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周玉蔻

近來林全院長被更換一事已經不是政壇秘密,外界不斷傳說賴清德即將取而代之。總統府和行政院面對傳言卻是一再澄清絕無此事。不過,稍微有點政治智商的人都看得出,這些流言絕非空穴來風。那麼府院當局是打算當個自食惡果的放羊孩子,讓林全內閣繼續拖磨?

一年多來,林全的支持度一路下滑,他與閣員們的各項施政也不盡人意。現在政壇公開的秘密,就是林全即將遭到替換。而拿《前瞻》計畫當作退休代表作,或許是這任內閣最好的出路。只是當所有內閣都心知肚明自己即將遭到更替,又怎麼有動力與熱情去推動施政?到頭來,像這樣懸而不決的處境對蔡英文與民進黨來說,就是平白耗損民眾的信心

林全與他所率領的一干老人們,過去雖然都有輝煌的成就,現在徒剩日落餘暉,無法照亮台灣的前路。這般內閣的情緒,不適合過去幾年陷於泥淖之中,正需要急起直追的台灣。我們現在需要的,是對未來有想像力,能夠適應環境快速變動,同時又能支持總統蔡英文在兩岸關係中,維持主權尊嚴、獨立精神的行政院長

現在許多新技術都只差一步,就能從實驗室走進社會。不論是共享經濟、物聯網或是人工智慧,這些技術一旦成熟,造成的就是翻天覆地的影響。如果沒有開放的心胸,還有對未來的想像力,我們的政府只會被社會的變化拋棄在後頭。

再加上台灣自己既有的轉型正義問題,恐怕這一兩年內難以根絕。這些考驗加起來,不是任何人都承擔得起。而賴清德做為下任閣揆呼聲最高的候選者,甚至是唯一的候選者,現在他該做的,是把他自己的視野從地方的角度,拉高的全國的高度。

蔡英文這任總統,是台灣重新出發的機會。因此,我們不能再拖沓,也不能再彼此掣肘。當賴清德幾乎篤定繼任行政院長,民進黨內的派系鬥爭想來也是悄悄展開。我想蔡總統很清楚的是,現在最重要的不是黨內派系平衡,而是國家治理

台灣已經快要被其他國家甩在身後,而我們沒有時間也沒有機會再浪費了。

(本文經原作者周玉蔻授權刊登。圖片來源: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