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在你踏入職場的那一刻就簽了賣身契──先前新聞報導女大生過勞辭職,還被雇主索賠59萬。台灣社會總是愛說:「趁年輕多吃點苦,肯努力就會有回報」。抱歉,這全都是剝削年輕勞力的謊言,本文就借用日本知名作家的分析來看台灣年輕人的「貧困陷阱」。(責任編輯:蔡沛宇)

圖片來源:事件地平線

文/ 事件地平線

台中貴婦最愛的永采烘焙坊黑心實習事件,絕對不是個例,只是黑到翻掉被挖出來而已。

《下流老人》作者在《貧困世代》中討論年輕人陷入了貧困的陷阱,絕對不是因為「年輕人懶惰不努力」的理由,而是這個社會對於年輕人設下了許多陷阱,又主觀的認為年輕人是不需要協助的族群。

只要認真觀察,那些需要在學生時代犧牲學習、培養興趣、休閒時間出來工作的年輕人所身處的環境,就會察覺這社會充斥著對於年輕人的偏見,請讓我借用《貧困世代》作者的五點分析來討論一下:

1. 「只要工作就能獲得收入」的謊言,許多黑心的工作設下了陷阱以及罰款,只能從事基礎底層工作的年輕人被要求付出許多時間,越忙越貧困,從事基礎工作不會讓年輕人取得正常的薪水,以及獲得提昇工作技能的機會。

2. 「家人會幫忙」的謊言,政府或一般的媒體總是假設年輕人即使貧困,最後家人還是會出面幫忙,但在家庭人數銳減,以小家庭為主的時代,家庭成員之間互相扶助的機能早已逐漸消退。

許多年輕人的父母或祖父母光是應付自己的生活已經相當辛苦了,如果再把社會福利或社會保障應有的功能認為是家庭應該承擔,除了會壓垮本來就處於貧困的家庭外,就別再怪少子化為什麼無法解決了。

3. 「年輕人就該是健康耐操」的謊言各位知道台灣精神疾病患者發病年齡主要是十五歲到三十五歲,主要是有學業、工作或生活壓力的年齡嗎?特別是在職場承受超長工時、污染、冷漠的人際關係、生活不穩定的壓力,不管是身體或心理上的健康,都是忽略年輕人的需求,誤以為年輕人擁有強大的承受能力。

4. 「我們以前還要更辛苦」的謊言,在過去或許是物資匱乏的貧窮時代,但我們要認知到現在的年輕人面對的是毫無希望的未來,因為他們不會期待再遇到一次經濟起飛了。

面對有努力就有回報這種世代成長的成年人,不就是過於樂觀的設計了各種制度,以致於需要依靠年輕人來支付未來的沈重負擔嗎?各位知道年金的本質就是依靠年輕人來支付退休者的費用吧?享盡時代好處的人不要得了便宜又賣乖啊。

5. 「趁年輕的時後多努力,辛苦只是一陣子」的謊言,當然有些菁英或者慣老闆很喜歡努力至上說,但努力應該要分兩種,「有所回報的努力」以及「沒有回報的努力」。如果不先辨別這個謊言,就只是毫無責任感的指責年輕人的話術。

就拿這次貴婦烘焙坊的實習生來說,每天工作14小時,機械化完成生產流程的血汗實習,像這種聘用低薪或工讀生來完成的工作,大多都是不需要專門技術的簡單工作,無論付出多少努力,永遠領取最低薪資,每天重複相同的事情。

這種工作對於摧毀健康、成就感與自信心應該有很好的效果,喔對,雇主還可以順便巧立各種名目罰款以及扣苛休息時間,難不成要年輕人學的就是這種經營理念嗎?

我好像氣炸了,氣炸的人請分享,謝謝。

(本文經原作者事件地平線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