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挑選這篇投稿】大選還有 9 個月,觀察現下,欲競選連任的地方首長偏好在粉絲團發佈各式政策,彰顯戰功彪炳,當然一定要配上和選民甜笑合照數張,以示親民;地方民代則多分享自己在鄰里活動中心、宮廟門口、老人安養院、幼兒園裡擁抱選民的合照,少談施政與政見。
為什麼這些親切合照這麼重要?民主所謂的「主權在民」,在台灣的實踐,看起來好像只是「盡可能地展現自己是選民的好朋友」而已。
這是參選人的問題,還是人民自己造成的呢?
「陳水扁擔任台北市長時,雖有傲人之政績,然因其嚴厲的作風,讓人感受不到『自己人』的溫度」以下投稿作者李翊宸,撰文與大家分享在台灣選舉的「選人緣」現象。(責任編輯:鄒家彥)
文/李翊宸(自由作家)
民主最可貴的地方,就是人民可以透過投票制度,選出賢能之人為民服務。但是,根據台灣數十年來的選舉經驗,能從競選中脫穎而出的,卻時常與黑金擺脫不了關係。不禁令人納悶,民主的選舉制度真的可以選賢與能嗎?
石子雖微不免沈沒於水底,萬噸貨輪卻能浮行於汪洋,若明瞭箇中道理, 是一點也不奇怪的。因此,倘能了解選民的投票心理,選出來的是賢能或黑金,也就不覺意外了。
不是自己人,無論多有才能都難以受選民青睞
台灣選民有個心態,就是傾向選擇自己人,若不是自己人,無論多有才能或政績如何亮眼,都難以受選民青睞。自己人如同數字“1”,才能或政績如同“1”後面的“0”,有了“1”之後,後面的“0”才會有意義,否則只是空談而已。
黑金這樣的財勢,是最容易和迅速將人帶上同一條船且不敢隨意跳船的,是不是自己人壁壘分明,幾乎可以說是鐵票。 只要這個利益共同體夠大, 地方民選首長或民意代表,對黑金首腦而言, 可以說就像桌上拿柑般輕而易舉。
當然,黑金只是「自己人」的一種表現形式,有人僅因為噓寒問暖,就會認為是自己人;亦有人因為理念相同或符合自己利益而認為是自己人;更有人覺得「溫良恭儉讓」的形象或外在樣貌符合自己的價值觀或審美觀而認為是自己人。
於是,有人用派系綁樁來當選;亦有人形塑成正義化身或大開選舉支票來爭取認同;也有行止溫文儒雅或穿上女僕裝來吸引選票;甚至還形成了婚喪喜慶到處跑攤的政治文化。
陳水扁任台北市長雖有傲人政績,但太嚴厲不像「自己人」而敗選
有志之士見此亂象和不務正業,遂有拒絕黑金、派系、作秀、亂開支票而應回歸政策、政績,並期改革跑攤文化之呼籲。然而,誠如前述,這種讓選民感受不到「自己人」的溫度,而只有理性的冰冷問政方式,吸引選票的效果或民調滿意度,也就常常不盡如人意了。
過去,陳水扁擔任台北市長時,雖有傲人之政績,然因其嚴厲的作風,讓人感受不到「自己人」的溫度,而敗北於連任之路;今日,嘉義市長涂醒哲,從全國路平第一、本島縣市負債最低、解決逢雨必淹的沉痾、普獲好評的醫院型整合性健康篩檢,到2017、2018連續2年入選全球7大智慧城市(TOP7)名單,但無論如何努力,民調卻始終吊車尾。
基此,政治人物若自認所提之政策或施政表現,切中問題之核心又具前瞻性,惟其得票率卻難以突破或民調無法提升,或許此即其癥結所在。是以,欲成為出類拔萃的政治家,並不可僅止於理性的政策或政績訴求,尚需兼具感性的溫度,方能滲透人心,俾利實踐其政治理想。
總之, 噓寒問暖、送往迎來等拉近人與人之間的作法,是不能免俗的;免俗,恐怕就輸了。
台灣民主的層次
這次罷免案是台灣民主里程碑:多虧霸昌團體,讓我們重新認識手上這票多重要
台灣民主不是以人民為主──被「特殊族群」控制資源的台灣,比較像是獨裁者社會
見證台灣民主的奇蹟!KMT 嘉義立委賄選多到可以製成「實價登錄地圖」
(本文經投稿作者李翊宸授權刊登,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選賢與能 還是選人緣?〉首圖來源:1998 陳水扁 VS 馬英九 台北市長辯論影片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