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
最新消息!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今天在記者會時宣布,央行總裁彭淮南將在 2 月下旬退休,新任央行總裁由央行副總裁楊金龍升任 ——回頭看,彭淮南到底幹了哪些事?
全球金融雜誌(Global Finance)美國時間 29 日公布全球主要國家央行總裁最新評比,中央銀行總裁彭淮南再度獲得「A」級評價,從 2005 年起至今,連續14年拿到A,成為全球唯一的「14A」總裁。但央行長期操縱匯率、利率,難道台灣人貧窮跟他無關嗎?(責任編輯:余如婕)

擷取自網路
【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有新聞報導吹捧去年央行每月可以為國庫賺進188億元,我們的13A彭淮南總裁好厲害!但是很遺憾,事實正好相反,本篇文章徹底揭露央行如何透過長期操縱匯率、利率來掩飾國家大量的負債,而且還造成房市、物價高漲不下,成為台灣民眾越過越窮的終極元凶。(責任編輯:蔡沛宇)
文/ femlro
就一堆外行記者在那邊亂寫,以為央行賺錢是多好的事情,連外匯存底也搞不清楚。
央行貢獻國庫太多是不合理的,正常來說,每一種投資商品(外匯也算是一種)有賺有賠是很正常的。
外匯存底高一定是好事?
看到外匯存底高,國人通常覺得這是央行總裁的優異表現,外匯存底就是與外國人做生意所產生的預備金,比方說美國的客戶交易時,台灣收美元,可是美元在國內無法交易要換成台幣,而台幣要有個源頭,這個頭就是中央銀行。
中央銀行換給你多少台幣,就代表他有多少台幣負債,而這些他收進去的美元就是外匯存底。
從資產負債表的角度來看,央行的資產與負債一開始是0。等於是完全沒有的,但因為有外匯存底的操作,會使得資產增加。
今天台灣央行幾千億的外匯存底,主要功能有幾項:
- 為了維護弱勢台幣
弱勢台幣並不是只有出口商得利(弱勢即為台幣實際價值被低估),台灣擁有最多的台幣負債是中華民國政府和中央銀行,這兩個新台幣負債最嚴重的組織需要用弱勢的台幣維繫債務高漲。
台灣政府的赤字靠著全是央行的貨幣操作才能讓國家減緩負債的衝擊。當年蔣碩傑再講五鬼搬運,就是用這種方式掏空整個台灣的購買力。(請參考:蔣王論戰)
回過頭看,台灣出口若是真的需要靠弱勢台幣,去對照韓國十年前出口值對照現在,使用緊釘美元的台灣香港,反而是亞洲四小龍出口成長最少的。
而央行採用弱勢台幣等於釋放了大量不合理的台幣資金到市場,為了要讓匯率弱勢,必須印台幣來釋放到市場,長期就造成台灣兩股通膨力量非常嚴重。
1.房地產
2.股市
台北股市平均本益比在20以上成因有很多,其中一項就是這個,而房地產的資金進去推升通膨以後,壓縮掉了台灣人的可支配所得,這點是可以想像的,買房子保值幾乎是台灣人根深蒂固的觀念,如果不用租,而改用買的,30年以後房子就歸我了。
在這種想法下,省吃儉用就是為了那間房,但通膨泡沫崩潰的時候,全球進入通貨緊縮時,銀行開始抽銀根的動作,影響到很多人的生計,當裁員整併開始,連工作都沒有,哪裡有錢繳房貸?
自從QE後全球的金融穩定度越來越差,花錢繳房貸若是無法保證能夠三十幾年維繫同樣的工作條件、房價維穩,只要房價崩跌就是買到資產大幅貶值。
最後房屋會被法拍,負債不會貶值,但資產會貶值,持有資產就是持有風險的一種投資方式,只要是投資就有賺有賠,有貸款的房地產跟融資的股票風險的比例絕對不是一般大眾想的那麼單純。
央行很難把匯率回復正常了,因為當匯率升值個幾%,去算一下央行淨值會超額,是無法回頭的一種金融操作,所以只能藉由釋放更多新台幣來達到降債的目的。
這樣的假象繼續維持,資產價格就會繼續通膨,直到泡沫破掉那一天。那才是苦日子真的要來的時候,要加速這樣的現象,最重要的關鍵就是升息循環。
銀行抽銀根 → 裁員 → 繳不出房貸 → 房屋法拍 → 景氣低迷進入緊縮循環
而源頭就是不停讓你持有的新台幣資產一直不停下滑的台幣釋放源頭。回過頭看,台幣不需要弱勢台幣,不需要管制,正常化的台幣,當台幣升值,購買力上升,廠商購買設備的錢變少,反而降低了固定成本。
但彭淮南一再強調維穩金融秩序的重要性,但這種維穩是他口中講的匯率固定,但匯率本就不該固定在一個地方,因為當國內廠商經常賬,大幅度的造成順差,就會讓貨幣釋放過度。
而這個源頭主要就兩個:
1. 造就好的歲入
2. 幫政府降低負債
中華民國政府的歲入有10%靠中央銀行,這個數字:
美國是2%
日本是0.14%
韓國是0.15%
台灣在2011年是12%
中央銀行已經背負著要幫台灣政府賺錢的使命了,2010年的所有公營事業繳庫2246億,央行就佔了八成以上:
第一名是央行,第二名是土銀,土銀賺錢的能力是央行的1/24。
台積電一年大概賺1600億左右,央行比台積電還會賺,聽到這邊,大家都高潮了。原來總裁這麼強,比台積電還會賺,用ROE來算,央行的ROE是21%、台積電是23%。張忠謀跟彭淮南並駕齊驅喔?央行還是輸。
等等,先想想──央行不是獨佔事業嗎?更是決策利率的單位嗎?怎麼比台積電還會賺?他怎麼賺得?
答案很簡單。
壟斷事業都有可自由調整價格的優勢,例如今天油價要漲,只要計價公式不透明、財務不透明,就會發生人為定價的可能性。之前台灣才會發生國際期貨油價沒創新高,台灣的95汽油創新高了,答案就出在壟斷定價的方程式。
所有賺錢的事業都是這樣。你想想,賺錢的事業只有兩種:
第一種靠改善生產工具(包括管理和流程),例如傳統的人力改變成機器後
第二種靠壓低成本壓榨消費者,例如台灣老闆的cost down和殺供應商價格、電信商靠著壟斷壓榨客戶。
因為你不能不加油、不打電話,他是一種沒有辦法替代的物資,1998年以後央行就跟中油和台電快速拉開差距,幫國庫大賺錢,央行有跟中油和台電一樣的定價權,什麼是央行的定價權?
答案就是:利率與匯率。
對內的價格就是利率,當央行給低利率,投資者就會擁抱資產 拋售台幣
意思就是把台幣換成房地產、股票等等保值或者可升值的東西;利率高,投資者就會轉抱台幣定存。
對外就是匯率,當匯率貶值,國內廠商的毛利就會上升,賺的錢就會變多,但物價相對就會上漲,等於是變相的樂富人、害窮人。因為有錢人的資產是槓桿,窮人則沒有槓桿,薪水沒變多,而東西卻變貴了。
央行最重要的收入來源是利息也就是債券收益,影響收益率最大的關鍵就是外匯存底,政府要賺錢外匯存底一定要多。
外匯存底是什麼?等你搞清楚,你會嚇死,台灣這麼多的外匯存底原來不是好事,而這些利息收入與國外資產的收益率高低最有關係。
央行幾乎九成的收入來源都是利息,而支出的部分,幾乎都是來自於定存單的利息支出,這是央行使用定存單所必須付出的錢,這一點請參考央行可使用的調整資金的工具。
有兩個因素會影響定存單:
第一個是量。
第二個是利率。
那怎樣才能減少央行的支出呢?聰明的你就知道了,減少定存單的量與利率,央行就能賺更多錢了。
但是話鋒一轉,央行這幾年來,改變了他支出的大項,轉變成提撥匯兌損失,為什麼會這樣呢?聰明的你也一定想到了。
總共剛剛講完,我們可以發現,央行可控制匯率利率,然後又有:
1.外匯存底
2.國外利率
3.定存單量
4.定存單利率
5.新台幣匯率
竟然有四項是央行可以控制,除了國外利率是FED在控制,其他都是央行在控制。
央行佔歲入12%,等於政府的一成的歲入都是要靠央行,你想想要把事情幹好的彭淮南,會以賺錢為目的維繫國家生存,還是讓央行保持平衡,讓央行不要賺那麼多,讓大家好過一點,當然是他的老大政府要賺多一點,以整體貨幣的發行量來看,只要貨幣發得越多,政府的債務就相對減輕。
那要賺多一點,要怎麼辦到呢:
1.提高外匯存底總量
2.定存單發行量不能多
3.定存單利率不能高
4.最後一項最經典──阻升新台幣(請參考M1b、M2,不多說,可悲拉)
央行賺錢的四樣條件,要提高外匯存底,就要放更多新台幣出來買匯,定存單一直砍,表示央行根本不買新台幣做公開市場操作,放任熱錢亂竄。
央行的政策讓你我越過越窮
彭這種利率匯率政策,就是在幫國家賺大錢,相對剝奪你我的購買力。
這就是蔣碩傑說的五鬼搬運,事實上這二十年來,台灣人的苦日子,一點一滴的都被央行用實質負利率和被低估的新台幣以及釋放過多的貨幣,導致房地產和物價持續大漲。
卻因為利息越走越低,匯價又無法合理反應,最後就讓房地產貴成這個樣子,加上錯誤的財政政策導致更嚴重的後果。
而全民卻還把這麼離譜的歲入當成是一種光榮,實在是很可悲。教大家怎麼看一個央行總裁做的好不好。從人民的角度看,你希望利息越高越好對吧?
但利息也不能太高,因為會影響廠商投資的意願,造成失業和投資不佳,所以通常在CPI(評估物價的指標)年增升破2%央行就應該升息抑制通膨,當人民存在銀行的利息變多就能抵抗通膨(物價上漲)的壓力,但是就會造成房地產下跌,以及房貸壓力上漲。
過度高估的金融資產就會下跌,例如不賺錢的股票或者是太貴的房地產,所以你現在看到的定存利息叫做名目利率,而名目利率-CPI就通常等於實質利率,
就表示你的存在銀行的錢可以對抗通膨的程度。
假設是現在利率是1,CPI也是1,那就1-1=0,表示從各種數據來平均你存在銀行的錢足以抵抗通膨。雖然不能讓你賺錢,但至少物價上漲不會影響到你的資產。
但是台灣目前是1.多 – 2 = -0.X,這樣的狀況表示你存在銀行的錢,基本上就是被物價吃掉,因為利息比物價還要少,所以就會讓你的資產一直貶值。你的錢一直再貶值,造成你怎麼賺都賺不贏物價。
所以才會近幾年興起什麼定存股,就是希望用股票的殖利率超過4%甚至5%來打敗通膨,但這種負實質利率就讓房價跌不下來,讓貨幣一直侵蝕台灣所有人的資產。
在蔣碩傑之前的文章,就稱為這種方式叫做五鬼搬運,不知不覺搬空了你銀行戶頭的錢,你卻不知道。
而始作俑者央行卻得到這麼多的讚美,實在令人感嘆台灣媒體與民智之未開的狀況,令人嘆息!
延伸閱讀
砍利率 + 壓匯率》央行救市出老招,將是全球金融災難的開始
12A 總裁挨批,央行暴氣了!33 頁報告 12 題 Q&A 強力回擊媒體報導
【今周刊回應央行】央行大動作回應,卻說不清楚的真相
脫離中國控制必從經濟著手,民進黨之友會首席顧問洪順五:如果自己做總統,一定開除彭淮南
(本文經原作者femlro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