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選擇這篇文章?】

台北市長柯文哲常常追根究底地問幕僚們:「一日幕僚的影片爆紅原因是什麼?」今天我們就讓身為柯文哲競選辦公室的第一人,小牛柯昱安為我們解答。

此外,他也希望大家不要只專注於學姊黃瀞瑩的外貌,畢竟學姊在工作上的實力表現更值得深究;而所有幕僚彼此理念契合,也推波助瀾地幫助柯文哲將好的一面呈現給市民。(責任編輯:黃梅茹)

圖片來源:柯文哲

文/柯昱安(柯文哲御用小編)

作為幕僚本來應該要低調,但反正深夜了沒人管我,就偷偷在阿北臉書之外的地方高調的寫了篇長篇大論。

很多人以為我們策劃一日幕僚這招背後有什麼高深的謀略,但坦白說真的是「亂拳打死老師傅」,無心插柳之下,延續到今天的效應已經完全超出我們的預期,原本平靜的日常生活也多了不少意外。

柯 P 常常追根究底的問我們「這部影片爆紅的原因是什麼?」,希望能找出背後的理論與蛛絲馬跡(正如他所說的,It’s science)。

但我只給了他一個答案:天時、地利、人和

讓我們收起玩笑,聽認真話

這個答案真的很爛,但真的沒有答案比這幾個字更適合:拍攝的那天是個大晴天、上線的那一週政壇無大事(還碰上颱風)、邰哥跟市長在沒有腳本的互動下效果出乎意料之外的好、剪輯對內容的拿捏恰到好處⋯⋯。

當然,還有學姊

一開始跟製作單位商討節目內容安排時,就是希望依照節目原始設定,安排一個學長搭配一個學姊跟邰哥互動,學長理應由發言人大熊來擔綱,他的表現不用多言,去看公宅那一段就知道(絕對不是拍馬屁);學姊的部分則是思考了很久,後來認為邰哥當天的任務(蹲在記者前收音、提醒市長談話內容、跟隨行程⋯⋯)跟瀞瑩負責的業務比較相近,就拜託剛來市府 3 個月的她來擔任這個角色。

為什麼她是被選上的學姊?

我一直相信她是可以勝任的,大家可能不知道,柯 P 每天的媒體堵麥時間,我們都會先給他一份幕僚擬定的「談參」讓他作為回答記者提問的參考,而瀞瑩每天都必須一大早起來思考記者會問什麼問題,市長應該回答什麼答案,草擬出這些題目與擬答,而這些題目與擬答,會再經過發言系統(發言人、副發言人、市長室發言人)的精雕細琢後,成為柯 P 手中的那一份談參。

瀞瑩剛上工不久時,還不一定能抓到輿論與議題的方向,但才短短幾個禮拜,我發現她在擬答的內容上「越來越像阿北」,不只是方向、論述跟市長的理念相近,連語氣都如出一轍,什麼「不是啦」、「我想是這樣啦」、「哎呦」這種柯 P 式的發語詞都可以融入在她擬的答案中,讓市長更容易理解聯訪時的應對進退,客製化的程度連我都自嘆弗如,學習和吸收能力大概跟海綿差不多強,這也是我覺得她可以稱職扮演學姊這個角色的原因。

更不要說大家一開始認識她的 Twitter,在她接手前已經荒廢一陣子,本來預期也只希望她把市長臉書的文字翻譯成英文放上去,但她有自己的想法,接了之後粉絲數暴衝不說,還創造了英文版「柯語錄」,圖文什麼的全部自己來(雖然本團隊做事情常常都是自己來啦)。

能把冷灶炒熱,這不是實力,什麼才是實力?

本來這一篇想放在週末後再寫,但不知道為何今天突然一時興起,或許是覺得沒有什麼時間點比現在更適合讓大家認識她的才華吧,外貌是顯而易見的、天份是天生的,但工作上的成就完全是後天努力而來的,我覺得這些東西更值得呈現在大家眼前,更應該被大家看見。

至於我,不管被叫做 001、漂流木僚、小牛、還是老闆口誤的大牛,一樣,心存善念,盡力而為。

我相信彼此理念上的契合,會比單純利益交換,或是被意識形態綁架來得更長遠,所以老闆真的做錯了,我們一定會舉手,但老闆好的那一面,我們絕對會拼了命讓大家看見。謝謝大家這段時間對我們幾個政治菜鳥的支持,跟其他資歷顯赫的團隊比起來,這條路真的不好走,但我們一定會用力走完它。

(這是在一日幕僚播出前我跟黃瀞瑩去上嘉哥的節目片段,裡面扎扎實實的都在談我們這幾個月以來的心血結晶,至於我的部分講的很爛,可以跳過或是設定靜音之類的。)

延伸閱讀

為什麼一日幕僚能夠爆紅?前幕僚柯昱安解釋並呼喚:饒了學姊吧
台灣填鴨教育製造太多考試機器,關於長大後的生活孩子一無所知
要怎樣才能讓政治菁英們明白──柯文哲沒有多偉大,他只是大航海時代帶出新風向的葡萄牙人

(本文經原作者 柯昱安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連結。首圖來源:柯文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