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國界記者組織(Reporters Sans Frontières,RSF)20 日公布了一份新聞自由度指數(2016 World Press Freedom Index),結果顯示,台灣 180 個國家和地區之間得到第 51 名,與去年相同,並且超越日本、韓國,為亞洲新聞最自由的地方,另一方面中國則是倒數第 5 名。
這份新聞自由指數是從 2002 年開始調查統計,評量標準包括媒體多元性、獨立性、營運環境、自我審查、透明度等等,而今年調查結果顯示,全球地區國家的新聞自由度都出現令人憂心的倒退狀況。
台灣雖然名次持平,成為亞洲之冠,但 RSF 也指出,台灣新聞自由也遭遇了中國日益上升的經濟和政治壓力,一些民營媒體的言論出現大幅變化,傾倒向共產黨的立場,另外,台灣官員甚至會直接干預國營媒體的編輯政策,危及新聞工作的獨立性。
中國拿了個倒數第 5 名,或許不太令人意外。前幾天習近平才呼籲官員要對廣大網民「多點包容和耐心」,但外媒發現中國網民對這則新聞異常冷淡,根本不當一回事。不論是新華還是騰訊,這則新聞底下完全沒有網民回應,而到了 20 號上午,1500 條回應裡面幾乎都是支持讚許,不排除又是一群「五毛」的進攻。有中國人寫到,中國政府只是嘴上歡迎言論自由,但心底根本不是那一回事。時事評論家也認為,這看出中國人基本上對官方說法不信任。
至於亞洲其他國家,香港 69 名,集權色彩濃厚的新加坡 154 名,日本、韓國則都衰退嚴重,韓國退步 10 名,拿到第 70 名,日本則從 61 名跌到 72 名。
RSF 批評,日本實施《特定秘密保護法》之後,新聞報導正在萎縮,媒體獨立性面對嚴重威脅。赴日本調查言論自由現況的報告員凱伊(David Kaye)指出,「特定秘密」定義模糊不清,應該要修改。另外,凱伊也批評日本政府以《放送法》(廣播法)為武器對電視台施壓,如果廣播電視台被認為「多次發布缺乏政治公平性報導」,就會遭勒令停播。
以全球角度來看,歐洲仍是新聞最自由的地方,特別是北歐,只有冰島不在前十名。值得注意的是,非洲總體評價首次超越美洲,因為美洲對記者的暴力事件正在增加。RSF 指出,獨立媒體受到各種意識形態──尤其是宗教意識型態──以及大型國家宣傳機器威脅,越來越難生存,各國法律和司法機構也助紂為虐,以「侮辱國家領導人」、「褻瀆」、「支持恐怖主義」等罪名迫害新聞記者。
例如土耳其(151 名)、埃及(159 名)等國家集權傾向日益明顯,而內戰經年的葉門(170 名)更是全國陷入動亂,新聞工作者人身安全朝不保夕。
政府對於國營媒體的管控日益嚴格,連波蘭(47 名)之類的歐洲國家都不例外。利比亞(164 名)、蒲隆地(156 名)等國安全情勢不斷惡化,內戰經年的葉門(170 名)更是全國陷入動亂,新聞工作者的人身安全朝不保夕。
敬陪末座的倒數 10 名國家依序是:古巴、吉布地、寮國、蘇丹、越南、中國、敘利亞、土庫曼、北韓、厄利垂亞。
完整名單如下:
1-10
芬蘭(歐)
荷蘭(歐)
挪威(歐)
丹麥(歐)
紐西蘭(大洋)
哥斯大黎加(中南美)
瑞士(歐)
瑞典(歐)
愛爾蘭(歐)
牙買加(中南美)11-20
奧地利(歐)
斯洛伐克(歐)
比利時(歐)
愛沙尼亞(歐)
盧森堡(歐)
德國(歐)
奈米比亞(非)
加拿大(北美)
冰島(歐)
烏拉圭(中南美)21-30
捷克(歐)
蘇里南(中南美)
葡萄牙(歐)
拉脫維亞(歐)
澳大利亞(大洋)
迦納(非)
薩摩亞(大洋)31-40
智利(中南美)
維德角(非)
西班牙(歐)
立陶宛(歐)
貝里斯(中南美)
東加(大洋)
英國(歐)
南非共和國(非)
斯洛維尼亞(歐)41-50
美國(北美)
布吉納法索(非)
波扎那(非)
千里達及托巴哥共和國(中南美)
法國(歐)
馬爾他(歐)
波蘭(歐)
茅利塔尼亞(非)
羅馬尼亞(歐)
葛摩(非)51-60
台灣(亞)
尼日(非)
海地(北美)
阿根廷(中南美)
巴布亞紐幾內亞(大洋)
馬達加斯加(非)
蓋亞那(中南美)
薩爾瓦多(中南美)
塞爾維亞(歐)
蒙古(亞)61-70
模里西斯(非)
多明尼加(北美)
克羅埃西亞(歐)
喬治亞(歐/亞)
塞內加爾(非)
馬拉威(非)
匈牙利(歐)
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歐)
香港(亞)
南韓(亞)71-80
坦尚尼亞(非)
日本(亞)
賴索托(非)
亞美尼亞(歐)
尼加拉瓜(中南美)
摩爾瓦多(歐)
義大利(歐)
貝南(非)
幾內亞比索(非)81-90
塞普勒斯(歐)
阿爾巴尼亞(歐)
獅子山共和國(非)
秘魯(中南美)
吉爾吉斯(亞)
象牙海岸(非)
莫三比克
多哥(非)
希臘(歐)91-100
巴拿馬(中南美)
賴比瑞亞(非)
不丹(亞)
肯亞(非)
突尼西亞(非)
玻利維亞(中南美)
黎巴嫩(亞)
東帝汶(亞)
加彭(非)101-110
以色列(亞)
烏干達(非)
科威特(亞)
巴西(中南美)
尼泊爾(亞)
蒙特內哥羅(歐)
烏克蘭(歐)
幾內亞(非)
厄瓜多(中南美)
中非共和國(非)111-120
巴拉圭(中南美)
保加利亞(歐)
尚比亞(非)
剛果共和國(非)
奈及利亞(非)
卡達(亞)
馬其頓共和國(歐)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亞)
阿富汗(亞)121-130
瓜地馬拉(中南美)
馬利共和國(非)
安哥拉(非)
辛巴威(非)
阿曼(亞)
喀麥隆(非)
查德(非)
柬埔寨(亞)
阿爾及利亞(非)
印尼(亞)131-140
摩洛哥(非)
巴勒斯坦(亞)
印度(亞)
哥倫比亞(中南美)
約旦(亞)
泰國(亞)
宏都拉斯(中南美)
菲律賓(亞)
委內瑞拉(中南美)
南蘇丹(非)141-150
斯里蘭卡(亞)
衣索比亞(非)
緬甸(亞)
孟加拉(亞)
甘比亞(非)
馬來西亞(亞)
巴基斯坦(亞)
俄羅斯(亞/歐)
墨西哥(北美)
塔吉克(亞)151-160
土耳其(亞/歐)
剛果民主共和國(非)
史瓦濟蘭(非)
新加坡(亞)
汶萊(亞)
蒲隆地(非)
白俄羅斯(歐)
伊拉克(亞)
埃及(非)
哈薩克(亞/歐)161-170
盧安達(非)
巴林(亞)
亞賽拜然(亞)
利比亞(非)
沙烏地阿拉伯(亞)
烏茲別克(亞)
索馬利亞(非)
赤道幾內亞(非)
伊朗(亞)
葉門(亞)171-180
古巴(中南美)
吉布地(非)
寮國(亞)
蘇丹(非)
越南(亞)
中國(亞)
敘利亞(亞)
土庫曼(亞)
北韓(亞)
厄立垂亞(非)
延伸閱讀:
台灣出版書籍名列世界第二!但這不代表我們有多愛看書,而是因台灣是華語圈唯一的「自由堡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