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推薦這篇文章】
前鎮子亞泥在修法前延展過關,以含春節3.5個月的史上最快速度通過核准再挖山20年。土地為人民所有,國人權益卻因現行法制黑箱作業遭霸權架空,財團利益至上及行政腐敗思維使得國家土地賤賣,肥了財團瘦了台灣。
齊柏林《看見台灣》裡清楚見證國土遭到嚴重侵害,現在國土復育和永續發展絕對不能止於口號,《礦業法》的修改勢在必行,也才能自源頭避免經濟與環境之間的對立。
(責任編輯:鄭伊真)
文/高志鵬
四年多前上映的「看見台灣」將好山好水呈現在眼前,凝聚全民的共同體意識,也看見了土地的創傷。東海岸清水斷崖帶來福爾摩沙這座美麗島的名字,如果葡萄牙水手現在重來一趟,還會讚嘆福爾摩沙嗎?
全國188個已開工礦區這裡就占四成,宜蘭縣蘇澳、南澳和花蓮縣秀林鄉共有81個礦區。其中台泥寶來及合盛原石礦150公頃把勇士山斷頭,若加上新開發的金昌石礦103公頃,將直追最大規模的亞泥新城山礦場。
亞泥在輿論壓力下退出太魯閣國家公園內的25公頃,但還有399公頃緊貼國家公園,繼續在原住民保留地與國有林地採礦。上週經濟部核准其礦業權第三度展限二十年至2037年底,依據礦業法第43條,應再進行礦業用地的核定程序,過去礦務局對於既有礦業權展限之後都跳過這個程序,便宜行事的作法應該改變。
財團吃肥肉,政府喝清湯
綠色執政追求新的經濟發展模式,人民也不能繼續容忍被稱作「販賣國土」的產業。在國有地租地採礦,租金是土地公告現值4%,去年平均每公頃月租金僅6,359元,珍貴的國家寶藏竟如此賤價出租給財團採礦。而業者礦產產值每年高達84億元,是政府收到權利金2.2億元的15倍。林務局認為應納入環境成本,並針對租用國有林地礦區建立退場機制。
因採礦後岩盤裸露復育造林困難,且大量減損生物多樣性,礦權終止後的復育支出相當龐大,參照核能後端營運基金、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基金,應建立礦業環境復育基金的機制,業者在開採期間,預先依價或量繳交固定比例費用,讓國土復育和永續發展的方向不會只是口號。
流血輸出應轉向總量管制
從統計數字看,水泥外銷價格也是國內價格打五至七折,這兩年水泥外銷比例,從過去高達五成降到23%,政策要繼續減少外銷,但台泥在證交所公布的年報,仍以擴大外銷為目標。
礦務局長朱明昭表示,水泥是國家戰備物資需要保留存量,通常將即期略受潮品外銷,故價格較差。但2011年最高行政法院判決國內水泥業者有聯合壟斷行為,違反公平交易法重罰1,800萬元,濫用寡占市場地位剝削國內消費者,傷害土地流血外銷,污染和碳排放的黑帳又留在台灣。
中國北京舉辦奧運時強制高汙染工廠停工,天空乍現「奧運藍」被噓是表面功夫,但近郊的水泥之鄉宜安因「去產能減空汙」,雖養活七成就業人口,幾百家廠現在關到只剩一家。
礦業法架構是1930年訂定的陳舊法案,《礦業法》整套大修才能釜底抽薪,從源頭避免經濟與環境之間無謂的對立,水泥及礦業政策環評也要加速進行,從流血輸出轉向總量管制、地產地銷,讓寶島台灣繼續是福爾摩沙。
延伸閱讀:
【變調的美麗家鄉】為了改善水泥廠帶來的汙染花了 20 年,蘇澳人卻還是不敢開窗
羅東轉運站規劃 18 億 BOT 蓋 13 樓百貨,在地人怒吼抵制:只是變下一個大巨蛋
【花蓮人需要一條回家的路】傅崐萁:若賀陳旦必須到部長高度,才能體會花東人民痛苦,這個門檻太高
(本文經投稿作者高志鵬授權刊登,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台灣還會被讚嘆是福爾摩沙嗎?〉。意投稿者可寄至:[email protected],經編輯檯審核並評估合宜性後再行刊登。首圖來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