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則壹週刊的採訪報導引起相當大的討論。大家想像到社會運動,可能都是窮學生、貧困年輕人,或是受不了現況的弱勢者,但其實公民運動的價值多元,也有一位護樹志工「張美惠」,從過去重視物質享受,到現在發現,原來這個社會還有其他需要大家關心、投入的議題。

11705773_978921508805926_7458995436055947635_o

從過去奢華生活到現在成為護樹志工的張美惠。圖片來源:台灣護樹聯盟。

張美惠認為自己從小到大都不是特別有正義感的人,在嘉義鄉下長大,後來進入金融圈,在香港私募基金公司工作。她回憶過去在金融業,有許多感觸。

做金融必須很現實,我們認識一個人就先scan(掃描)一下,講幾句話就知道他有多少財產、值不值得花時間在他身上。

張美惠舉例,

客戶都很有錢,有個客人家裡天花板鑲金,裝潢就花了一億,拖鞋一雙一萬元。天天接觸這樣的人,我也把美好的物質當成動力,例如想買一台賓士,就更努力工作。搭飛機最能感受階級差異,商務艙好爽,頭等艙更爽。

後來,張美惠嫁給一個醫師,生活依然過得相當優渥,每天購物、血拼,但有了昂貴的生活用品,還會想要用更昂貴的。持續地不滿足感,讓張美惠並不特別感到快樂。

就在兩年前,張美惠家對面的樹被建商砍掉,突然讓張美惠想起許多往事:

我想起小時候在鄉下,樹也是一棵棵不見:蓮霧樹、四十年的芒果樹…還有一棵我們很愛爬上去摘果子的西印度櫻桃木,都因為開發被砍了。每次樹被砍我都很難過,小時候沒玩具,大自然就是玩具,可是當時哪懂抗議,直到這次,一種深層的憤怒冒出來,我開始問人家怎麼抗議,最後發起護樹聯盟。

張美惠表示,因為投入台灣護樹聯盟,現在到市場還會有人認出他是護樹志工,而特別給她優惠。根據新新聞報導,張美惠積極的作風讓台中市政府也相當頭痛,更有人開玩笑說:「從來沒有看過這種,抗爭還會化妝化得水水水,掛耳環、戴GUCCI墨鏡,有時一身ARMANI裝扮,出門還有司機。」但張美惠在護樹運動上的投入不容小覷,根據她本人的估算,這兩三年她至少花七百萬協助創立護樹協會,許多市政府官員都對她的影響力畏懼三分。

近幾年來,公民運動聲浪越來越大,各式各樣的人為了不同的理由走上街頭。張美惠也是其中之一。無論如何,願意花心思參與公共議題,依然值得鼓勵,也是因為有不同的人以不同的方式參與社會運動,讓台灣社會有更多彩繽紛的價值。

相關資料
新新聞:【政治事】讓林佳龍頭很痛的護樹貴婦
壹週刊:一個貴婦的告白:慾望是...無底洞
台灣護樹團體聯盟粉絲頁

延伸閱讀>>
一場風災的警示》法國人種樹、越南人護樹,台灣人棄樹?
可怕的不是天災,而是偽天災!台灣行道樹的委屈滴佳
先砍森林再種樹、讀經政策又打自己臉:林佳龍市長你怎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