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挑選這本書】

我們總是認為日本人注重衛生,尤其是飲食。但他們說他們敢在廁所用餐,你相信嗎?生長在地狹人稠的日本對自己的領土意識十分強烈,狹小的空間反而是他們的安全感來源。(責任編輯:黃家茹)

示意圖。圖片來源:wikipedia

文/野島剛

日本人敢在廁所用餐?

日本人與中國人之間存在著種種不同,對領域的認識便是其中之一。在日語中,領域還有一種說法,叫做「圈繩定界」。

近日,我陪一位中國朋友去電器店買免治馬桶。購買之前,我讓他在店裡的廁所中實際體驗了一下。他出來後高興地對我說:「真是舒服!」於是,他買了一個價值一萬兩千日圓的TOTO免治馬桶。

我們興致勃勃地談到了「為什麼日本的廁所如此乾淨」的話題。即使是在發達國家中,日本廁所的潔淨程度也是超群的。我給他講了這樣一件事。「日本的廁所真的很乾淨,也完全沒有味道。所以,有些年輕人選擇在這裡吃飯。由於飯粒可能會掉在地上,有些廁所甚至貼出公告,告訴使用者『請勿在此用餐』。」

這不是在開玩笑,而是真事。朋友吃了一驚,說道:「日本的廁所確實乾淨,這我承認。但中國人是不會在廁所吃飯的。待在這樣一個狹窄的地方,會讓人感到不安。」

需要安全感的領域意識

這種領地觀念的確也有道理。日本人總是想創造出一片屬於自己的地盤:從這裡到這裡是我的領地,請不要進來;同時,我也不會進入大家的領地。日本人待在自己的地盤中時,會感到很安心。

例如在公司中,自己桌上的資料絕對不能越過鄰桌的邊界。一旦這樣做,別人就會認為這是「在未經允許的情況下侵犯領地的行為」,覺得越線者很不禮貌。之所以會這麼敏感,可能是因為日本人居住在狹窄的島國,領土意識很強。

與之相對,居住在遼闊土地上的中國人的國界意識就要模糊得多。對於歷代中國王朝來說,「國境」這一觀念本身就不存在。古代中國人對國界只有模糊的概念,若不是兵臨城下,都不會切實感覺到自己的國土遭到入侵。

在我上高中學習中國歷史時,發現明朝、宋朝時的中國國境並不是明確的線條,而是模糊不清的。這令當時的我感到十分不可思議。在古代中國,國境的概念曖昧,相關的歷史記載極少,地圖上描繪的也只是大致情況。

日本人創造出了茶室這種狹小的空間,並在其中找到安全感。我曾多次帶中國人來茶室體驗,但他們並沒有表現出多大的興趣。我發現,他們可能是覺得這裡太狹小了。
對我來說,日本人這種嚴格的領域觀有時的確會讓人感到透不過氣來。其實,我們大可不必過於明確地和他人劃清界限。

創作於五世紀的《世說新語》中,有這樣一個故事:竹林七賢中的劉伶很愛喝酒,在家中經常一絲不掛。聽到客人的嘲笑之後,他如此問道:「我以天地為棟宇,屋室為褌衣,諸君何為入我褌中?」這番話令對方無言以對。

如果日本人的臉皮有劉伶十分之一厚,那麼日本絕對會變成一個更加適宜居住的地方。

推薦閱讀

行為「靦腆」卻又對性觀念無比前衛——外表循規蹈矩的日本人原來心裡是這麼想的

台灣為何總看不見日本的車尾燈?從街道設計就看得出日本觀念的進步

日本老人比台灣總人口還多!82 歲還在打卡上班,沉重壓力讓日本改變老人定義

(本文書摘內容出自《日本人默默在想的事– 野島剛由小見真的文化觀察》,由 時報出版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