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二八事件是台灣永遠的痛,儘管已經過了 70 年,但這道傷疤似乎不曾癒合。韓國其實也發生過類似悲劇;1980 年南韓因為總統被暗殺而啟動戒嚴,數百條生命就在爆政壓迫下消逝。即將在台灣上映的南韓電影《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就是改編自這段真實經歷。
故事描述德國第一電視台(ARD)攝影記者威爾肯‧辛茲彼(Jürgen Hinzpeter),前往光州拍攝軍隊鎮壓百姓的過程。對於記者來說,要到一個國家對危險情況進行報導時,往往需要靠本地人的幫助。很多時候這些「助手」承擔的風險,甚至比記者本人還大。
一位計程車司機,就在揭露血腥鎮壓真相的過程中扮演關鍵角色。他擔任了辛茲彼的助手,冒著生命危險將這位德國記者送到光州周圍的軍事警戒線,拍下震驚世界的殘酷影像。如果沒有他,大屠殺的慘況就不會被全世界看見。
因為總統被暗殺而發動的戒嚴,讓數百位南韓民眾喪命
1979 年 12 月,由於總統朴正熙遭到暗殺而讓南韓陷入混亂,接任總統的崔圭夏展開戒嚴,嚴禁各種罷工、遊行示威。但與此同時,一波接著一波的抗爭行動也席捲全國。1980 年 5 月 18 日,數以千計的抗議者走上光州街頭抗議,掌握軍權的全斗煥則命令軍隊開槍鎮壓。
在光州事件爆發的十天期間,一共有 376 位民眾死亡,受傷人數超過 3 千多人。光州大屠殺無疑是悲劇,但也是韓國走向民主化的關鍵。能在事件爆發時進入南韓的記者並不多,辛茲彼就是其中一位。這位德國記者的努力間接促成南韓民主化,也讓他成為南韓表揚的對象。
從光州事件爆發至今,每當辛茲彼接受韓國記者協會和公民團體授予的榮譽時,他經常提到那位計程車司機。這位司機的名字可能是「金世福」,但也可能不是。辛茲彼提到,他想再一次乘坐金世福的計程車,然而不論他怎麼尋找卻都找不到,「金世福」因此成為了一位無名英雄。
現在,光州大屠殺爆發的日期(5 月 18 日)已經成為一個節日,光州也成為了人權聖地。每年 5 月 18日光州都會舉行和民主、人權、自由相關的國際學術會議或展覽,但仍沒有人知道那位司機的真實身分。
金世福,一個永遠找不到的無名英雄
《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中扮演金世福的是韓國著名演員宋康昊,然而片中大多情節都是虛構的。電影製片人說,他們也試圖在尋找金世福,甚至聯繫了每一位上了年紀叫金世福的人,但沒有一位是那位司機。
金世福究竟是誰?或許永遠不會有人知道。
但我們知道的是南韓能拍出《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代表他們的政府有勇氣揭開過去傷疤。事實上,直到 1987 年之前南韓政府一直隱瞞光州事件的真相。1980年及1985年,有兩名工人為要求查明「光州事件」鎮壓真相而自焚;1987 年一位大學生朴鍾哲(박종철)則在警員酷刑中死亡,另一名大學生則在要求揭露光州事件真像的示威中,被催淚彈擊中身亡。
這幾起悲劇激起韓國全體上下的反政府示威,隨著 1987 年全斗煥下台,光州事件才開誠布公,繼任總統盧泰愚致公開信給受害者家屬,認同「光州事件應被視為民主化過程的一部份」。
民主得來不易,沒有德國記者迄而不捨的調查,光州大屠殺不會被世界看見;而若沒有那位無名的計程車司機,德國記者的鏡頭也拍不到被隱瞞的真相。面對不堪的過去,南韓用獨特的方式紀念那位無名計程車司機,也讓我們看見真正的民主精神。
(本文提供合作對象轉載。首圖來源:《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預告片截圖)
推薦閱讀:
【BO 國際洞察】你爸是首富也照關!三星少主李在鎔遭判刑,南韓要來處理這些惡財閥了
【想滅核能,學南韓吧】首爾兩年省掉一座核電廠的電!人民怎麼那麼配合啊?
明年南韓最低時薪將提升到四萬台幣──對比台灣低薪,如果你不是這兩個行業只能哭哭
本文資料來源:
紐約時報中文網:軍隊開槍之後,計程車司機成為民主運動的英雄
想想論壇:【首爾想想】計程車司機與發動軍事政變的獨裁者
Wiki:光州民主化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