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圖來源:tingyaoh, CC Licensed。
BuzzOrange 徵才:社群編輯 >> 詳細職缺訊息 成為引領台灣正向改變的一份子,從成為國際政經觀察家開始! 快將你的履歷自傳以及相關文字作品寄至 [email protected]
颱風已經過去,颱風還會再來。但一個持續擴大的全球趨勢並沒有止歇,全世界的人口正在聚集中,形成一個又一個的巨型城市。
巨型都市(megacity)通常泛指規模巨大的城市,人口數量超過 1000 萬的超大型城市。根據聯合國的預測,目前全世界的城市人口約 32 億,預計在 2030 年將會增加到 50 億。也就是說到 2030 年時,全世界超過 70% 的人口,都會生活在都市之中。這是形塑新世界的巨大力量之一。
東京人口超過三千六百萬,上海人口超過一千五百萬,紐約人口接近兩千萬,巴黎人口超過一千萬。台灣人口超過兩千萬,台北市人口只有兩百七十萬。台北市站在這些世界大城之中,像是個侏儒。我們的行政區太過破碎,體制疊床架屋,結構扭曲的決策機制,不明確的發展策略,一而再再而三反映在災害防治決策、交通運輸獎勵的設計與基礎設施的規劃上。
我們可能擁有的兩種新世界模樣
新世界是一個以巨型城市為關鍵節點彼此連結的經濟網絡,相互影響發展新的政治與文化。台灣如果要因應這樣的力量,作為一個巨型城市銜接新世界。我們可能有兩種方向,一個是讓台灣的台北、台中、高雄,形塑成三個巨型城市,每一個城市以一千萬人口規模來規劃發展,各自作為一個行政單位,可以設計市內的區長,但北中南都各自有獨立完整的決策機制,只有一個市長。
另一個作法,是把整個台灣變成一個人口超過兩千萬的巨型城市,把台灣建設成一個城市島。我曾經懷疑前瞻基礎建設的長期目標,就是要把台灣建設成一個巨型城市島。但如果要以這個方向來前進,比前瞻基礎建設更重要的可能有三點,包括:我們中央行政權的設計,尤其是總統和行政院長的權責設計;重新設計長期的統籌分配款結構;以及立法院席次數量與不分區代表的比例。
但目前看不出有改革行政區域,或修憲調整雙首長制的跡象。
延伸閱讀
林佳龍訪以色列科技公司取經——為何想讓台中成為智慧城市要去以色列?
美國田納西小鎮都可能成為矽谷第二了,有沒有台灣可以學習的心法?
北北基颱風假不同調,時代力量乾脆提議:那北北基整合怎麼樣?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首圖來源:tingyaoh, 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