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要挑這本書:《臺灣沒說你不知道》】
日復一日,如果你的生活也被塑成的例行公事搞得厭世無力,那你可以看看這本《臺灣沒說你不知道》,記載七十則生活在這塊土地上可以拿來說嘴的冷知識,今天就讓台中退休老兵、日本天皇的弟弟告訴你,為什麼蘋果麵包裡沒有蘋果、加了肉燥的鹹蛋糕怎麼來的。(責任編輯:余如婕)
沒有蘋果,憑什麼叫蘋果麵包?
蘋果麵包曾是許多人在孩童記憶中的懷念滋味,學校福利社只要銅板價的定番商品, 香甜好吃又有飽足感。但你是否曾經想過,為什麼蘋果麵包要叫蘋果麵包呢?翻到包裝背面查看,裡面也沒有任何蘋果原料啊!到底為什麼要叫蘋果麵包呢?
這個問題要請蘋果麵包發明人——臺中劉麵包廠的劉哲基爺爺來解釋,當初他在為這 款新麵包的命名時,有感於那個年代,蘋果是非常高級的水果,家境富裕的人才吃得 起。加上有款汽水廣告打得十分大,叫蘋果西打,因此靈機一動,想到將這款麵包命 名為蘋果麵包,想說沾了蘋果的光,應該會讓這款麵包非常受歡迎吧,也就因此底定 下來。
所以,不管你吃的是哪個牌子的蘋果麵包,唯一與蘋果有連結的可能都只有包裝袋上的蘋果圖案而已。
為什麼臺中人要在蛋糕裡加肉燥?
而說到另一種臺中點心,各位讀者有吃過臺中豐原名產鹹蛋糕嗎?鹹蛋糕的使用材料 為臺灣相當常見的配料,使用紅蔥、醬油、絞肉末、筍子末等調配而成,再用雞蛋麵 粉包夾鹹餡料清蒸方式蒸炊而成。但為什麼當初會出現內餡配料是鹹的蛋糕呢?
這就要追朔到日治時期,臺灣西部縱貫鐵路通車典禮的年代了。在當時,由南北兩端 交互施作的臺灣縱貫鐵路,於一九○八年在臺中州正式接壤,當時日本明治天皇御弟 閑院宮(也就是天皇的親弟弟)戴仁親王來臺主持鐵路通車典禮,而臺中公園的湖心 亭就是當時林獻堂等仕紳為了迎接親王,而特地興建的臨時招待所。
主要負責接待親王的人員得知閑院宮載仁因曾旅居西洋,有吃蛋糕點心的習慣,因此 臨時吩咐糕餅師傅——呂水,趕緊製作蛋糕,但不巧廚房裡沒有砂糖,老師傅看到一 旁的肉燥,靈機一動,便拿肉燥擺上去當內餡。沒想到親王品嚐過後直呼「歐咿 西」,大為讚賞,破例御賞以當時十倍的賞金犒賞呂水先生。
事後,呂水將這份糕點 發揚光大,由「老雪花齋」糕餅店傳承至今,其餘店家也跟著做起各式各樣的鹹蛋 糕,也就這麼成為臺中地區的名產了。
( 本文書摘內容、圖片出自《臺灣沒說你不知道》,由 尖端文化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首圖來源: 維基百科 。)
你可能想知道更多冷知識
為什麼身分證字號這個字母被廢除了?原來又是以前老師沒教給我的歷史
【文化冷知識】生是廖家人,死是張家鬼 ── 為什麼有人生前死後姓氏不一樣?
【經濟冷知識】為什麼武俠片常看到大俠拿碎銀子結帳?這得從明朝的官方紙鈔信用破產說起‧‧‧‧‧‧
【神話冷知識】看完你還會想拜三太子嗎?封神演義裡的哪吒其實是個啃老的王八蛋北韓竟然不是共產國家!3 個冷知識顛覆你對北韓的刻板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