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官媒新華社旗下《國際先驅導報》前天刊文,海峽兩岸關係協會理事,同時也是軍事科學院外軍研究部部長的王衛星,撰寫一篇名為〈起底蔡英文〉的文章。
- 王衛星說了什麼?
這篇〈起底蔡英文〉的文章,以強烈的措辭介紹「台灣的領導」蔡英文,最一開始他是這麼說的:
2016 年 5 月 20 日,在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中获胜的蔡英文,即将成为首位女性最高领导人。她是一个在变态的台湾社会与政治生态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复杂人。
也許台灣社會與政治環境確實不能說太好,但被中國說「變態」,內心還是有點複雜…
這篇文章接著討論蔡英文的政治經歷,說明蔡英文從大學教授到扁政府時期皆擔任重要文官角色,也表示從李登輝到陳水扁,蔡英文可能走向一種「蔡氏台獨」。但「蔡氏台獨」是台灣什麼樣的政治環境與對中關係而致呢?顯然這位評論者並不從國際情勢與貿易結構的角度思考,他指出蔡英文「蔡父的親日親綠情结深厚」、「身處多房妻室合成的家庭、精英与草莽混雜的政黨、國家認同衝突的社会」,是造成蔡英文性格與從政風格的理由。同時,也是被大力譴責的這段:
从人性的角度分析,作为单身女政客,她没有爱的情感拖累,没有“家”的掣肘,没有子女的牵挂,在政治上的行事风格与行事策略,往往偏向情感化、个性化、极端化发展,政治权术上则在战略方向上考量少,战术细节上考量多,短期目标所示到极致,长期目标则较少顾及。
批蔡英文的單身狀態影響其行事風格,指「單身或導致蔡英文政治風格偏向極端化、戰略考量少、較不顧及長期目標」。這位評論者對於台灣總統在兩岸政策的評價,完全缺少國家層級的視野,也無對台灣社會在歷史發展上細緻的分析,光是從家庭因素、感情狀態,就隔空抓藥,鐵口直斷,好像蔡英文不過是個受父親影響的嬌嬌女。
圖片:都已經當總統了還要被爸爸綁住,又被關切感情,蔡英文應該很無奈。/來源:中時電子報
後續,該評論者也指出,蔡英文曾有「暴力小英」的稱號,並把過去台灣幾場重大的社會運動,如太陽花學運、反課綱,都指控為是蔡英文所策劃。
蔡在自述中说,“在跟群众握手的过程中,政治人物会感受到群众的热情,肾上腺素会改变。真的!当你上台演讲时,会更有自信,因为你会感受到台下有人在听,是热情的,是真的关心你!”“我真是竭尽力气,使出看家本领来炒热场子。”她惯用问答式的演讲风格,先问一个问题,然后问台下:“好不好?”让民众回答“好”,以此掀起煽动民意。她深谙并利用了民进党“打打杀杀”的街头“台独”路线,策划和组织了许多起街头暴力活动。
台灣選舉中,不分藍綠,政治人物通常會用以炒熱場子,呼口號與台下互動的氣氛,也成為該評論者攻擊蔡英文的梗,也是挺令人啞口無言的。
- 遭控性別歧視 日前該評論已下架
此文雖已下架仍引發各方批評,多家外媒也報導,指中國官員的批評「性別歧視」。
根據蘋果日報整理,美國《大西洋》雜誌以「性別歧視」入標,指出王衛星的文章可能象徵中國與台灣新政府的關係更為緊張。《華爾街日報》引述中國微博網友批評「北韓就是這樣批評(南韓總統)朴槿惠的」、「單身女性不能當總統,再婚老男人就能當主席?」指涉曾離婚又再婚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
同時,《紐約時報》認為,中國想要促進台灣統一,但這次的評論實在是一個嚴重的公關失誤。《華盛頓郵報》記者則批評,這篇評論文章顯現出中國的兩岸專家對於問題認識淺薄,性別歧視的角度無助於讓兩岸認識蔡英文未來的政策走向。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則分析,在毛澤東統治時期,中國女性曾「撐起半邊天」,但現在中國女性卻面臨比數十年前嚴重的歧視。中國 300 大企業中,女性董事佔比不到 1 成,去年中共官媒《人民日報》還將報導兩會的美女記者做成「有腦美女」圖輯;去年央視春晚更嘲笑過重與未婚女性。報導引述廣州中山大學學者郭巍青的說法,指中國越來越多女性不滿社會加諸的性別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