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一例一休爭議紛紛擾擾,隨著上週民進黨在臨時會想要闖關社福衛環委員會沒有通過,目前仍然繼續討論關於台灣工時與假日的問題。當然,面對台灣勞工是不是真的假放太多,工總老闆又開始呼籲出走,警告政府不要降低台灣競爭力。但回到台灣國際競爭力排名,這幾年到底如何變化?

事實上,隨著台灣不尊重專業、動輒加班過勞的情況下,許多專業人才外流。企業人才的「賣命邏輯」,使得有條件離開的年輕人即便不捨,全部都選擇到國外就業,護士就是最好的例子。看似草莓族,其實是被剝削徹底的「洋蔥族」,但層層被撥空的不只是年輕人,還有台灣的未來。(責任編輯:黃佳玉)

C1469171271141

Photo Credit:Shutterstock

文/Inyo Chen

長期以來,台灣勞工時數,排名全球第四高,高達每年 2,141 小時,比 OECD 年平均工時 1,770 小時,多了 371 小時(約 46 天),如今二例與一例一休不意外的成為立院上演的八點檔,在立院裡不僅人民的權益被拋到曝光率與選票的後面,連台灣在國際上的競爭力都已經連談都不談了。

在 2004 年 5 月,台灣景氣燈號紅,台灣在 WEF 全球成長競爭力排名第 4 名,亞洲第一高;2010 年 1 月-4 月景氣燈號紅,台灣在 IMD 全球競爭力排名第 8。但如今,景氣的低迷,全台人民感受的到,2016 年台灣在 IMD 的排名落在第 14 名,WEF 則是第 15 名,這十年的衰退,只能說慘不忍睹。

景氣與競爭力有相對的連帶關係,但這樣的景氣,要怎麼挽回,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曾說過,要提升競爭力與轉型。

永久提升競爭力,與員工息息相關,而員工要保有競爭力,又與對該工作的熱忱與續航力有千絲萬縷的關係,但繼「草莓族」的標籤之後,新世代的年輕人在如今,卻變成了名副其實的洋蔥族。

所謂「洋蔥族」,正如其名,就是現代年輕人一層一層被剝削:薪資最有感,再來是物價以及房價。養活自己都是疑慮,想存錢?難如登天。但問題來了,當年輕人受不了剝削想要離開,周遭的長輩可能就會懷疑你是草莓族,導致工時與金錢的剝削與內心的掙扎只能無限的循環,無法解開,不只金錢與休息時間被剝削,還有被命令加班也是理所當然,公司朝夕令改是理所當然,就連加班拿不到錢都變成潛規則,這一切就好像在說,為公司賣命是理所當然的。

這一切的「理所當然」,在華航罷工事件後被拿出來檢視,不只華航,我想也是各行各業勞工的心聲,在媒體擴大報導後,更成為立院做秀的主題,看著電視新聞、網路新聞接踵而來的資訊,一例一休到底是什麼,成為每個人心中的疑問,我也是看了大家超推的劉傑中影片才知道是什麼(短短幾分鐘就解說清楚,超強)。

簡單來說,一例一休,就是一天是例假日,一天是休息日,那這兩個又有什麼差別?例假,就是法律規定,老闆非讓你休不可,就好像有很多公司規定,你一周只能上六天班,不能超過七天;休息日就是老闆可以叫你出勤加班,等於用錢買假,也就是有彈性調度的空間。

乍聽之下,有些民眾反而會支持一例一休,認為兩例的人力調度空間太狹窄。但不要忘了,不管一例一休、兩例還是國定假日幾天,我們台灣超時工作的狀況始終沒有改變。

這些時數就在政客與資方的操弄下,人民傻傻地掉入了政策漩渦,勞資的戰爭在華航罷工事件下看似勞工贏了,但在台灣整體的勞工環境中,勞工未曾贏過。

那麼,台灣的勞工環境到底出了什麼問題?簡單的說,就是會被灌輸兩點觀念。第一:你不賣命,老闆不會重用你,他會懷疑你是草莓族;第二:你賣命,才會有競爭力。這是兩個很恐怖的觀念,現代年輕人害怕被說草莓族,害怕被說沒有競爭力,只能瘋狂賣命,因為有一個很嚴重的迷思,就是「你不為公司賣命,就是不努力、不積極、沒有企圖心」,因此就只能每天操死自己,在年復一年的工時過長環境下工作,對該產業以熱情來支撐創造力與生產力的情況下,逐漸被消耗殆盡。

接下來,在台灣勞工環境工時長、操死自己的無限循環下,受不了的人就出走台灣,這就是造成「台灣不是沒人才,是台灣人才都被挖走了」的原因之一;留下來的人則在這樣的循環中,在工作上的生產力與創造力漸漸磨光後,許多人於是抱持得過且過的心態。

從華航罷工事件就可以看出來,台灣人普遍有一種想法:「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不喜歡這間公司,那就去別間公司,不喜歡台灣,那就別留在台灣,要繼續待的話,就別幹出一些不符合「內規」的事情。這心態導致台灣勞工環境就在這樣的黑洞中被吸到不知要往何處去,因此年輕世代的迷惘,並非全指「不知未來要幹嘛」,而是「看不到自己在台灣的未來」。

台灣人才外流,就是導致競爭力低落的原因之一,所以才會有那麼多人擔心「台勞」恐怕成為未來台灣的代名詞。那麼,如何改變現狀?

賈伯斯曾說:「人才的質量比數量重要。」許多歐美企業把「人力」當成「創造力」,在企業內建立一個激發熱情、良性競爭的環境。因為「熱情」和「成就感」相輔相成,這兩點字和「人」密不可分,也就是所謂的自我認同與個人價值。

所以,影響競爭力的根本就不是假太多,而是企業對員工的態度,這態度的好壞,支撐著勞工對產業的「熱愛、使命感、成就感」,企業要顧的不只是「公司產品」對外的競爭力,更重要的是來自於「員工熱忱」對內的創造力,所謂不只科技來自於人性,所有產業都是這樣。

(本文經合作夥伴換日線授權轉載,並同意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草莓族」變「洋蔥族」──台灣競爭力流失,真是因為假太多?〉。)

延伸閱讀>>
【少女是一種病】2年換20個工作,缺乏找工作勇氣的「永恆少女」暴增兩成!
日本和台灣年輕人共同面臨的考驗:瘋狂工作也擺脫不了貧窮的「窮忙族」
大學即將畢業,我為何對年薪百萬、外派台幹的工作說不?

◎ BuzzOrange 正在招募 網路廣告業務經理 / AE!

如果你具一年以上網路廣告業務經驗,對開創媒體新商業模式超有興趣與想法

歡迎你提供履歷自傳寄至 [email protected]

來信主旨請寫明:【應徵】網路廣告業務經理 / A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