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台灣人往往很介意自己的「口音」,但口音問題真的有這麼嚴重嗎?美籍英語老師畢靜翰認為不該拿口音酸別人,這不但給人壓力,更容易讓人失去學習語言的動力。他更鼓勵大家多說英文,因為英文沒有唯一的標準,誰都可能犯錯!而且沒有人的英文發音是完美的,千萬不要為了自己的口音彆扭一輩子喔。就像成龍口音很重卻能讓人聽懂,因為英文好不好重點絕對不是你的口音!
(責任編輯:林芮緹)

取自維基百科
很多人怕講英文,除了語法之外,我相信大部分的人最怕的就是自己的口音被別人笑。我也是!有人私下給個良性的建議是件很好的事情,不過我們不難發現,大部分的人都會用一種「非建設性」的態度批評別人的口音。不管是哪種語言,這種批評可以讓人失去學習語言的動力,也可以給人很大的壓力,甚至會讓他們不敢開口講話。
這樣實在是很糟糕捏!
任何的事情,如果要練好的話,就必得一直試試做你~目前無法做好~的事情,也就是說,要一直!一直!一直!失敗很久才能把某件事情做得很好。當然,發音也是這樣,所以我們要分清楚批評發音跟教發音。教發音是這樣,你不會,我來教你怎麼做,很具體的告訴你舌頭要怎麼動,也讓你練習十幾次,然後——你一定會忘記或說錯,但沒有關係,發音要慢慢來,就像跑步或打球一樣,在教練的輔導之下,要慢慢來!
批評發音是這樣:「喔!你身為(醫生,演員,律師,大學生,等等)為什麼發音這麼不準?你不要這樣發啦!來,聽我講PAIN,PEN很不一樣吧!不要再講錯了!」當然,也有很多時候,批評你的人只會笑,或說,你是不是很久沒有講(英文,台語,中文)?你知道你的發音聽起來怪怪的嗎?
這種傷人的話,我們就不要再說了吧!因為就像我剛剛說的,這樣非常沒有建設性,反而會傷害別人,再來因為……
沒有人的英文發音是完美的!包括我!還有Obama!還有your momma!(咦?!)
首先,英文沒有唯一的標準,而且每個人有時候會不小心講錯了,這不是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事情,美國人天天有這樣的口誤,你們也有的話很正常,不用想那麼多!
講外語的時候,當然就更容易這樣子啊,雖然媒體很喜歡塑造出很多「什麼語言都會而且講得很完美」的「人才」,基本上這種人不存在。有的人很會講兩種語言,但是基本上,多少都會有一些口音,三四種語言以上的話,口音應該算蠻重的吧,只是你不會講那個語言,所以你聽不出來。
講外語本來就會有口音,這是無法避免的事情,像是義大利人講英文的口音,本來就重得不得了,但又沒有人一直去批評他們:聽得懂就好!
當然,我們都應該努力要讓我們的發音更好,所以去具體了解怎麼發那些音,找專業語言學家的協助,都是好辦法,可是最重要的部分就是:你要一直繼續講錯下去。會有人批評你,會有人笑你,這些人,我們只好鼓起勇氣 Ignore(忽略),因為說外語的時候,我們都會有口音,批評你的人也有,只要有夠專業的人出現,他們也可以被笑——所以我們真的不應該這樣笑別人!
因為沒有人是乾淨的,也沒有人是完美的,唯一接近完美的那些人,他們……只會講一種語言!
所以不要為了你的口音感到慚愧,你的口音會陪伴你一輩子,慢慢地學習,慢慢地改進,也慢慢地習慣接受自己的聲音。
(本文經原作者John Barthelette(畢靜翰)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關於發音:我們可以不要那麼計較嗎?〉。)
延伸閱讀:
美籍老師 9 年觀察:美日德的壓力創造人才,台灣的「壞壓力」卻徹底摧毀個性
在台美國人的驚豔觀察:台灣基督教不僅有獨特台灣味,還衍生一個遠勝於西方教會的文化!
誰說國外不會戰南北,看看美國各州怎麼互相吐槽:別惹德州人,他們車上總有一把長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