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唐鳳提出「遠距離上班」的要求,未料引起部分人強烈批評唐鳳是「耍特權」。遠距離上班早就不是新鮮事,這些人若不是跟不上時代,還停留在工作只有一種型態的思維;就是已經徹底被奴化。

(責任編輯:林芮緹)

33462087_399e039d43_z

Karl Bedingfield, CC Licensed

文/溫朗東

唐鳳每週兩日的遠距上班、張忠謀堅持一週待在辦公室不超過50小時,都不是甚麼工時縮短/打混偷懶,但確實牴觸了台灣有待進步的「生產器具文化」。

許多人相信,人必須要跟生產器具黏在一起,才能有生產力。這樣的觀點相當直觀:農夫耕田必須拿著鋤頭待在農地,工人的工作也離不開工廠。

就算講到白領工作,我們所能想像的生產器具,不外乎是辦公桌椅、日光燈、文具、電腦……所組成的名為「辦公室」的生產器具,好像人非得要黏在辦公桌前,腦袋才能運轉,心思才能放在工作上。

這種生產器具文化,暴露的是管理技術與工作文化,跟不上科技的變遷與產業型態的變動。就算是農業,遠端智慧化管理也越來越常見,更不用說一台手機一台筆電,就可以取代一個辦公室的位置。

甚麼「待在辦公桌前才算工作」,不過是管理階層缺乏能力的藉口,無法確切理解跟掌握每個人員的工作狀況,只好仰賴眼見為憑的形式––––大家黏在座位上,來讓自己心安,說服自己說大家都很認真、都有在做事。

人要與生產器具徹底脫鉤,自然是不可能的。器具太大難以移動(例如工廠的大型機組、考生的大量參考資料)、基於資安或是成本只能內部連線、必須親眼或是親手接觸才能進行的工作,要全部遠距化,既困難也沒必要。

但說到溝通開會非得在辦公場域相聚,可能真正的原因不在於遠端連線的困難,而是人的相聚會帶給招開會議者權力感:我有本事把你們都叫來。

當工作管理被經營者的權力慾望所取代,工作效率的提昇自然是不可能的。慾望無所不在的展現在打卡、安排辦公位置、出勤考核、冗長的會議……一旦慾望被稍稍滿足,經營者就陷入一種「我有盡好管理職務」的幻覺,犧牲的是每個工作者的自由。

自由除了讓工作者愉快之外,還有甚麼用呢?好像也很難證實。

但如果自由無用,張忠謀或是絕大部分的企業主,應該要每天早上八點開始把自己綁在座位上,除了吃飯跟上廁所不得離開,直到夜幕低垂才能回家……這必然是最有效率的企業經營方式。

很奇怪的是,老闆都覺得自己在任何地方都能工作,卻覺得員工非得在生產器具旁邊才有生產力。

這並不讓人意外:人會自制,牲畜不行。權力者往往覺得自己是人,員工都是牲畜,不管不行。

員工當然不是牲畜,但必要的時候,為了養家活口,只能忍耐扮演一下。

好了,你有了一堆聽話的牛雞狗豬,然後,你期望他們可以有「國際競爭力」,開拓嶄新技術與商業模式,為你帶來鉅額的獲利?

你不如把牛雞狗豬操累一點,工時拉長,薪水減少,有閒錢就去投資國外的公司、本地的房地產。

你事實上已經這樣做了。

唯一令人奇怪的是:牛雞狗豬演久了,還真的忘記自己是人了。


(本文經原作者溫朗東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

延伸閱讀::

  1. 美籍老師9年觀察:美日德的壓力創造人才,台灣的「壞壓力」卻徹底摧毀個性
  2. 【你好奴】華航罷工越演越烈,退休空姐溫情喊話:我一天可以工作16個小時以上假日無休!
  3. 【醫生罷工沒有錯】別因為奴性害死病人,過勞看診才是不負責任
  4. 【犧牲勞工顧自己形象】資方、工會、政府一丘之貉,要求台鐵員工不要中秋罷工
  5. 【台灣勞工真的不如中國勞工】台灣還在吵一例一休,中國早就規定假日加班費給三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