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不少人質疑前瞻計畫對中南部進行基礎建設的必要性。但是,除了爭議最大的軌道建設之外,不論是環境、衛生、醫療、教育還是產業資源,也都過度集中北部,長年下來,台灣區域發展嚴重失衡,前瞻計畫的內容有許多值得檢討之處,但是一味拿經濟效益來反對建設中南部,真的符合台灣長遠發展的利益嗎?(責任編輯:蔡沛宇)

文/ ckTHU

編按:本文作者在PTT上針對網友反前瞻計畫在中南部推行軌道建設的發文,做出反思及辯論。

每次只要拿出數據,就會聽到「天龍國人歧視」「重北輕南」一些奇怪的論點。 我新竹人,我不支持台北以外(含新竹)需要軌道建設。

──節錄自ptt八卦版

其實 「重北輕南」這種說法挺狹隘的,不是只有基礎公共交通,台灣現在是面臨經濟、醫療、教育、環境、產業、工作機會、個人生涯發展這種區域理應平權、均衡發展的基本價值,如今全面失衡。

長年的人口北移,原因何在? 還是要繼續洗腦台灣社會,合理這一切叫做「都市化」再正常不過?

原因三個 : 首先柯市長說的沒錯,台灣人對於捷運一直有種迷思,看到北捷成功的經驗,都希望自己家門口、公司門口有一個,在這種奇怪思維下,軌道建設成了最好的選舉見政。

──節錄自ptt八卦版

你不談那些民主且在乎人權的國家,應追尋哪些價值與理念,來構建基礎公共建設,也不談制度如何建立、更好的監督、權力如何制衡、區域如何有效分工、環境經濟平權,這些民主國家不斷反覆拿出來思辨的重要內涵,只去談藍綠惡鬥、選票政治分贓?

台灣的公共污水下水道這種再基本不過的關乎公共衛生的人權,何時有被重視?全台灣就北市「恰好」有最完善的接管率?這種朱門酒肉臭的觀點是台灣永遠的悲哀。

其次,軌道建設。不重在賺錢重在自償性,一個成熟的城市有一定的人口,以及養成一定的大眾運輸習慣才該從公車轉至軌道建,設強化大眾運輸。在沒有養出習慣跟足夠的人口之前,如果捷運系統需要靠其他地方補助虧損,你只是壓縮城市發展,加大與其他城市的城鄉差距,別因小失大。

──節錄自ptt八卦版

你以為雙北市民因為 20 年來就有良好的大眾運輸習慣,並減少私有車的比例嗎?北部大眾運輸使用率高,並不只是公共路網比其他縣市早一、二十年通車所培養的習慣,所有旅次的公共運輸工具市占率,程度上也是受長年進城工作的外地鄉親所貢獻,搭配停車等空間政策所致。

台北長年機動車總數是持續增加的,直到 103 年才衰退,至於新北市則是至今還在增加….有興趣請參考機動車輛登記數

作者提供

來源:擷取自環保署環境資源資料庫

路網完善、資源集中,20 年過去了,完全看不出撇除進城工作的外地人及政策因素,雙北私人載具的狀況有比其他縣市好多少…至於北市路面車況如何,大家心知肚明。 如果看上述連結的「密度」一欄,北市的數字之高更是難以想像。

看看高雄捷運,大部分時間去,冷氣捨不得開,電燈開一盞關一盞,為了讓高捷轉虧為盈,為了減少支出,弄一個非常不友善不舒適的大眾運輸,怎吸引機車族?根本惡性循環。

最後,「前瞻基礎建設」故名思義是為了下一個50年100年產業發展做準備。很多人拿十大建設的其中一個高速公路來說嘴,我只想說,十大建設有多少基礎建設是用在基礎能源 : 以及在當時台灣交通建設下「必須」拉近南北交通與對外貿易港口建設,並且蓋了核電廠穩定電力供應。

──節錄自ptt八卦版

請認清一個現實,北部地區的電廠,可不足以供應北部的電力需求,況且這還是在重工、製造業幾乎不公不義的在中南部,還與我們的農業區並存的現況。

請問,下一個50年政府究竟看到什麼產業,能因為台灣處處有空蕩蕩的捷運系統,然後希望外資前來設廠?

──節錄自ptt八卦版

新一代產業,幾乎被北部壟斷,這是失衡的原因之一。經濟部原先規劃北中南各一科學園區,台北市硬開個內湖科技園區,結果科技公司總部泰半在台北市..

國外多以農業區就近結合產業合作的動植物用藥、種苗、植株改良等生技產業。而台灣竟然是在毫無農林漁牧產值的南港,這種全面掠奪之下,你要中南部產業如何轉型?

拜託,核電廠吵幾年了?供電量越來越吃緊,台灣水庫淤積越來越嚴重,真的「前瞻基礎建設」我們應該將這些基本的電力、水資源處理好,然後配合政策去往下一個50年前進。

──節錄自ptt八卦版

經濟、房價、人口增長、所得、創稅、由北而南大致呈遞減絕非巧合,這是長期放任北部區域經濟獨大、加上過度投資的苦果。

談公共軌道運輸,台灣社會應該站在什麼樣的價值來構建未來的交通與經濟環境? 是像隻鴕鳥,無視天然災害頻繁、國際關係嚴峻、容受力超出負荷的現實 ,避談防災型國土計畫、分散風險的基本道理,也無視分配公義、區域均衡、經濟環境醫療教育公衛的平權,這些至關重要的社會價值,繼續把資源投資北部?人口繼續北移?

前瞻的軌道、水資源等基礎建設,雖然晚了這麼久,起碼是區域轉型正義的開始。

更多內容請見→ 首都機能移轉計劃

延伸閱讀:
前瞻建設蓋來蚊子?一位台中人的告白:天龍人永遠無法體會外縣市爛又貴的大眾運輸
柯文哲兩年半還債390億餘元,嗆前瞻浪費:大家都沒把國家的錢當錢,每個都在負債
前瞻計畫「名利雙收」的誘惑:既能滿足民意又能政治分贓,就算漏洞百出也要做
【投稿】小英經濟學就是「炒地皮救經濟」,8800 億前瞻計畫將換來房價飛漲

(本文經原作者 ckTHU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首圖來源:KasugaHuang創用CC 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