結果 A 勾結了某個礦工,做了一個不包含「A 給了 B 1000」的區塊,並對網路廣播。
狀況 1,這並不會造成任何問題,因為大家的電腦會承認原本比較長的區塊鏈。
狀況2,作弊的電腦超厲害,造鑰匙的能力能打趴剩下的電腦。在改造原先的區塊後,馬上又成功在下面接了好幾個區塊。最後這個假的區塊鏈比原先的長,所以被大家承認,A 就坑了 B 一筆,這就是大家都怕算力集中的原因。
延伸閱讀
【台灣還在吵網路投票】愛沙尼亞數位化已超展開:一生只有 3 件事要親自辦理
【這才是提高年輕人投票意願的作法】用區塊鏈把選票交給我信任的人投,我願意
如果我們不能接受議會「走光」,那你支持柯文哲提的「網路投票取代議會」嗎?
【不想被中國超越】南韓砸 2721 億台幣「推進新創」:聚焦大數據、區塊鏈和人工智慧
(本文經原作者 newwu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連結。首圖來源:Maiconfz, 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