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編譯這篇文章】
美國宣布退出巴黎氣候協定後,中國有野心接下保護環境的領頭羊。坦白說,中國這幾年間在綠色能源這一部份算是做得有聲有色,然而另一方面,外媒《紐約時報》卻揭露,這幾年環境汙染已經變成最大宗的「中國出口」。
一起來看看,有關中國維護環境的「真相」。(責任編輯:黃靖軒)
在川普說出「全球暖化是個騙局」,並退出協力阻止全球暖化的巴黎協定後,中國力馬接下美國這個領頭羊的地位,試圖和各國合作,共同創建生態文明 (eco-civilization)。
中國已打起防治污染的「抗戰計畫」
中國官方將在浙江、江西、廣東、貴州、新疆五省的部分區域規劃「綠色金融」 (Green finance) 的試驗區,在這些試驗區,會特別針對對環境友好的企業給予補助,還有一些專門的經費,播出來鼓勵企業發展綠色信貸和綠色金融業務,並支持他們建立排汙權的交易市場等。
除此之外,嚴重的空氣汙染,據估計是中國每年 110 萬人死亡的主因。為此,中國政府做了很多努力。2017 年一月初,中國取消即將興建的 104 座煤炭發電廠,而大型碳捕獲電廠卻在興建中。為了試驗綠色城市的設計及興建,世界上第一座森林城市在廣西省柳州市北部與米蘭建築師合力建造中。七萬台北京的計程車,也會在今年被汰換成吃電不吃油的款式。
世界上最大的「漂浮式」太陽能發電廠
中國政府改革的力道和效率,總是又大又快。最令人嘆為觀止的,還有位於安徽,全世界最大的漂浮式太陽能發電廠。這裡並不是第一個水上漂浮式的太陽能發電網,但其規模卻是,中國特色的「最大」。
海面上較低的溫度,可以提高太陽能發電效率10%。周遭鮮少有灰塵的一片水上,也能讓太陽能面板長時間保持在乾淨的狀態。除此之外,建造起的太陽能發電廠,利用這片水上空間,對於土地資源稀少人口稠密的區域,有空間效益之餘,還能涵養水源避免優養化。
中國積極發展綠色能源,卻正向全世界輸出汙染
中國忙著自己國內的汙染問題,大刀闊斧;在國際場合對於環保相關議題,也是當仁不讓,設定許多目標。但是,在這之外,中國在南美洲與加勒比海附近國家的經濟建設項目,卻有環境汙染加劇的隱憂。
在 2005 至 2016 年之間,中國開發銀行與中國進出口銀行貸款給南美洲與加勒比海國家的金額,約為 1410 億美金。這些資金多用於一些對環境有劇烈影響的項目,譬如石油探勘、煤炭挖掘、水壩興建及道路建設。在 2017 年從中國到拉丁美洲的公部門貸款中,約有 172 億美元被投資在石化行業。
厄瓜多的亞蘇尼生物保護區位於亞馬遜流域,是世界上生態多樣性最為豐富的地方,也有許多原住民自力耕生、與世隔絕地生活著。但現在,中國的資金流向了這塊土地,推動這個區域石化產業的發展。
自 2010 年來,中國給予厄瓜多 174 億美元的貸款,多是屬於石化燃料交易的協定,也就是說,厄瓜多是以賣給中國石化燃料來還這筆貸款,而厄瓜多的石油儲備區都在亞馬遜雨林。
巴塔哥尼亞是南極洲之外,全球最大的冰原所在地。中國的葛洲壩集團公司,得到來自中國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銀行與中國工商銀行的資金,花費 47 億美元來建造大型水壩。此舉可能會對阿根廷的冰川國家公園,也是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的冰川,帶來重大傷害。
在非洲,從 2000 到 2015 年間,中國提供約 941 億美元的貸款,推動礦採、木伐、石油挖掘等項目;擴建道路與建設港口,以便將這些原物料輸出。北京政府甚至資助在非洲各地所新建的 50 座燃煤發電廠。
全球的氣候與環境,緊緊相依,並不是只管好國內不用管其他國家,所以才需要各國合力。在川普只管美國不管其他地方之後,中國接下老大之位想要當全球環境保護的領袖,有強大的政府支持,其目標可以很有效率達成,但僅僅只要達到國內的指標就好了嗎?
中國在其他開發中國家的投資項目,破壞環境來獲取原物料,無異於將環境破壞轉移至海外?這些,中國是否也該承擔?
(本文提供合作對象轉載。首圖來源:Señor Codo CC licensed)
本文資料來源:
China’s Other Big Export: Pollution
It’s Official. China Is Launching A “War on Pollution”
HOW CHINA FLOATED TO THE TOP IN SOLAR
推薦閱讀:
【聽海哭的聲音】不只霧霾!外媒指控中國汙染海洋,塑膠垃圾產量世界第一
中國政府隱瞞土壤遭重金屬汙染的方式:鉛中毒是鉛筆害的,多喝牛奶可以排毒
法院認證隨便汙染?高雄市被判敗訴,需「全數奉還」日月光排放廢水污染 1 億罰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