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選這本書:死前七天:關於罪行與死刑背後的故事】
監獄,送進被判有罪之人的場所,看似平等的審判卻存在著不平等的種族差異。
黑人與西班牙裔被送進監獄的比例高過於白人,1960年代黑人民權運動後,人數反而依舊持續上升。經過多年的進步,社會對於種族已有開放包容的態度,但監獄裡仍保有最原始的樣貌。(責任編輯:周政毅)

圖片來源:daily sunny,CC Licensed。
文/卡瑞納.伯格費爾特
為了保險起見,我在攝氏32度的高溫下,穿著黑色襯衫、黑色外套、黑色長褲。在監獄大門口旁的停車場,我先向警衛秀出了我的身分證明,等我走進監獄的第一道門,我明白了為什為會有前述的衣著規定。
「德州的囚犯穿白色囚服,一旦有任何狀況發生,才不致於有認錯人的風險。」警衛在檢查我的皮包時這樣告訴我,並且在我入內探訪時,暫時沒收我的皮包。
我笑著問他,我是不是看起來很像死刑犯;那名警衛看著我的表情,為那一天定了調:這裡可不是開玩笑的地方。
美國最差的波蘭斯基監獄
德州的艾倫.B.波蘭斯基(Allen B. Polunsky)監獄,看起來完全符合一般人對於死刑犯監獄的想像:寒冷、荒蕪、嚇人。波蘭斯基監獄一共有23個長方形的藍灰色混凝土建築物。它們分布在超過13公頃的土地面積上,四周被牆壁和鋒利的鐵絲圍環繞。
另外還有四個瞭望塔,不斷有人在上頭手持長矩離來福步槍坐著,凝視射程內每個人的一舉一動。塔上的衛兵獲得許可,在任何時間,只要有人跨進了從停車場到圍牆之間大約九公尺寬的草皮地帶,一律「格殺勿論」。
這座監獄以前叫做泰瑞爾監獄(Terrell Unit),當時是依據前德州刑事司法委員會主席查爾斯.泰瑞爾(Charles Terrell)的姓氏來命名。1999年,這座監獄開始收容死刑犯,泰瑞爾因此感到腿軟,要求監獄重新命名。後來,這座監獄改用另一位前德州刑事司法委員會主席艾倫.B.波蘭斯基的姓名來取名,波蘭斯基並不覺得自己的名字和死刑犯有關連會有什麼不妥。
波蘭斯基監獄,人們一聽到這名字往往會聯想到一個爛頭銜:「全美最差的監獄」。它位在利文斯頓(Livingston)西南方八公里處,當地有超過1/4的成年人口(約600多人)在監獄裡工作。根據最近一次的人口普查,利文斯頓總計有2,048戶人家,當地的黑人、白人和西班牙裔人口分布比例,與全美國人口分布狀況幾乎一模一樣。超過70%的居民是白人,黑人佔15%,西班牙裔人口則是剛過10%。
但是,一旦跨入監獄圍牆,關在波蘭斯基監獄裡的3,000名男性囚犯,他們的族裔分布在統計學上明顯呈現出來偏離現象。他們其中有一半是白人,黑人和西裔美人的比例超過一般人口分布的兩倍。
監獄存在著明顯的種族差異
在美國,沒有任何其他地方像監獄那樣,存在著明顯的膚色和社會階層差異。粗略來看,監獄裡一半的犯人是半文盲,這表示他們的讀寫程度屬於中學生階段。我們大可以假設,在1960年代人權運動發起前,是美國黑人處境最悲慘的時期;那個時候,私刑司空見慣、三K黨橫行、種族隔離法律是理所當然。但談到監獄人口,情況卻未必如此。
1965年到2000年之間,美國監獄人口增加了六倍。在同一段時間,德州監獄人口則是成長了12倍。這種現象可以解釋是因為審判更加嚴苛、更少人犯獲得假釋,以及美國積極打擊毒品犯罪,而美國將打擊毒品犯罪的焦點鎖定在比較貧窮的社區,這些社區往往都有黑人或西裔人口。
現在,美國白人男性入獄服刑的可能性,是1/106;西裔男性入獄的可能性則是1/36。至於黑人男性,他們一輩子當中會去坐牢的可能性,則是1/35。
自從馬丁路德.金恩發表演說,闡述他的夢想,希望所有膚色兒童都能獲得平等對待,這50年來,監獄裡白人囚犯翻升了八倍,黑人囚犯則是增加了14倍。西班牙裔囚犯人數,和1960年代金恩站在華府林肯紀念碑旁、向民眾發表演說的那個時候相比,足足增加了25倍。
時至今日,黑人和西裔美人成為階下囚的風險,似乎比當年三K黨政治勢力高張、公車貼著「只准白人乘坐」標語的那段時期,還要高得多。
今天我到波蘭斯基監獄,走訪那棟有290個牢房、被簡稱為「第十二棟」的兩層樓建築,裡頭住的都是死刑犯。即使在這裡,膚色差異顯而易見。
過去五年,美國有60%的死刑犯是黑人。現在有272名囚犯被關在波蘭斯基監獄的死囚區,等候執行死刑。其中,黑人有106人,佔39%;白人有79人,佔29%;拉丁美洲裔有83人,佔30%。另外還有四名男性被歸類為其他。但黑人僅佔美國總人口數15%。
美國監獄人數與花費皆高於瑞典
基本上,波蘭斯基監獄和全美國所有監獄一樣,幾乎人滿為患。美國或許像她的國歌歌詞描述的那樣,是個「自由的土地、勇者的家園」,但全世界也沒有其他國家,像美國那樣擅長將人民送進監獄、讓他們失去自由。在美國,每十萬居民中,就有716名囚犯;在瑞典,每十萬居民中的囚犯人數,只有57人。
美國人口只佔全球人口的5%,但美國的囚犯人數卻佔全球囚犯總人數的25%。平日,美國監獄裡的囚犯總計240萬人,把他們全都集合起來,可以組成美國第四大城,僅次於紐約、洛杉磯和芝加哥。
從美國公民的角度來看,如果不論膚色,每31個人就有一個人,可能會在他一生中的某段時間坐牢。這個統計數字,在全球任何其他地方都望塵莫及。而為了管理監獄,美國每年要花費2,120億美元,相當於一兆四千萬瑞典幣,幾乎是瑞典全年預算的兩倍;而瑞典的全年預算包括了醫療保險、教育、社會公益服務等開支。
推薦閱讀
立委提案下修假釋門檻解決監獄超收,鄉民諷:「有錢隨便花,沒錢蓋監獄?」
中國「黑盒子」計畫,神不知鬼不覺就把新疆打造成露天監獄!
我被拘留 24 小時的真實見聞:監獄裡是犯小罪生活困難的人,監獄外是殺人不見血的有錢人
(本文書摘內容出自《死前七天:關於罪行與死刑背後的故事》由 遠流出版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首圖來源:daily sunny,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