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挑選篇文章】

2016 年,行政院提議用「菸捐」補貼長照,這做法合理嗎?

臺灣吸菸者權益促進會理事長陳麒安認為,推動社會福利制度的稅收是應該的,但是豈有「總向中下階層的人徵稅」的道理?不論是年金或菸捐、菸稅,都是最好的例子——原來所謂的公平正義竟是年金慢慢改、菸稅趕快漲?(責任編輯:林芮緹)

15330908349_27f29637fd_z

文/臺灣吸菸者權益促進會理事長 陳麒安

為因應臺灣人口高齡化的問題,去年五月通過的「長期照顧服務法」將在明年五月正式實施。因此在政黨輪替後的民進黨政府,把本案視為重大的社會福利政策,行政院準備在立法院第九屆第二會期提出「長照十年2.0」版本的法案。

然而林全內閣卻仍以過去國民黨政府的思維,把提高菸捐菸稅當成了救命的萬靈丹,因此提出了兩者相加約25元的方案,並準備在行政院會通過後,再送到立法院進行審議。

儘管行政院對於最後調漲的數字表示還要再經過更精確的計算後才公佈,但從林全對外的說明:「不致於跟國際水準脫離太遠」。可以確定的是,菸價極可能在不久之後大漲。

本來,各種社會福利制度就是政府運用來實踐社會公平正義的政策工具,而用來推動各種社會福利制度的稅收,就是必要的支持基礎。但不論政府是如何執行稅收方式或是如何達成政策目的,都必須符合公平正義的基本原則。

林全院長應該說明的是,有哪個國際水準指出,明明應該對高所得者開徵的長照等社會福利政策稅捐,卻總是向弱勢的中低收入者伸手,還可以振振有辭地說,這樣是「以價制量」、是為了維護國民健康?

舉例來說,政府若拿全民繳的稅金,以社會福利政策為名義,對軍公教族群進行18%的優惠存款利息補貼,就不是公平正義;同樣地,政府若以推動社會福利政策為名義,對吸菸者另外伸手要錢,甚至稅上加捐地進行剝削,當然這也不是公平正義。

既然很明顯地兩者都不是公平正義,對於前者,新政府已著手進行年金改革,雖然幾次的會議開下來雙方爭執不休,但不管是推動改革者或被改革者至少還能夠「盍各言爾志」;對於後者,這項行政院正準備通過的菸捐菸稅調漲案,卻似乎沒有任何討論的空間。

難道臺灣再次政黨輪替的價值,對於所謂的公平正義就是年金改革可以慢慢來,菸捐菸稅就要快快漲?

雖然,這次要調漲的,以行政院帶風向的數字大約是25元。這個數字對於非吸菸者來說,它就只是一個數字而已,但對吸菸者來說,卻是被迫增加其日常生活的支出。

若將菸品價格分成以下三個區塊來分析,中低價位約70元的菸品,調漲的幅度約是35%;但若是低價菸品約50-60元的區間,調漲的幅度則高達41%-50%,是菸品漲價後影響最大的區塊;而若是中高價位在90-100元者,也有25%-27%的漲幅。

粗估未來調漲之後的價格,大致將使原本價格在不同區塊的消費者增加3-5成的支出。毫無疑問地,對於購買能力差的低價菸消費者來說,是影響最大的部份。

這也說明了為何近年來菸品價格數度調漲後,原本低價菸的消費者會轉往更為低價的「白牌菸」、走私菸等的理由。

政府對於任何民生物資的價格波動,都必須關注並適時加以協調,例如颱風過後蔬果價格的變化等,就屬於重大的民生議題,因為其可能引起的連鎖效應,將造成社會不安的因素,更何況現在是對菸品一下子就要調漲3-5成,其影響不能說是不大。

但探究其原因,菸品價格的調漲既不是因為通貨膨脹,也不是因為市場供需的因素,而是政府所主導的。從過去馬政府的油電雙漲政策所造成的不良效應為鑒,新政府應該更為審慎地推動相關政策措施,以免長照政策未上路卻先形成了另類的剝削。

不過,若是再深入探究菸品消費者的階級屬性與族群分布,可以發現大多數的吸菸者屬於中下階級,尤其是勞工,則其比例將更高;偏偏中下階級的勞工以綠色的選民居多,他們是臺灣的勞苦大眾,也是現在民進黨蔡英文政府的堅定支持者。

從上述菸品價格調漲後的影響分析,中下階級的低價菸品消費者承擔額外稅賦的比例更重。過去國民黨政府以提高菸捐菸稅來支應社會福利政策的論述,難道沒有以剝削並懲罰較為支持綠營的中下階級吸菸者為出發點的可能性嗎?

論者或謂政府在公共政策的制定與施行並不會特別牽涉到族群或其他政治因素,事實上,這種說法是在自欺欺人。過去國民黨政府所額外徵收的各項苛捐雜稅,其實都有其特殊的政治考量。

例如:國防捐、勞軍捐、娛樂捐,或是已廢除的屠宰稅、筵席稅,到現在一直還在喊著要漲價的「菸品健康福利捐」等都是如此。

這些稅或捐對於有權有勢的上等階級而言根本無關痛癢,但對一般升斗小民來說簡直形同剝削。但現在高唱公平正義的民進黨政府就是不願面對其中的階級與族群因素。

把這些苛捐雜稅對比長期以來國民黨政府對於軍公教族群的特別優遇,其討好並鞏固既有支持者的用意十分明顯。

可惜的是,過去國民黨執政時期討好其支持者似乎就是天經地義,但在民進黨執政時期,卻總是喜歡打自己的小孩給別人看。凡是支持者認為該進行的改革措施,不是以時機不宜為由擱置,就是擔心會激起族群對立而妥協。

過去陳水扁總統時代如此,現在的蔡英文總統也依舊。

在今年初蔡英文宣布當選時,要求支持者「謙卑、謙卑、再謙卑」,以及不會「整碗捧去」的宣示之後,支持者似乎也應有這個政府將無力進行大刀闊斧改革的心理準備。

問題是菸價的調漲絕非只是單純地要求吸菸者多付點錢而已,而是這項公共政策從制定的開始是在剝削並歧視特定族群。

只要參考長照相關法案的規劃與立法過程便可以清楚地知道,這項公共政策從一開始就鎖定了吸菸者,以提高菸捐來做為其財務的準備基礎,然後再由衛生單位及其外圍組織製造例如「必要之惡」、福國利民,或是諸如以價制量、使用者付費等相關論述來強化調高菸捐菸稅的正當性。

因此,請林全院長不必胡扯甚麼「國際水準」,要額外向吸菸者伸手要錢,就請明講!

 

(本文經投稿作者 臺灣吸菸者權益促進會 理事長 陳麒安 授權刊登,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年金改革慢慢來,菸捐菸稅快快漲?〉。意投稿者可寄至:[email protected],經編輯檯審核並評估合宜性後再行刊登。首圖來源:Florian Christoph, CC Licensed)

延伸閱讀:

【投稿】董氏基金會不要得了便宜還賣乖!邊拿菸捐補助,邊感嘆台灣人只在乎菸捐小金庫
【請說清楚菸捐捐去哪】菸捐已經累積 106 億沒花,這次又漲價是要把錢捐誰口袋?
【投票】柯文哲規定信義商圈10月起禁菸,網友大喊「德政」!你認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