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台灣基層護理產業工會
「職場壓力誰沒有啊?是她自己抗壓性太低當然被淘汰啊!」
「訓練期短、違約金,到哪間醫院都一樣吧!當然要趕快學、趕快適應環境啊!這都忍不了,怎麼有辦法做護理工作?」
許多人聽到這類事件時,是這麼想的。基護工會為此製作陳怡君懶人包,還原事發現場,希望你能看見勞動職場發生了什麼,更因此了解這是體制結構的問題,體制不改變,就會再有下一個陳怡君!
陳怡君因職場因素罹患憂鬱症而自殺,歷經工會三年的努力,已經獲得勞動部認定為職災死亡,這是醫療產業第一例自殺獲得職災認定,同時代表護理工作常見的「訓練期短促、違約金」勞動問題,雇主雖沒明確違法,卻足以使勞工發生職業危險,而國家有責任帶頭改善!雇主不能只有賺錢,更有義務為勞工打造友善的職場環境,不只護理人員,而是每位勞工都應該有合理訓練期,反對違約金。
活動訊息:
5/12(四)上午 10:00
基護公會將於衛福部門口爭取護理師的勞動權,以及病患的照護權。敬請到場響應!
(本文由台灣基層護理產業工會授權轉載。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