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年,聯合國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在與會國 69:67 的表決結果下,認可了牛肉、豬肉的瘦肉精成分─萊克多巴胺─的殘留標準。因此,在國際共識的支持下,瘦肉精美牛便藉著國民黨在立法院的人數優勢下開放進口。但由於民進黨團強烈要求「牛豬分離排除內臟」,把美國豬肉進口給擋了下來。甚至有立委直接嗆聲,表示一旦馬政府企圖開放美豬,民進黨團將全面開戰。過去這麼明確要擋下美國豬肉的民進黨,上任後的執政方向卻是 180 度轉向。難道是換了位置就換了腦袋

  • 我們有能耐不接受美豬嗎?

昨 (21) 天準農委會主委曹啟鴻接受聯合報專訪,無奈地說台灣是個外銷導向的國家,「我們有那種能耐完全不接受 (美豬) 嗎?」。他坦白說,在全球化趨勢下,我們不可能永遠關起門,所以雖然是否開放並非農委會可以主導,但「應該是這個方向」。中華民國養豬協會祕書長張生金認為,養豬農已經體認到為了國家利益勢必會開放美豬,只擔心政府有沒有準備好配套措施。但養豬協會前理事長潘連周則是氣憤地指出,開放美豬就是犧牲農民生計國民健康

對於曹啟鴻的發言,行政院長張善政則回應,我們之所以不希望瘦肉精美豬進口,是因為台灣人吃豬肉比吃牛肉還要多,更容易有藥物殘留。更表明像曹啟鴻這種意識形態主導並凌駕專業的人,他是不會尊重的。

  • 重點是,美豬為我們換來什麼?

區域整合已經成為全球經濟的趨勢,台灣如果拒絕面對的話就等著被孤立。我們現在的選項就只有加入東協 +3 或是美國主導的 TPP。但是東協 +3 一直有中國在刻意阻撓,除非我們低頭接受九二共識 (甚至是一個中國),否則根本不可能加入。因此,我們也只能尋求美國老大哥的幫助,試圖加入 TPP。只是,弱國無外交,在有求於人的狀況下台灣得要付出代價才能讓美國點頭。所以開放進口美國牛肉就是代價之一,現在則是輪到美國豬肉了。

弱國無外交,台灣夾在中美之間尋求生存,勢必要上繳一些保護費。那麼,重點是我們付出了代價能換到些什麼?民進黨若是未戰先降,一味地向全球化低頭,而無法說明從美豬開放中台灣能獲得什麼利益以及如何對豬農補償的話,這樣的政策轉向將是他們在上任前給自己的最大巴掌。

(首圖來源:Bexx Brown-Spinelli,CC Licensed。)

[socialpoll id=”2353314″]

延伸閱讀:

【太陽花紀念特刊】吳聰敏:台灣貿易困境與對策

要擺脫對中國的依賴,我們只能加入美國的 TPP 。但‧‧‧這是陷阱還是轉機?

全球經濟發展停滯不前,我們與其等 TPP 來救,不如先從貿易便捷化開始穩住出口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