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挑選這本書】
說到日本美學,多半會想到一種乾淨、簡單的設計感,不論是攝影建築等等都讓人著迷不已。許多東方藝術例如中國傳統藝術,大多華麗繁複、很少有「簡約」的特色,這種美學究竟是從什時候開始的、如何誕生的呢?
(責任編輯:林芮緹)
簡約是何時誕生的
「簡約」這個詞最近經常被使用。一般被用來表示舒暢潔淨的風格,或者是整理得很好的簡潔狀態,幾乎指的都是正面的描述。簡約生活(simple life)、簡約最好(simple is best)等等形容已經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被人以頭腦簡單來形容還沾沾自喜的人或許都是濫好人,但也總比老是頭腦混雜不清而容易自我糾結要好上很多。
不過,「簡約」這個詞彙、或者是概念到底是何時誕生的呢?也就是說,以「簡約」為中心思想的價值觀或者是美意識,究竟是什麼時候開始給予社會一般大眾固定的良好印象呢?在此我想大膽且直接地陳述我的觀點。我認為簡約的概念是在大約一百五十年前左右誕生的。至於我的根據為何?接下來便想闡述我的論點。
物品的創造在還沒開始複雜化之前,也就是說人類尚未思索出複雜的式樣與花紋以前,物品盡都是簡約的吧。比方說,石器時代的石器就幾乎全部採取單純的造型。以現在我們對物品的觀看方式來看這些石器,可以稱它們為「簡約」;不過,對石器時代的人們來說,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他們應該不會稱這些物品為簡約吧。
這乃是因為,之所以會出現「簡約」之概念,前提乃是有與其相對之「複雜」的存在。
早期的石器的確是採取一種比較單純的造型,但當事者絕對不是因著要表現「簡素」或「極簡」的風格,才採用如此的造型。在沒有能力製作複雜造型的情況下所產生的單純,與其說是簡約,倒不如說是未開化的,亦即原始、原生的。簡言之,簡約就是與複雜、冗長、過剩相對的概念。這樣想起來,簡約必是在漫長人類歷史的後期才登場的。
人類所製造出來的物品都是從原始走向複雜,而文化是從複雜起始。極端一點來說,現存的人類文化遺產都是複雜的。
比方說青銅器,中國的古王朝殷商的遺跡,即殷墟所出土的青銅器幾乎所有都具備了複雜的造型。以造型的順序來說,從簡單進化到複雜是合理的進程。然而若不計算殷商以前之更古王朝的話,我們幾乎無法見到簡約造型的青銅器。中國的青銅器,從此開端起便具備複雜的造型,並以精緻的花紋覆蓋在其表面之上,不但壺口以及把手部分的造型誇張,且以極細微的漩渦狀花紋佈滿了其表面。
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所謂「空」的豐富
我是在京都的「樂美術館」初次與長次郎的「樂茶碗」相遇,當時所受到的衝擊直到如今依舊深刻地印刻在腦海。我被黑色且渾圓的茶碗所散發出來的魅力所吸引,因而緊緊貼近展示台的玻璃櫃,所呼出的鼻息甚至使其蒙上了一層霧氣。
這個沒有光澤的凝縮之物寂靜無聲,彷彿吞噬了宇宙間所有的可能性與能量。假使代表膨脹、擴大的是宇宙,那麼若讓同一個宇宙給凝縮起來或許就會變成這個模樣。造型雖然簡潔,但並不能稱其為簡約,因為這是透過科學所無法達到的美,在此,有另一美意識棲息其中。
所謂簡約這個概念,乃是誕生於近代,以理性戰勝了象徵權力的複雜圖騰。關於此我已在前面段落做過論述。不過,位處日本文化之美意識最核心範圍的「簡樸」,並非與簡約循著相同道路而生。我前面已經提過「簡約」的概念約出現於一百五十年前,但回顧日本歷史,會發現在「簡約」出現的數百年之前,簡潔至極會讓人想要以「簡約」來稱呼它的造型在日本隨處可見,其典型便是長次郎的樂茶碗。
除此之外,還有被認為是今日和室的根源,即位於京都慈照寺(又稱為銀閣寺)足利義政的書房與茶室──「同仁齋」。以上所提,皆是在與複雜相對峙的簡潔中注入了力量,但其與簡約有著本質上的相異。簡言之就是「空」,完全地空無一物。
如此的簡潔並非是理性探求之下所得到的成果,也不是偶然的產物。而是將「什麼都沒有」這件事給有意圖地設定為目的。藉著空無一物之器皿的建立,「空(emptiness)」的概念就得以體現,進而吸引人群注意並產生向心力,此概念便能被有效運用。
如果日本的美意識是資源的話,便應該被積極地活用;除此之外,它是在什麼樣的經緯底下產生的?也是我們必須去理解的事。接下來我想從我自身的經驗出發,稍微談談「空」的誕生背景。
我是在京都的茶室拍攝廣告時初次與樂茶碗相遇。當時我們去了慈照寺東求堂的同仁齋、大德寺玉林院的蓑庵、武者小路千家的官休庵等等,都屬於國寶或是重要文化財等級的茶室。當我身處於這些空間之中,便感到流竄其中的美意識與做為一個設計師之我的意識,串連流通了起來,尤其是在足利義政安度晚年的東山慈照寺,也就是通稱銀閣寺東求堂的書院同仁齋,更大大喚醒了我的設計本能並讓我感到某種確信。……
BO精選活動
Δ 書展 2/8-2/13:
響應台北國際書展─青鳥書店:出版品的設計與台灣力Δ 講座2/11:台灣的設計思考談未來閱讀
主持人|張鐵志(文化評論家)─設計的力量
與談人|杜祖業(GQ雜誌總編輯)x
方序中(究方社創辦人) x
梁浩軒|(INCEPTION 啟藝創辦人)
地點|烏梅劇院(華山園區內,台北市中正區八德路一段一號)
報名方式|填寫報名表單,免費入場
(本文摘錄經「雄獅美術 」同意授權青鳥書店於 BuzzOrange 刊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推薦書名為《欲望的教育:美意識創造未來》。圖片來源:scarletgreen, CC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