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選擇這篇文章?】

或許你可以清楚辨別長輩在 Line 轉發給你的文章為假資訊,不過當你瀏覽著臉書或其他平台上的即時新聞、政治評論、假網拍詐騙,相較之下你比較不會去懷疑文章裡資訊的真偽,轉而選擇相信這些龐雜、似是而非資訊。(2017 年很紅的 蔡英文滅香火假新聞

在台灣,民眾對新聞識讀的素養尚未成熟,這些混淆事實的假新聞對國家民主運作無疑是重傷。目前全球已經有一百多個查辨真偽事實的組織,盼了好久,專屬於台灣人的查核事實中心終於要誕生。(責任編輯:黃梅茹)

圖片來源:Mike MacKenzie, CC Licensed

文/羅世宏(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教授)

台灣即將迎來第一個新聞事實查核中心──台灣事實查核中心,由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優質新聞發展協會共同發起成立,現正向社會各界發起小額募款中。等募款告一段落,該中心將於今年下半年正式運作。

該事實查核中心將引進國外同類組織的嚴謹程序,希望讓新聞自由堪稱亞洲模範生與社群媒體高度使用的台灣,能夠免於各類「假新聞」(fake news)之害。該中心也將設有諮議委員會,並且由台灣資深新聞學者鄭瑞城、翁秀琪及資深新聞人蘇正平、胡元輝等人擔任無給職的諮議委員,為台灣首家事實查核中心的公信力把關。

國際事實查核組織雨後春筍般出現

所謂「事實查核組織」(The fact-checking organizations),意指分佈在世界各地、大約 200 家的超黨派組織,致力於評估政府官員、政黨、候選人、新聞記者/組織和各類團體的公開說法是否屬實。

根據定期追蹤全球事實查核組織動態的美國杜克大學記者實驗室(The Duke Reporters’ Lab)的統計,截至目前為止,全球有 149 個組織處於活躍狀態,而處於非活躍狀態的組織也有 63 個。這些組織當中,有的附屬於新聞媒體機構,有的則由致力於超黨派新聞業的非政府組織負責運作,追求的是公民參與、政府透明度與公共問責。

不管是哪一種,事實查核組織的主要任務在檢視新聞和公開資訊,並且符合以下標準的檢驗:新聞事實查核不分黨派和立場;檢驗政府官員、政黨、候選人、新聞記者/組織和各類團體的公開陳述的正確性;追蹤政府官員、政黨或候選人的政治承諾;清楚揭露資料來源、查核方法和財務來源

目前,國際上比較知名的第三方新聞事實查核組織包括:美國的 Politifact, FactCheck.org、Snopes.com、truthorfiction.com、firstdraftnews.com、英國的 fullfact.org、德國的 correctiv.org。

隨處可見假新聞

這些事實查核中心/組織如雨後春筍般出現,與傳統專業新聞業式微和社交媒體發達等現象幾乎同步發生,特別是在 2016 年美國總統大選和英國脫歐公投之後,假新聞問題開始受到比以往更大的公眾關注。雖然影響程度不一,2017 年法國與德國大選,賭城拉斯維加斯大規模槍擊事件,以及加泰隆尼亞獨立公投,也都可見到假新聞的身影。

當然,假新聞是老問題,甚至比專業新聞業的歷史更悠久。同樣必須強調的是,假新聞問題反映的主要是資本主義與民主政治出現結構缺陷等複雜因素。因此,強調網際網路和社群媒體應承擔假新聞的責任時,毋須全盤否定新傳播科技本身的正面意義,更不必將網際網路和社交媒體當作替罪羔羊。然而,假新聞雖非新問題,但普遍使用的網際網路和社群媒體確實已讓假新聞呈現更多樣態,也讓假新聞問題變得比過往更加難解。

根據皮優研究中心(the Pew Research Center)2016 年的跨媒體新聞消費調查,有62 %的美國成人從社群媒體獲知新聞,主要從臉書平台獲知新聞的臉書用戶更高達66 %。而該中心 2017 年的調查結果更顯示,依賴社群媒體獲知新聞的美國成人增加至67 %,而且該調查首度發現,即使是 50 歲以上的族群,他們從社群媒體獲知新聞的比例也已超過半數(55%)。

與真正的新聞相比,假新聞擁有高人氣

到目前為止,雖然人們對假新聞現象的瞭解還相當有限,但不可忽視的是,相對於據實報導的新聞,假新聞具有某種先天優勢。正如西諺所說:「當真相還在穿鞋時,謊言已走遍半個世界。」

假新聞的優勢已獲部分研究證實。有學者分析美國 2016 年大選期間的臉書分享、回應和評論狀況發現,臉書平台上來自假新聞網站和黨派色彩濃厚的網誌的前二十條最常被分享、回應和評論的新聞,總共吸引了 870 多萬次的分享、回應和評論;相對地,來自 19 家主流新聞網站的前二十條最常被分享、回應和評論的新聞,總共只吸引了 730 多萬次的分享、回應和評論。

歐洲也有類似狀況。2015 年,一名曾與德國總理梅克爾合影的敘利亞難民青年,後來成為一則假新聞的主角,他被錯誤地指控涉及布魯塞爾和柏林的恐怖攻擊事件;這則假新聞在臉書平台被大量轉發和評論達 3 萬多次,而德國公共電視為此所做的闢謠報導在臉書平台上只得到 1 萬 3 千次的轉發和評論。

遏止假新聞的重要性

雖然,事實和真相的傳播速度往往不及謠言和假新聞,但若一個社會長期缺乏事實和真相,放任謠言和假新聞肆虐而束手無策,恐將嚴重危及民主政治健全運作的基礎。

因此,筆者樂見台灣事實查核中心的成立,也期待未來它能和 g0v 社群耕耘多時的網絡工具如「真的假的 LINE bot」、「新聞小幫手」展開密切合作,共同致力於捍衛台灣的新聞與意見表達自由,共同捍衛台灣民主政治所仰賴的基本事實和真相,期能讓台灣少一點理盲和雙重標準,也少一點只問顏色立場、不問是非真假的偏執,進而真正成為亞洲新聞自由與民主政治的典範

延伸閱讀

【拒絕媒體亂餵】全國人學會媒體識讀,才能促成國家富強
你知道你的 line 被入侵了嗎?讓蔡英文頭痛的「滅香火」假新聞,原來兇手是中國!
建孔子學院洗腦美國人、撒錢作假新聞……川普幕僚揭密中國如何從根部侵蝕美國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上報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羅世宏專欄:用台灣事實查核中心為事實和真相把關〉。首圖來源:Mike MacKenzie, CC Licensed)

更多上報好文請看:
 羅世宏專欄:「後事實」時代 假評論和假新聞一樣可怕
 印度打擊假新聞法案 不到48小時被總理撤回
 臉書表示:假新聞比人們想像的更複雜和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