喔喔喔喔喔,柯文哲要公布關說名單了好刺激,海水退了就知道誰在名單上還沒穿褲子惹。

柯文哲從上任就宣布要拆違建這種「文明國家不該出現的東西」,據《民報》報導,他也在 2014 年底南港發生違建火警釀死亡悲劇後,上網公告市內 226 戶違建涉及公共安全的違建名單,並要求違建戶自行處理。當時柯文哲還說,如果時間到了不能自行改善,「那就抱歉,就拆了,沒什麼好講的。」

但沒想到柯文哲這樣打擊,違建卻不減反增,於是台北市建管處打算出新招,把「議員協調 3 次以上」的違建名單全部公布上網,包含議員協調次數、有幾位議員協調過,但柯也聲明「不會公布協調議員的名字及內容」,請議員們「不要緊張」。

為什麼要這樣做?柯文哲說,以往有些該拆卻怎麼拆也拆不掉的違建,問題多半出在違建戶會找議員陳情,議員又會召開協調會,這樣讓拆除、改善違建的時程一延再延,為了有效率解決問題,北市府才會有這樣的政策,同時也給市府內部不小的壓力。

這引起北市議員陳彥伯不滿——等等,話說陳彥伯,他哪位?

——就是「彥伯問臍」那位啦!

《BO》中文小百科:彥伯問臍

註釋:彥伯,現代小丑。 指在外科醫生面前問人肚臍英文,比喻在行家面前賣弄本事, 不自量力。
同義字:班門弄斧。
典故:北市新黨議員陳彥伯,在質詢時自己拼完「Credit」,反諷柯文哲「很多事情用肚臍想就能想出來的」、「你知不知道肚臍怎麼拚?」,結果柯文哲秒回:「Umbilicus,我是醫學專家」,並且馬上哈哈大笑,這讓台北市民們都看見了彥伯問臍的窘境。

看北市議會質詢還能學成語,台灣政治多豐富啊,懂嗎?

回到正題,陳彥伯對柯文哲打算公布議員關說名單這件事非常不滿,指出違建的拆或不拆,主導權都在市府,議員頂多只有建議權;就算民眾真來向議員反應,議員也沒法保證市府時間到了不拆呀,怎麼把責任都推給議員?

陳彥伯還追問,是不是住戶只要加裝住警器就可以緩拆,柯文哲回,排拆違建有順序,緩拆還是得拆;建管處也表示,83 年以前既成違建,才是緩拆。

陳彥伯不追問了,他回應北市府「要拆就拆」,但議員只是把意見反映給市府,還提醒柯文哲「政治不是這樣搞,府會關係會差。」並請柯文哲注意一下幕僚,不要給市長蠢建議,「做好自己的事」。

鄉民被逗樂了,紛紛表示:「戳到痛處」、「踩到痛腳了齁」、「議員你在怕啥?」、「做賊心虛?」、「這是選民服務,應該讓大家知道」,網友隨時在監督,看樣子彥伯的議員之路還是很辛苦呀!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首圖來源:柯文哲臉書。)

柯文哲也不是第一天想對抗違建了

12/31 經濟大事:柯文哲厲行拆違建,誰來關說就公佈誰的名字!
不准再有違建出現,柯 P 強硬表態:「再出現絕對給你死!」
【大巨蛋解密】先亂蓋再送審!大巨蛋不只是超大違建,更是一場遠雄自導自演的爛戲

議會也不是第一天開出朵朵奇葩了

【世界奇觀@台灣議院】小丑議員不只陳彥伯,這些議會丑相真是胡鬧無下限
【世界奇觀@台灣議院】到底是搏版面還是問政?市長 x 議員愛恨糾葛全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