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知識的流動速度很快,在資訊爆炸的世代,能分辨好知識與壞知識並運用在社會上才是最重要的。而我們的教育是,只要會背誦答案、寫出評量後面的標準公式,你就是好棒棒好優秀的學生。這樣的制度底下帶來的是很會念書,卻不懂得思考、不會分辨知識真偽的優秀人才,而我們的命運將交給這些人主宰。

(責任編輯:文子齊)

「欲練神功,必先自宮」

2016年光谷歌一間公司,就阻擋了17億則的假廣告,更不用說其他的假訊息和假新聞,這個數字比2015年多了一倍,加上其他包括YouTube和Facebook等所有的社群媒體,在這個世界上的假消息、假新聞和假學問不知道有多少。

這是我們在幾十年前受教育的時候,完全不能想像的世界,在我們小時候那樣的世界,不止物質環境貧乏,精神世界也非常貧乏,那個時候大部分的知識和訊習是好的,老師家長都希望我們能夠多接受知識的薰陶,看書和吸收別人的想法絕對不是一件不好的事情,廣泛閱讀吸收知識幾乎是所有人的共識。

在我們小時候的年代,類似現在的假消息和假新聞等不好的知識,大概就是黃色書刊和漫畫,完全自殺手冊和黨外雜誌,這些東西是我們的學校、老師和家長不想大家看的東西,在那樣的世界裡面要禁止小孩看這些東西非常容易,現在的世界大概只有網路長城可以做到一部分。我有一個叔叔是混混,小時候我從他的房間裡面偷看了幾本社會言情小說,又黃又黑,在當時是一種跨越禁忌極大的享受。在今日VR和AR的世界看我們小時候的世界,真的覺得非常可笑。

現在的知識垂手可得毫不費力,跟過去的世界完全不一樣,甚至已經發展到偽知識和假知識遠多過真知識的地步。過去的世界能夠很快吸收知識的人是勝利的一方,今天的世界完全改觀,能夠判別知識中的真偽才是最重要的能力。

現在台灣的教育跟不上這個社會知識的流動速度

很遺憾的是我們的教育訓練方式,完全跟不上這個時代的腳步,強調能夠獲取既有知識的多寡,仍然是我們取材的標準。背誦練習依然有用,有標準答案,強調公平沒有任何爭議的考試,依然是顯學考試的時候不准用搜索引擎,假裝世界沒有這個東西,由這樣取材得到虛擬世界的優秀學生,然後這些在虛擬世界的勝利者,沒有辦法判別真假知識的這一群人來決定真實世界中我們社會的命運。

想像力、邏輯思考和創造力其實是在後機器人時代人類所擁有的優勢,在我們的學校和考試升學制度完全忽略了這個事實,這不是科幻影片或未來的世界,而是現在正在發生的故事。看著自己的小孩背東背西,自己還要陪著練習,真的非常痛苦,或許在這樣的教育體制下,小孩要變笨才能取得生存的參賽權,等到取得參賽權以後,如果還能恢復正常,還有一點點想像力和創造力,可以分辨出真假的邏輯思考能力,就非常容易勝出。

(本文經合作夥伴 李忠憲 授權轉載、編輯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欲練神功,必先自宮〉未經授權,請勿轉載。首圖來源:chia ying Yang,CC liscensed)

對台灣來說,最重要的除了考試還是考試

為什麼北歐規劃中學不考試、德國學生一週只唸書 5 小時?三個問題反省台灣「考試至上」的教育方式
一部影片控訴教育的怠惰:當手機從智障變智慧,我們仍毫無改進的把孩子變考試機器
台大畢業生九年後再寫學測考卷的感慨——若考試成績是評估一個人的價值,那我已變成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