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挑選這本書】
在數位時代浪潮中,有些東西我們總以為會退流行,但是卻反而成為某種令人們眷戀的舊時代味道——從書本到影音,無一不是如此。就像閃耀的螢光幕無法取代紙張的觸感,數位相機的繽紛便利也仍然不敵擁有一本世代傳承的相本的那份實在感和親密感。
數位化必定取代一切嗎?恐怕在人類感性消失之前,未必。
(責任編輯:林芮緹)
文/大衛.賽克斯
每一個人都認為數位會終結類比,只是人們卻突然間開始懷念起底片的觸感……
大家一剛開始都覺得品質是數位攝影最大的問題,一旦品質改善之後,數位就會贏得勝利。然而,數位攝影的最大問題,其實是在於它不是真實的。照片消失了,沖印出來的實體照片數量可以說是急遽減少。我們再也看不到家庭相本,看不到印刷照片或者是可以讓人觸摸或搖動的東西。那就是人們開始懷念的部分。
我對此說法可說是感同身受,自從改成使用數位攝影之後,我拍下超過一萬五千張的數位照片,卻只沖印了其中極小部分,可能就是不到半打得相本和一些相片而已。數位攝影導致實體相片大幅減少。
使用數位相機拍照很簡單,可是接下來的一切非常繁瑣:編輯、格式化、篩選、比價、版面配置、更多的格式化、以及更多的編輯。我跟妻子兩人就花了近兩年的時間才沖印出我們的婚禮相本。拍立得底片攝影則結合了這兩者的首要優勢:數位的即時滿足和類比的實體物件。
然而,在二〇〇八年,卡普斯接到來自寶麗來令人痛心的訊息。寶麗來在荷蘭恩斯赫德(Enschede)的工廠是齊全球僅剩的一家尚在運作的底片工廠,該公司邀請他在該年六月十四日參加工廠的閉廠儀式。卡普斯嚇壞了。「滯銷品」靠全球販售罕見或甚至是停產的寶麗來底片正式壽終正寢;全球兩億台寶麗來相機也會在一系之間淪為如紙鎮般的東西,卡普斯的生意很快就要做不下去了。
整個夏季,卡普斯強烈地像寶麗來表達收購工廠的意願,但是該公司卻對他的請求充耳不聞。然而,在該年九月二十四日,美國聯邦調查局和國稅局探員突襲搜索位於美國明尼蘇達州的彼得斯全球投資公司,這家公司自二〇〇五年擁有百麗來,但是實際上卻是一場價值三十四億美元的「龐氏騙局」。
卡普斯後來接到了授權處理寶麗來事務的人士的電話,對方告訴卡普斯:「你有一個星期的時間。」卡普斯趕緊籌齊了購買荷蘭工廠設備所需的十八萬歐元,同時承接了工廠租約。他還買下了所有剩餘剩餘的寶麗來底片,再用轉銷盈餘讓工廠得以重新運作,總計花費了四百萬歐元。
這家新公司的名稱靈感來自寶麗來創辦人愛得溫·蘭德的一句話:
「除非是顯然很重要和幾乎不可能的計畫,否則就千萬別採取行動。」
(本文摘錄經「行人」出版社同意授權青鳥書店於 BuzzOrange 刊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推薦書名為《老派科技的逆襲:黑膠、底片、筆記本如何面對數位狂潮還能屹立不搖》。 圖片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