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7/05/10更新】
奧地利「標準報」報導,台灣是全球企業外派員工認為佳的外派地點,感到滿意的比例高達到93%,榮登今年度榜首。
其中90%的接受問卷調查者表示台灣人友善熱情且好客,不過語言似乎是在台生活的唯一的障礙,但有3分之1的外派人士表示為了在日常生活的便利,學習語言是有必要的。64%在台工作的外國人希望能駐在台灣3年以上,甚至超過50%考慮長期居留台灣。
英國從2007年開始有所謂的「外派探索調查」(Expat Explorer Survey),根據媒體Telegraph 報導,這份調查在2014年針對居住在海外的外國人做了一份民調,想理解各國醫療服務現況,結果就出現以下這張圖。

圖片來源:擷取自Telegraph網站
該圖中的橫軸代表「醫療品質」,越往右代表品質越好,縱軸則是「民眾可負擔程度」,越往上代表看醫生價格越便宜。結果發現了嗎?和其他國家相比,台灣幾乎都快飛到表格外面了!這說明了,台灣的醫療CP值根本爆表,不僅品質好而且出奇便宜。
對民眾和外籍認識來說,在台灣看病是福氣,但對醫療人員來說可就不是這麼回事了。專門介紹醫美知識的「MedPartner 美的好朋友」粉絲團分析,這也是為什麼這些年許多醫生開始往新加坡、澳洲或美國這些國家移動。因為相較台灣,這些國家的醫療工作環境更好,而且台灣醫療人才根本世界頂級,其他國家當然搶著要。
在台灣當醫生吃力不討好,而且一般人也將醫生付出不成比例的勞動視為理所當然。例如上個月,一位搶救孕婦的醫生因為療程健保沒有補助而自掏腰包,還被媒體稱讚「有醫德」,鮮少人去思考這個事件背後隱藏的勞動問題。
MedPartner 美的好朋友也分析,其實不只醫界,台灣很多產業都有類似問題,例如台灣人平均購買力高卻低薪,代表經濟果實沒有平均分配到勞工身上。而如果要扭轉這個問題,我們應該要尊重彼此的專業,並且願意給專業更好的待遇。希望這張圖,能一棒打醒那些老是把醫生當服務業的奧客啊!
(本文提供合作對象轉載。首圖來源:Telegraph網站截圖)
本文相關資料來源:
MedPartner 美的好朋友
Telegraph:Taiwan tops the expat health care charts
—
延伸閱讀:
健保署冷血回應醫生救產婦,林靜儀打臉轟:台灣的重症醫師都在「賠錢做義工」!
台灣人為何總愛「白嫖」醫生?看診沒有「順便」,請你尊重我的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