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書摘內容、圖片出自《貧困世代》,由高寶書版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首圖來源:Ninian Reid, CC Licensed)
【書展:直視當代貧窮–《貧困世代》】
「少偷懶快點來工作!」
日本居酒屋廚師「富田」待在像監獄的工作環境,月薪 76K 但是一天工作 19 小時,換算時薪是 180 元。日本物價比台灣高兩三倍,這薪水,他不能活。
富田是《貧困世代》作者藤田孝典與社工做家庭諮詢時,記錄到的一位貧困年輕人。台灣也非常多這樣的年輕人,努力工作但沒有光明未來。社會普遍認定年輕人有體力工作,不需要社福支援,是對的嗎?(責任編輯:鄒家彥)
因黑心企業而罹患憂鬱症的富田先生,二十七歲
富田先生(假名)的哥哥在高中畢業後就在名古屋附近開始工作,因為數年未見,現在富田先生也不知道哥哥的生活狀況。富田先生則在高中畢業後從老家山梨縣來到東京,在東京都內的居酒屋開始工作。因為從年幼時期就非常喜歡美食與料理,將來打算從事與料理相關的工作。雙親都已經退休,依靠著務農與年金過活。
富田先生在來到東京後居住在公司宿舍,於資深同事與上司的指導下在廚房負責烹煮居酒屋料理的工作。這間公司在都內擁有多間分店,富田先生約三年在和食居酒屋、義大利料理居酒屋、多國料理店等不同分店中轉調。
「無論被調到哪一間店,我都非常拚命地工作。從開始準備食材的中午左右就去上班,一直工作到隔天早上凌晨四點左右。一開始雖然覺得很辛苦,但習慣後也勉強過得去,因為很想被上司認可,一直以來都非常努力。」
由於居酒屋的客人大都是在傍晚左右才會前來光臨,主要營業時間都在晚上,而富田先生等工作人員則是會一路忙到隔天凌晨。不只是工作到凌晨,有時甚至還會連續忙到隔天的晚上。要是到了每年年底的旺季,甚至有時還會被要求一週完全不得休息。
富田先生大約都在每天中午上班,在那之後就毫無休息時間,一直忙到工作結束的凌晨四點過後。回到家大約都是凌晨五點之後,每天都只能稍微瞇一下眼,就又到了上班時間。要是隔天準備食材需要較多時間,甚至也會直接住在店裡。
「店裡總是以最少人數……說穿了就是人手不足的狀態下運轉。雖然我是正式員工,但打工人員總是一下子就辭職,其他負擔就落到我與其他幾位同事身上,大部分的人都會撐不下去,幾年後就辭職了。雖然我現在回想起來會覺得這種工作誰做得下去,但那時候我卻連思考這種事的心力都沒有。每天為了生活只能拚命工作……
要是稍微抱怨一下,待遇也不可能因此變好,反而會被上司責罵:『要是受不了就辭職』、『還有很多人想要工作,能取代你的人多得很。』實在沒辦法辭職,畢竟我住在公司宿舍,老實說,要是沒錢根本也沒辦法生活。」
月薪固定是二十八萬日圓(編按:約台幣七萬六,看似很高,但別忘了日本物價也是台灣的兩倍、三倍)。也就是說,無論工作幾小時,加班費也只會有固定的金額。也因此雖然薪水表面上看來不錯,但跟工作時數卻不成比例。
只要上班,通常一天就得工作十七小時(加班九小時)。年底等忙碌時期一個月則必須上班二十五天,十七小時乘以二十五天等於四百二十五小時,也沒有加班費。換算成時薪就只有六百五十八日圓(編按:約台幣 180 元,台灣最低時薪是 133 元),遠遠低於東京都最低時薪八百八十八日圓(此為諮詢時的資料。二○一五年十月開始提高為九百○七日圓)。
可怕的工作環境!老闆:有空睡覺不如幫店裡打廣告
富田先生現在罹有失眠症與憂鬱症,一個月必須到精神科醫院回診二次,原因就是工作。二年前店舖的收益減低,上司要求:「想辦法去攬客!有空睡覺不如多想想要怎麼打廣告宣傳!」業績標準也變得更加嚴格。也因為公司人手不足,沒有夥伴或同事能夠幫助富田先生,每個人都為了自己的工作而焦頭爛額。
之後為了獲得新顧客,富田先生還被要求負責開發吸引顧客目光的新料理。多次留在店裡為了開發新商品而煩惱,更使盡全力想做出新穎且獨特的商品。
但只有一開始能做出滿足公司要求的成果,而這些負擔卻不斷累積。最後終於無論多努力還是不斷失敗,讓富田先生充滿了壓力與煩惱。
也因此他早上起不了床而睡過頭遲到。「只要一打算上班身體就會動彈不得,感覺就像是被鬼壓床。」富田先生回想起當時的經驗這麼說道。「『少偷懶快點來工作!這都是你心情的問題!』即使上司在電話裡這樣大罵,我的身體還是動不了,起不了床。你能了解嗎?」各位是否也了解富田先生已經無法再繼續負擔這份工作了嗎?
「要是不吃藥就無法冷靜,會不斷浮現想死的念頭。雖然我沒多久就想要再開始工作,但卻也因為如此而更加煩惱。」
富田先生即使離職停薪了一年,最後還是無法回到職場,只好在醫生的建議之下正式辭職。現在為了專心治療而無法工作。
「雖然因為之前有存款,勉強還能負擔生活,但因為從公司宿舍搬到了一般公寓,房租就是一筆支出,也讓我對今後的生活感到非常不安。」這就是富田先生來找我諮詢的原因。
現在富田先生公開說明了讓自己罹患憂鬱症的職場環境,更請醫生開了診斷書來申請職災給付,終於收到相對的補償。
「我很幸運的是,職場環境與疾病的因果關係能被政府承認而獲得補償,但要是想到也有人不知道這制度、或是不被承認時,我還是不禁覺得害怕。」
雖然申請職災給付相當重要,但迅速將前途有望的勞動者擊垮的雇用環境不斷增加,這是否才是真正的問題?強迫年輕人在如監獄一般的環境中工作的公司,才是真正的黑心企業。
不只是富田先生,現在這一類的諮詢案例更是不斷增加。在這些人之中,甚至有人被逼到不得不辭職離開黑心公司,在二十幾歲就申請生活保護,甚至必須治療精神疾病。
你也對長期以來沒有太大漲幅的微薄薪水感到灰心嗎?
集氣來填《宜居城市滿意度大調查》 ,告訴政府你的感覺!
就在我們身邊的其他貧窮故事:
(本文書摘內容、圖片出自《貧困世代》,由高寶書版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首圖來源:Ninian Reid, 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