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在中國爆紅的APP「梨視頻」,靠收集用户上傳影音,大量發布即時「獨家」新聞短訊,卻因為踩到中共的紅線,報導了一則2月3日在天安門前發生的軍用車翻覆事件,而遭到官方大動作整頓,這個事件也反映出了中國拍客影音熱潮與中共新聞封鎖的較量,未來還會越演越烈。(責任編輯:蔡沛宇)
翻攝自中央社中國兩會兩週後登場,天安門前不容任何險情,然而一則拍客上傳的影音,3日披露天安門前翻車,發布的媒體平台「梨視頻」隔天即遭整改。中國拍客熱潮崛起,挑動中共敏感神經。
3日上午7時許,北京天安門金水橋前一輛吉普車四輪朝天,車身冒出濃濃白煙,引來民眾圍觀和拍照,現場武警立刻要求民眾離開。眼尖的中國網民從拍客上傳的影片發現,翻覆車輛為白色車牌的軍用車。
(以下為圍觀民眾所拍攝之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jSyZDw9e7g
金水橋2013年曾發生汽車恐怖攻擊,中國官方當時刪除網路上所有相關影片。因此,這次事件發生後,多數陸媒第一時間低調以對,惟獨「梨視頻」反應迅速,蒐集網路上的拍客影片,做了簡單的採訪後隨即發布。

打開「梨視頻」app,可以看到一個「24小時熱門拍客 地圖」。根據了解,「梨視頻」的全球拍客在2017年底 將從目前的4100人擴張至3萬人。圖片來源:中央社。
「拍客」泛指用各類相機、手機和數位設備拍攝圖文影像的人群。「梨視頻」在2016年11月成立,是中國第一個以短影音起家的訊息發布平台,旗下目前有4000多名拍客,「梨視頻」網站內容多由拍客提供。
為了「管控」這則拍客影音帶來的「風險」,中國官方在翻車事件當天發布消息指出,「國家博物館北側」發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輛「機動車」行駛中發生「側翻」,事故造成駕駛及一名騎車人受傷,均無生命危險。
從上述通報可以發現,中國官方對這起車禍的「掌握」,不管是事發地點、車種、翻覆情況等,都與拍客拍到的影片不一樣。不僅如此,「梨視頻」隔天就被北京市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等單位要求「全面整改」。
據「梨視頻」官網簡介,「梨視頻」由華人文化產業基金投資,在北京、上海設有辦公室和生產基地。華人文化是上海媒體大亨黎瑞剛旗下的公司;此外,「梨視頻」創辦人邱兵曾一手打造以報導時政見長的澎湃新聞。
「梨視頻」上線僅3個餘月,就有不少亮眼獨家表現,除天安門翻車事件外,在成立之初,一則標題為「心酸!為成全兒女幸福,老父親謊稱打工去流浪」的短影音更引來中共黨媒人民日報跟進,3天播放量破億。
則則「好新聞」的背後,遍布5大洲的拍客們功不可沒。打開「梨視頻」app,可以看到一個「24小時熱門拍客地圖」。根據了解,「梨視頻」的全球拍客在2017年底將從原本的4100人擴張至3萬人。
「梨視頻」目前每天大約有500則短影音的產出,且大多數是拍客上傳的一手內容。雖然是「素人」,但架上影片除各種生活趣聞外,也不乏具延展性的社會議題,如街頭女棄嬰、探討中國民眾吃穿山甲的炫富文化等。
「梨視頻」憑藉天安門翻車影片一夕爆紅,卻因官方關注,行事作風轉趨低調。「梨視頻」創辦人邱兵10日透過文章對外表示,「梨視頻」升級了,「從時政及突發新聞轉型為專注於年輕人的生活、思想、感情等」。
邱兵的話說得委婉,卻也讓人感受到所面臨的壓力。不少原先看好「梨視頻」大鳴大放的民眾擔憂,「梨視頻」被迫轉型,日後的道路恐滿布荊棘。然而,拍客燃起的這把新聞火就此打住了嗎?
根據了解,「梨視頻」只要採用一則短影音,就會給拍客人民幣500元(約新台幣2280元)的稿費,有拍客光靠稿費月收入就達9000元,接近中國藍領階級平均月薪的兩倍。對河南等內陸省市來說,這樣的報酬更顯誘人。
優渥的酬賞、拍攝工具越來越便捷,及流量越來越便宜的5G未來世代,拍客不再只是個名詞,而是生活直覺反射。「梨視頻」突圍的背後,潛藏的是一股大規模的拍客熱潮,與中共新聞封鎖的較量,預料還會再持續。
延伸閱讀:
新華社禁用語的笑話背後隱藏的事情──中國正將台灣推向更遠之處
絕不許使用「中華臺北、福爾摩沙」來稱呼台灣!中國新華社公布第一批媒體禁用詞
一篇對《羅輯思維》的吐槽文:在一個禁止宗教言論自由的國家,羅胖就是他們的信仰
【你沒發現的新白色恐怖】當臉書開始「下架」訊息,你的言論自由也不見了
25 年前的六月四號,台灣報紙怎麼報導天安門事件?「血在流、肉在飛、人在死」
(本文經合作夥伴中央社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特派專欄 拍客熱潮挑動中共敏感神經〉。首圖來源:中央社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