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台灣本土語言教育逐漸受重視,國小學童必須在台語、客家語及原住民語中選一種學習。然而,近日報載,有網友上傳朋友小孩的台語課本內容,課文滿滿都是羅馬拼音,回家作業是要將拼音翻成台語,讓他直呼「是要逼死誰?」。底下不少網友加油添醋,批評台語教拼音搞得太難、台語不須浪費時間在學校學、快死的語言不重要等等,本文作者用6個QA打臉這些不尊重本土文化的言論。(責任編輯:蔡沛宇)

文/ 活水來冊房

大家好,小弟藏書界竹野內豐,今天來帶領大家見證語言的死亡。

台語到三四十年前,還是台灣最多人使用的語言,今日有點衰弱想說補救一下,都被一堆人說這語言死了算了我們繼續關心一例一休陸客不來,咱們就知道這語言必死無疑。

我就參考〈國小台語課本全是羅馬拼音 大人喊苦:是要逼死誰?〉相關新聞連結底下一些留言和常見質疑,一一回應。

要先說明的是,我不懂客語和原住民語,因此不提這兩種本土語作例,但這兩種語言,存亡情勢只有比台語更危急。

Q:「閩南語本來就是地方性的語言(方言)….並無形之文字記載」、「台語本來就沒有文字了,硬要掰些字出來,這些人腦袋長蛆嗎?」

A:這種言論算是最沒常識的,至今還以為台語無字可寫。

隨便拿幾本文獻來看,我的老天鵝台語居然有字。

清朝的識字書《千金譜》,每個字都是台語: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ngtsinlam/photos/a.450982404989292.1073741836.435160173238182/756529281101268/?type=3&theater[/facebook]

昨天網路爆紅的「XX比雞腿」出處《臺灣俚諺集覽》: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ngtsinlam/posts/881649115255950:0[/facebook]

康熙字典,字字都可以用切音法求出台語讀音,誰說沒字?

Q:「我是會講台語的人,居然都看不懂?」「拿給我阿嬤看她也看不懂」

A:會講某種語言,與會寫、會讀文字,完全是兩回事。以學國語的經驗來講,三歲小孩用國語和人對答基本上沒問題,但你把他講過的話寫成字要他讀,他不見得認識。如果會講國語就自動會讀、會寫對應的字,那國小就不必寫六年的生字簿了。這不是漢語的特例而已,就算是拼音文字,照樣有文盲──假如他沒學過字母的話。所以,會講台語,不見得看到台文就自動會念,更不用提會寫了。

Q:為什麼要用羅馬字拼音?

A:拼音的問題很大,可以講很久。

有些讀傳統私塾的台語老師,堅持要用「十五音」來「切音」,說這樣音才會準。

如用傳統韻書切音法標音的字典: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ngtsinlam/photos/a.450982404989292.1073741836.435160173238182/887418581345670/?type=3&theater[/facebook]

有些人堅持說「用注音符號無法拼出準確的台語」。這是從注音符號修改而來的「方音符號」辭書: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ngtsinlam/photos/a.450982404989292.1073741836.435160173238182/452882851465914/?type=3&theater [/facebook]

我個人從小到大,從切音開始學,又學方音符號,再學羅馬字,我認為這些符號都是個工具而已,沒有用哪個符號拼音比較不準的問題。但是要說優缺點的話,各派標音符號優缺點如下:

切音:
優點:學會切音就可以順便學會讀康熙字典等古字典。
缺點:難學。現代學者少用。

日本假名:
優點:學會之後就可以順便學日文。
缺點:現代學者少用,而且會被罵皇民。

方音符號:
優點:從國語注音符號變化而來,小學畢業者基本上就會了大半符號。這也是今日國小台語課本字旁標音符號之一。
缺點:有些符號鍵盤和字型不支援,硬要塞進鍵盤的話會少許多按鍵,很不方便。方音符號繼承了注音符號在語言學上不是太科學、無法國際化的缺點。(但對使用者沒什麼差)

羅馬拼音:
優點:由歐洲傳教士創造,與世界極多文字相通(尤其歐陸國家,我曾經拿臺羅拼音給沒學過台語的德國、法國、克羅埃西亞人拼讀,發音很準),學會羅馬字,學國際音標、越南文、歐洲語都很方便。普通鍵盤可支援。百年來在台灣就留下大量台語羅馬字紀錄,語料龐大。

《十項管見》,台灣史上第一本社論專書:

缺點:有些字型不支援,但今日已經比過去好得多了,相信未來可以完全相容。至於有些人說羅馬字加撇來撇去很醜,文字美醜是見仁見智,外國人搞不好也覺得注音符號像蚯蚓扭動很醜咧,我怎麼沒聽說過台灣人嫌法文很醜?

綜合上述,從數位化、歷史脈絡、文獻累積來評比,羅馬字明顯勝出其他拼音法,這也是為什麼目前母語教學(包括客語、原住民語)都以羅馬字母拼音為主。

Q:台語在家裡學就好,何必在學校學?

A:如果承認台語是—或者差不多已經曾經是—我們台灣重要的國家語言之一,有什麼理由不在學校教呢?什麼?因為大家家裡都會講,所以不用教?不好意思,會講「台語在家裡教就好」的人,偏偏有很多就是自己在家不跟小孩講台語的人。

更現實的狀況就是:很多人在家裡根本不對下一代講台語,家長自己都不教了,那當然是學校只好幫你教啊!

鄭立有一篇好文〈被小學教育滅亡的愛爾蘭語〉,值得大家一讀:

有些人以為學校教育學英語,愛爾蘭語可以在家學而不會衰弱,結果證明他們錯了。有些人以為完全放棄愛爾蘭語,至少學英語就會被英格蘭人視為同胞,共享大英帝國的榮耀。

他們也錯了,別人只會在需要你出命出錢打仗時才當你同胞,有利益時?你只是一隻說古怪腔調鄉音英語的異形。

Q:「國語、英語現今世界上最通行的語言先學好再說;方言不須特別教自然就會了,不要浪費時間」

A:台灣人真的很可憐,完全沒有自己的格調,在台北街頭閒晃,全英語的家庭比全母語家庭還多。

「越在地,越國際」這件事,台灣人應該是不信的吧?

外國人韋佳德就以語言學者的角度評論過台灣過度重視英語:

很多台灣人自小被洗腦講英文多重要,而活在自以為國際但其實封閉的環境之下被逼聽破破爛爛的英文。有百害而無一利。很多人問我我的外語怎麼這麼強?

答案簡單:因為我先學好自己的母語。我愛台灣,希望台灣可以愈來愈好,越來越國際。但若真的要國際的話,得先學習尊重自己的文化。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ruike85/photos/a.1482087922036077.1073741827.1482081335370069/1679266062318261/?type=3[/facebook]

Q:語言貴在能溝通就好,學拼音幹嘛?

A:現在國小學校教育,本土語課程分為閩南語、客語、原住民語,每個學生都可以自由選擇自己要學哪一種本土語。一星期只有一節課,基本上是象徵意義(呼籲大家重視)大於教育意義,所以基本上課程很寬鬆,不會有什麼考試。

至於拼音難嗎?據馬偕紀錄(印象沒錯的話),他教台灣原本目不識丁的村夫村婦羅馬字,幾個月內就可以讀和寫了。

教任何語言,都不可能跳過文字/拼音不教。家長因為小時候學校不教,看不懂是很正常的;但看不懂的人不能因此說太難,啊你就沒學啊當然太難!

根據我的經驗,如果有人好好教拼音,一個成人是可以在三四個小時內把基礎學完的。這樣算很難嗎?

照這講法,那學國語看電視學就好了,大家也不必去上學了!

最後結語。

查得到的幾個網路電子報,這篇報導底下的留言真的很令人心寒。

那已經不是不懂而已,最可怕的是仇視(教本土語都是意識形態搞的鬼)與無所謂(要死了的語言幹嘛學,外文好棒快去補習)。

世界上太多大人就是因為自己不懂,所以也不准別人懂。
本土語教育在國小實施大約十餘年,當年受過這些教育的孩子現在也變成大人了。

我希望這些年輕人能因為小時候能接受過這樣的教育經驗,對於本土語言—-我不期望你精通,但我期望你知道這是重要的、值得保存的。

最後,工商服務時間。

我在四月五日剛好有一場要分享台語文獻的演講。展覽書籍包括《千金譜》、《十項管見》、《增註雅俗通十五音》、《官音彙解》、《臺灣地誌及言語集》、《蔡培火日記》等十餘種,文獻之質與量據我自不量力斗膽揣測估計大約可能或許應該勉強稱得上稍稍有國家級文學館或圖書館的特展等級。歡迎大家來坐坐。

時間:4/5(三)19:30-21:30
地點:李江却台語文教基金會
(台北市萬華區中華路一段106號9樓/捷運西門站6號出口)
講題:紙製留音機——台語老文獻的故事
費用:免費

財團法人李江却台語文教基金會
https://www.facebook.com/lkktgb/

 

延伸閱讀:
【世界上最難語言】為什麼台語 40%的字都有兩種唸法?藏書達人為你解析有趣的台語發展史
【我講台語,我驕傲】同樣被殖民過的芬蘭努力保護語言文化,台灣人卻覺得講台語很「俗」
是誰讓台灣人覺得母語粗俗?這四本台語醫學書,揭露國民黨「國語政策」前的台語盛況
拼音字母寫成的台語日記,解碼 85 年前日本欺凌霧社原民的暴行惡狀
謝龍介意外提醒我們的事——台語是有深度的語言,但它卻慢慢走向死亡

 

(本文經原作者活水來冊房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首圖來源: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