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長柯文哲上任後取消重陽敬老金引發爭議,為了挽回民眾的心,柯前天在里長座談會上透露,台北市政府正在研擬給長者專用的儲值卡,專門給長輩乘坐捷運、公車,參觀動物園等遊樂設施或其他市政參訪活動。

政府花錢,要有政策引導作用

不過社會局當天稍晚表示,柯所提的儲值卡,實為目前北市 65 歲以上長者已持有的「敬老卡」,該局不會再發新的儲值卡。而柯文哲在昨天出席自動小巴專案啟動儀式後受訪表示,目前方案還在規劃中,預計 10 月左右會出爐,他也暗批過去發錢的方式,根本沒有做到政策引導作用,也不能發揮效果。

「一個有責任、有腦袋的政府,發錢給他(指長者)是完全沒有政策引導作用。」蘋果日報的影片裡看來,柯文哲比手畫腳解釋爭議不斷的砍敬老金政策,他認為政府花錢應該要有引導作用,可能會是希望老人比較健康,或是希望大家活比較久,才會推出儲值卡,而不是把錢發給長輩們就說莎喲娜娜掰掰。

這段談話,代表敬老金死灰復燃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也代表柯文哲希望能以同樣的錢,發揮更好、更長遠的效果。

應該要做長遠規劃,而非一次性消費

柯文哲認為,台灣已進入超高齡社會,青壯年負擔越來越重,單次禮金的政策,造成社福資源一次性消耗,難以建立長期、穩定的老人照顧系統。 資料指出 ,2018 年台灣人口將面臨零成長的窘境,未來每 1.2 名青壯年就要負擔 1 名老人,年輕人將面對的是「扶不起的未來」。

如果依照目前發放重陽敬老基金的標準來看(短短五年成長三倍),年輕人只會提早被巨額的社會福利支出壓死。如何解決人口老化造成的社會問題是門學問,社會福利要花在哪邊更是要仔細思考的問題,絕對不是用「拿不到錢覺得好衰」這種感官問題來決定政策走向。

敬老金沒有法律規定市府非發不可,PTT 有網友指出,難道發老人金不也是變相的買票錢嗎?當反對的人嚷嚷「不發就沒尊嚴」的同時,難道其他人(勞工、婦女、兒童等)不也該拿到嗎?

堅持做對的事

柯文哲也曾製作了一系列的「從單次禮金到永續社福 」圖解照片,希望能讓更多民眾理解,取消敬老禮金、重新分配社福預算的重要性。

柯文哲 也透露,未來將從調整重陽禮金開始,重新分配社福預算,以「托育福利」、「老人福利」、「弱勢關懷」為三大主要方向,打造永續的社福環境。他也坦言,他知道這一步很困難,但他還是會努力做好!更直言,「臺北市的一小步,將是臺灣的一大步。」

就算民調大暴跌,柯文哲也在去年出席的「全國扶輪社論壇」演講中提及,在台灣,什麼是對的,什麼錯的,大家都知道,但對的沒人做,錯的老是做,他現在只是撐著而已,要講提升社會的正能量,簡單講只有兩個字「堅持」。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首圖來源:中央社。)

延伸閱讀

》取消敬老金後,錢去哪了?

https://www.facebook.com/DoctorKoWJ/videos/840843409350974/

參考資料

蘋果》發敬老卡彌補停發敬老金 柯P:只會發錢是沒腦袋政府

推薦閱讀

【堅持做對的事】柯文哲帶頭砍敬老金民調卻暴跌:「沒人要跟進,我心中圈圈叉叉」
砍重陽敬老金補長照、兒福,柯文哲:沒孩子國家就沒未來,沒選票還是要做!
【柯 P 政績回顧】用砍敬老金、拆忠孝橋的魄力在執政,這個阿伯只服務台北市太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