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挑選這篇文章】
日本和台灣社會同樣面臨高齡化,但這次不是台灣又學了日本的某某制度,而是日本向台灣取經,學習如何經營高齡社會啦!原來台灣公園常見的景象在日本幾乎不可能發生,來看這位日本醫院院長學到什麼。
(責任編輯:余如婕)

圖片來源:pasja1000,CC Licensed。
台灣跟日本同樣面臨高齡化社會,甚至比起日本有過之而無不及。日本諏訪中央醫院名譽院長鎌田實 8 月到台灣參加論壇並實地走訪,發現了日本應該跟台灣學習之處。
日本新聞網(NNN)製作「台灣高齡少子化同樣嚴重,日本要學習的事?」專題報導指出,台灣在不久的將來,高齡人口比率將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一。
台灣目前同時面臨高齡化與少子化,且發展十分迅速,對即將到來的高齡社會感到強烈危機感。
台灣的 106 歲人瑞楊蕋,跟兒媳、孫兒媳及曾孫同住,是個 4 代同堂的家庭。鎌田實問楊蕋,4 代同堂幸福嗎?楊蕋回答,幸福啊;兒媳說,楊蕋很親切,會教她很多事;孫兒媳說,奶奶很親切,從來沒看過奶奶發過一次脾氣。
台灣目前 3 代同堂,甚至 4 代同堂的家庭並不罕見,但最近也慢慢走向核心家庭。
鎌田實走訪位於台北市的台北植物園,看到不少年長者在這裡活動。陪在89歲容文君身旁的,是來自印尼的看護。台灣很多高齡者都請了外籍看護,彼此共同生活,由看護照顧高齡者生活起居。
而且,在植物園內,隨處各見跳舞及打太極拳的長者們,及跟看護聊天的長者們。
鎌田實有感而發說,長者們來到公園就可以跟其他人聊天,因為有聊天對象。加上可以跳舞、做體操,「不要陷入孤立是非常重要的事,我想這是日本應該學習的地方」。
鎌田實到台灣參加一場論壇並發表演講時說,對高齡者來說,飲食和運動很重要,但人跟人之間的人際連結同樣重要。他也在座談會上詢問與會的新北市政府衛生局長林奇宏:「有拚命在推廣運動嗎?」
林奇宏說:「當作一個重要的市政在推動。鎌田先生可以到所有台灣的公園,早上大概 5 點鐘開始就是非常熱鬧。」在推廣運動的政策時,不讓高齡者孤立,在台灣不管哪個地區似乎都很自然地進行。
鎌田實說,應該跟台灣學習的是,高齡者的縱向與橫向人際連結關係。
縱向指的是3代同堂或4代同堂家庭內,親人給予的關懷與照顧;橫向則是指只要去公園,有可以交談的對象、有一起唱卡拉OK的同伴。他說,在日本,如果橫向人際連結也可以更加寬廣,可能會比較好。
記者實地走訪東京都內幾處公園,包括位於市中心的代代木公園,可以發現日本的公園幾乎看不到長者聚集聊天或跳舞,甚至是唱歌;反倒比較常看到年輕人在公園練舞、聊天。
也難怪NNN主持人看到台灣的公園有這麼多長者,快樂地從事各項活動時,也不禁說,在日本的公園很難看到像台灣的景象。
從一個城市的設計能看出,執政者對長者與輪椅族友不友善。
集氣來填《宜居城市滿意度大調查》 ,告訴政府你的感覺!
(本文經合作夥伴中央社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同樣面臨高齡化 日本要跟台灣學的事 〉。首圖來源:pasja1000,CC Licensed。)
推薦閱讀
高齡化社會的政策偏好富人、高齡者,年輕人要生存難啊!
砍重陽敬老金補長照、兒福,柯文哲:沒孩子國家就沒未來,沒選票還是要做!
年輕人再不生,40 年內台灣人口將少 3 成——但看新手爸算完生小孩的開支,我毛都嚇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