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59774384_ce7acdfee3_z

文/林雨蒼

最近,朱家安在鄭南榕基金會的講座上許下「希望中國儘速民主化」的生日願望,引發許多台獨支持者的憤怒,甚至被批評「中國人才會支持中國的民主化」。

延伸閱讀:朱家安討論串朱宥勳討論串(P.s 他們不是兄弟)

我想說說我的想法。

我從小生長在偏藍的家庭,但家族內有個親戚從我小的時候就支持民進黨。他聊天總習慣使用台語,但我因為從小教育的關係,台語說的不好。有一天,他跟我說,「台灣人就是要說台語」,聽到這句話當下,我非常難過。我不是不想學,但真的就說不好。如果台語說不好就沒資格當台灣人,那麼我認為這種想法不尊重我,我也不會想理解這個理念。

因為這句話,我從小就很討厭台獨,直到兩三年前,接觸到許多社運理念以後,我才逐漸理解,這並非許多台獨支持者的理念。前幾天,和 格瓦推 聊了一下,他說, 超克藍綠 不支持台語沙文主義,支持性別平權,也支持廢死等等理念。他覺得很多話他們沒有說,卻被貼標籤誤解,感到很冤枉

延伸閱讀:超克藍綠支持性別平權的文章

我個人認為,台獨運動在台灣作為一個淵遠流長的運動,很多早期的支持者其實深受黨國遺毒之害。台灣在國民黨長期統治下,推行的教育不重視邏輯,不重視思辨,不重視尊重多元文化。結果,許多支持者在發言的時候,常常不自覺在邏輯上出現問題,擅自把不同立場者貼上標籤(不支持我論述的就是華獨、左統、左膠),甚至出現歧視言論,擅自認定別人的想法(例如台灣人一定討厭中華民國),甚至「代表」別人發言。

偏偏這樣的言論因為吸睛,反而容易流傳,結果成了台獨運動給人的一些常見的偏見:台語沙文主義、性別歧視等等。在自己人眼裡,或許是相視一笑的笑話,但在不明究理的人眼裡,卻可能造成當事人的傷害,甚至對這個理念反感,如同以前的我。

當然,我理解很多言論都是過往許多台獨運動的大老所長年累積下來的論述。可是,我們該思考的是,如果這些論述已經明顯「踩線」,歧視到不同族群的時候,該繼續擁抱、奉為圭臬,還是應該反省,並加以修正?

我認為,一個理念要推到大家認同,重點是如何在別人思考的邏輯下,讓對方願意聆聽、思考,進而接受。因此,最重要的一點是,要讓對方感受到尊重。

而台獨運動作為一個希望自決台灣未來前途的運動,更是會影響全體台灣人的生活。如果繼續合理化自己以歧視他人、不尊重多元文化的方式做論述,別人當然可以質疑,你想建的是什麼國?你想繼續建一個充滿歧視、父權和法西斯的國度嗎?如此一來,跟那些脫離殖民地統治,但卻建立一個獨裁政權繼續奴化人民的政府,又有什麼兩樣?如果是這樣,又為何要支持你建立一個會讓我過的不舒服的國家?這不是藍綠一樣爛,而是--國民黨就是如此令人不快,為何我要支持另一個同樣令我不快的政權來取代他?

因此,台獨運動者該做的絕不是以嬉笑的方式,或以歧視性的方式做論述。台獨運動者應該要告訴大家,我們會建立一個比現在更好的國度,在這個國度中,我們會落實真正的民主,破除一切的歧視,讓多元文化的人都能平等的生活。

此,台獨運動者更該身體力行,應該要尊重多元文化,尊重不同運動者的論述。如果有不同想法,或是遇到批判,也應該站在民主的角度,去思考如何正面探討,並積極地進行改正。

如果我是一個自認為被誤解的台獨支持者,我會出面駁斥錯誤的論述方式。即使短期內可能讓很多支持者感到傷心,但是長期以來,這才能建立一個健康的論述環境。唯有不斷審視自己行銷理念的方法,理念才能真正被認識、被討論,甚至被接受。如果弄到像核終那樣,每發文酸人一次,就少一批支持者,那麼萬劫不復也是理所當然的結果。

我是雨蒼,我支持台灣獨立,支持台灣國家正常化,也支持中國民主化,但是我反對生日願望獨派論述的方式。

如果對這個貼文或這件事情有想法,歡迎到我建立的pol.is來測看看你的立場,或在裡面添加更多想法。

(本文、標題由林雨蒼授權轉載,本文以 CC-BY 4.0 釋出,首圖來源:Abbygail ET Wu CC licensed


延伸閱讀:

周子瑜事件後我們看見:對中國而言九二共識根本不存在,「中華民國」就是台獨

為自己是中國人感到驕傲?去你的中華民國!——用 15 項標準檢驗你是否支持台獨

中共最怕的不是單純的「台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