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狂人川普當選美國總統後,有人擔心美國將撤出亞洲,放棄台灣。然而這篇報導卻完全顛覆了這樣的說法,並認為川普當選正是台美改善關係的契機。(責任編輯:黃筱雯)
作者/柴依雯
此次川普爆冷當選美國總統,其戲劇性可與1948年杜魯門當選無分軒輊。國內媒體批評國安與外交單位沒有做好評估,但事實是每個國家都預測錯誤,不是台灣所獨有。外交單位的問題是對於美國民情的不願理解,才會對川普超級疏忽。尤其台灣是全世界國家在美國設立最多館處(含夏威夷及關島,共13個),照講應比其他國家更有資源了解華府、紐約以及洛杉機以外的美國。但外交單位卻是拿美國的全國性民調數字作為分析憑據。
外交單位判斷失準的原因何在
幾乎每個在美台僑都會跟你說,只要開車出了大城市到鄉間,幾乎都會看到家家戶戶插支持川普的牌子在自家草坪上。美國不像台灣可以在外面亂貼候選人標語。因此在自家草坪上插牌,或是在車子保險桿上貼某位候選人的貼紙,就形同對外宣告我的政治意向。當川普被主流媒體一面倒攻擊,但在鄉間還是有這麼多的支持,就應知道川普的支持率有被低估的趨勢。對此就要做相應準備。而外交單位警覺性的缺乏,還可從當選晚上的作為看到。
如果對川普競選總部有經營,當選晚上就有人(駐紐約辦事處)把總統祝賀當選的親筆信直接送到當選人手中,並安排好蔡總統與川普本人的電話聯繫,與取得川普的回應。特別川普是爆冷當選,當時要與他或是重量級顧問見面也相對容易。但我們只看到蔡總統的祝賀信,沒有電話恭賀,以及川普陣營對祝賀信回應的訊息。美國對台灣如此重要,此次總統選舉結果又一定會出現政權輪替,因此與美國各陣營的全國競選總部,甚至在各州的競選總部,我方都應有聯繫與部署。但從這次外交部門的反應來看,明顯是沒有的。
這個要求一點都不過分。想想看蔡英文在當選晚上接了多少外國元首與政要的賀電、電話,而外國駐台單位又是如何親下各縣市觀察選情,進而得出民進黨可能有66席立委的神預測。我們在美13個館處的部署,是中國(6個)的兩倍有餘,難道首都以外的地方辦事處只會處理領務與僑務嗎?
美國會從亞洲撤退?人云亦云的弱智判斷
川普當選後台灣馬上出現一種言論,認為川普是孤立主義者,不要TPP,以及要從日韓撤軍等,以便把重心與資源放在美國經濟上,因此認為美國會撤出亞洲。這個說法更進一步,認為中國會填補美國勢力撤出亞洲的空缺,進而獨霸亞洲。所以台灣不僅在TPP押錯寶,還會面臨中國進一步的壓力云云。
但這些分析都是從敵對川普媒體與專家的分析所導出,沒注意到川普在競選過程所做的調整。10月川普陣營就派遣可能擔任國家安全顧問的佛林中將(Michael Flynn)到日本解釋這個議題。佛林中將表示川普認為日本應該負擔更多駐日美軍的費用,但沒想要撤軍的意圖。也說川普不贊同TPP,但認為應展開更多雙邊貿易談判與協定,認為美國會因此取得更好的交易。而像前眾議院議長金瑞契(Newt Gingrich)、賽森參議員(Jeff Session)等川普的重量級顧問,都支持美國對外貿易以及強化美國亞太同盟,所謂美國走向新孤立主義的說法是很奇怪的。你可以說川普的政策有不認同多邊主義的色彩,但不能逕自指控其為孤立主義。
美國在亞洲部署許久,不僅已有10萬駐軍,還計劃未來美國海外投射的軍力,六成要放在亞洲。這些政策並未被川普攻擊,而共和黨更有著長久支持亞太同盟的記錄,如果是因為對TPP的消極態度就認為美國要撤出亞洲,那麼五年前當美國沒宣布要加入TPP時,是否就表示美國當時不在亞洲呢?如果我們那時都不擔心,現在扯川普會撤出亞洲,不就是在捕風捉影,自己嚇自己嗎?
川普顧問都是親台派,棄台論從何而來?
當然川普言論引發的關切,不僅只有台灣,曾被川普點名的日、韓,以及沒被點名的盟邦澳大利亞,一定都會特別關注。鑒於川普的不確定性很高,台灣實與這些國家,並包括印度、越南、紐西蘭、新加坡、印尼等,都分享類似的關切。大家對如何面對川普時代一定傷透腦筋。除了台灣要積極與川普陣營強化關係並建立戰略信任感外,與分享台灣相同關切的亞太國家加強聯繫以進行彼此合作,也是很有必要的。由於大家都有類似關切,因此大家也會有尋求合作的動機,對台灣開拓與這些國家的關係來說,未嘗不是機會。
坊間與名嘴還有另一種奇怪的說法,說美國會撤出亞洲,因此美國會放棄台灣,棄台論會再起。
這個說法比美國會從日韓撤軍更離譜,起碼前者還是從川普口中說出的話。我們不僅沒聽過川普講要放棄台灣,事實上,川普除了把台、日、韓的對美貿易順差拿出來抱怨兩句外,沒再對台灣說什麼。而川普顧問與幕僚更都是親台派,這怎會帶出川普政府會放棄台灣的結論呢?
可能會接任國務卿的前眾院議長金瑞契,在1997年面見江澤民時就對他說美國毫無疑問會防衛台灣。可能會接任國防部長的賽森前參議員,不僅是台灣連線成員,過去也有多項支持友台提案的記錄。外界公認的川普外交幕僚納法爾(Peter Navarro)在1月與7月兩次寫文章攻擊歐巴馬政府的對台政策,認為美國不應該放任台灣自生自滅。自己還在7月來台實地了解台灣的需要。可能會進入白宮的葉望輝(Steve Yates)更與台灣各界交好,也是美國台灣同鄉會常邀請的演講對象,其今年協助起草的共和黨政綱更是有史以來對台灣最友善。
台美關係進入改革階段,揚棄一中政策可能性高
不僅這些人通通都是友台派,更重要的是,川普團隊看不到對中國友善的親中派。外界以為川普是生意人所以就一定會被中國買走,不去分析川普團隊的組成,棄台論再起的說法是站不住腳的。
川普在外交是一張白紙,固然是他沒經驗,但也是對既有結構打掉重練的機會。現在的美國對台政策是建立在1971年的基礎上,至今已經超過45年,比起39年歷史的冷戰還要久。如果是希拉蕊當選,雖然大家對她的團隊比較熟悉,雖然這個團隊不乏對台處境同情之士,可是他們都基本服膺1971年的一中政策框架。因此希拉蕊當選後,要改變這個框架的機會不大,頂多在幾個象徵的議題上會考慮給予台灣支持。
川普外交策士不少人對美國對台政策框架充滿不屑,認為有改變的必要。過去這些人被共和黨強調與中交往的現實主義主流派排斥,現在隨著川普入府,都可能會位居要津。因此有可能對美國對台政策的框架做出改變,甚至不能排斥徑行揚棄一中政策。畢竟在15年前,這些人一進入小布希政府就想這麼做,只是當時他們依然受制於老布希的老臣,以及反恐戰爭導致注意力困乏,所以只做到成功的將柯林頓「三不政策」消音。但當時包括共和黨眾院黨鞭狄雷(Thomas Delay)在內,有在公開場合提出要修改美國的「一中政策」,把北京嚇出一身冷汗。
傳統外交對美做法缺想像力,台美關係無法再維持現狀
「狂人」川普當選,對台美關係不一定不好,反而可能是改革契機。藉機調整過時的框架不是壞事。由於日本也在考慮要建立自己的台灣關係法,美國對一中政策的改變,也會給日本在相關的立法過程提供新的靈感。可能現在是把12年前「美中經濟安全委員會」建議美國調整「一中政策」的報告,拿出來再讀一次的時候了。
從英國脫歐、菲律賓杜特蒂當選、以及川普當選美國總統,可能大家會認為這個時代已進入瘋狂。但這也意味著既有典範無法適用,需要有新想法的時候了。雖然新想法是什麼大家不清楚,但過去的框架與假設肯定不適用。
特別是川普及其幕僚希望要改變現狀,但台灣還在告訴他們台灣希望維持現狀時,雙方無法聚焦導致機會喪失的後果就會很嚴重,產生的戰略不信任會很糟糕。我們在16年前就犯了以為小布希團隊會延續柯林頓政策的誤讀,等發現時,小布希政府已經開始轉向了。現在這個錯誤不能再犯。
蔡政府以不挑戰現狀向美國掛保證,但如遇上一個想要改變現狀的美國總統與團隊時,「維持現狀」還會合適嗎?
延伸閱讀
【美國大選分析】川普當選對我們的最大影響──東亞地區可能會陷入軍備競賽
【懶人包】5分鐘看懂川普選上如何影響世界,學者:就像台灣選出吳宗憲
【World War 川開打準備?】政治學者分析:若川普當選,可能要台灣買軍火
(本文經原作者信傳媒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報告蔡總統:對美關係不能再維持現狀,大變動的時代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