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許多人想必對長頸鹿美語的「傑瑞叔叔」很有印象,丁松筠神父一生在台灣實踐教育理念、更經常到海外服務,他的一生懷抱實踐了平等博愛的精神服務大眾,更敢於與教會立場相違背,支持多元性別議題:「不是拿著一本《聖經》說我站在真理這邊,我就可以判斷所有的人,認定誰的愛比較高尚。」
來台為社會大眾奉獻 50 年,就在他即將取得台灣國籍的前一天,卻突然傳出安詳中離世的消息。雖然他並未能在生前親手領取身分證,但對所有人來說,他早已是台灣的一份子。
(責任編輯:林芮緹)

丁松筠一生都致力奉獻台灣,身兼神父、教師、節目製作人多重身分。圖為2008年光啟社50周年慶,丁松筠(中)與孫越(左)、張小燕(右)合照。(翻攝自世新大學數位傳播經典人物館)
「傑瑞叔叔」丁松筠 31日於睡夢中安祥辭世,享壽75歲。丁家兄弟丁松筠、丁松青一生都致力奉獻台灣。
丁松青目前落腳於新竹,致力服務新竹地區;丁松筠身兼神父、教師、節目製作人,1987年來台後,服務範圍超過台灣,常飛至海外,拍攝泰緬邊境的紀錄片,影視作品也曾榮獲多次大獎,同時,對生命關懷不遺餘力,甚至不畏教會眼光,參與跨性別愛滋感染者的婚禮,獻上祝福。
雖然丁松筠只差一天就能領到身分證,但對台灣的奉獻早已成為真正的台灣人。
孫越、張小燕崔台菁 與丁松筠結緣熟識
丁松筠於1942年12月2日出生,1967來台,致力奉獻台灣。曾任光啟社副社長,為在台灣服務的美國籍天主教神父、教師、電視節目製作人,以「Uncle Jerry」(傑瑞叔叔)為名主持光啟社與長頸鹿美語合作的英語教學節目。
才華洋溢的他更多次參與戲劇節目製作和演出,曾以《殺戮戰場的邊緣》獲得第23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獎」、1987年亞太影展「最佳短片」獎項肯定;報導中國教會概況的蔡克斯紀錄片「勁草」,也獲得1990年金帶獎。更在中視連續劇《香妃》,飾演宮廷畫家郎世寧,與多位演藝圈內人結緣熟識。

2008年光啟社50周年慶,丁松筠與崔苔菁(左)留影紀念。(翻攝自世新大學數位傳播經典人物館)

1986年節目頒獎典禮。(翻攝自世新大學數位傳播經典人物館)

1981年利瑪竇來華400週年紀念演出戲劇《橋上的巨人》,由丁松筠飾演利瑪竇。(翻攝自世新大學數位傳播經典人物館)
丁松青曾受訪表示,「我覺得哥哥的奉獻比我多,他每年要跑好幾個國家和其他教會開會,很多人找他幫忙,工作、服務的影響範圍廣。」所關懷的對象包括原住民、新住民、外籍移工、身心障礙人士、邊緣者及受災者,數十年來不斷將富有社會教育意義和正面性的訊息傳播到台灣每個角落。
人的價值大於各種規範
丁松筠認為人的價值大於各種規範,對同志、愛滋感染者與毒癮者都一視同仁關懷陪伴。
丁松筠說過每一個人的生活就是一本《聖經》,其中都有天主的啟示;面對同志婚姻,不是拿著一本《聖經》說我站在真理這邊,我就可以判斷所有的人,認定誰的愛比較高尚。他親身力行理念,曾參與一名跨性別的愛滋感染者的婚禮,即便違背了教會立場,丁松筠還笑稱,自己是「冒著生命危險來參加」,但他仍毅然參加並獻上最大的祝福。
致力於宗教型公益媒體
丁松筠擅用媒體傳達福音,更曾推動光啟社與江蘇衛視合作。他於2010年接受《人間福報》訪問表示,宗教辦媒體要讓人受用一輩子。「本質為出世的宗教,進行入世的事業,兩者看似矛盾,但只要目標正確、方法運用得宜,當代宗教亦可擺脫直接傳教的狹隘階段,邁向多元化發展,當前台灣即是如此。」
身為神父,丁松筠不僅活躍於螢光幕前,也製作過許多廣為大眾喜愛的節目,更表示宗教媒體不一定要成為「領袖」,但要以作為「先知」自我期許。
丁松筠一生奉獻台灣,關懷各族群及弱勢團體不遺餘力。2015年獲得內政部績優外籍人士表揚,2017年5月23日移民署核發定居證,並向戶政事務所申請身分證,原訂於6月1日將獲頒身分證,但不幸於頒發身分證前一天,傳出因心臟病發,於睡夢中安祥辭世。
天主教耶穌會指出,丁松筠神父依特殊貢獻申請歸化中華民國國籍,已獲核准,原本規劃於 6月1日 將在光啟社舉辦身分證授證記者會,而當天活動也因為丁松筠突然辭世改成追思會。會中現場將播放丁神父生前的影片,並邀請友人一起分享、共同感懷這位對台灣貢獻良多的神父。
台北市民政局也表示,明天追思會上依慣例如期頒發國籍證書、身分證,並感謝丁松筠對台灣社會的貢獻。
(本文經合作夥伴上報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曾為愛滋感染者婚禮獻祝福 丁松筠無私奉獻照亮台灣〉。)
推薦閱讀:
「我寧可為達悟族人犧牲自己的生命」一生奉獻異鄉,瑞士神父用愛翻轉蘭嶼人命運
從「想成為台灣人」的甘神父,看見國籍法的荒謬
奉獻偏鄉 50 年的葛玉霞修女:我愛台灣,但我老了,不想成為台灣人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