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好,在了解黨國時期的各種人權事件時,我經常感覺到資料缺乏時間整理,讓人無法理解那個時代的壓迫與反抗究竟多麼頻繁。
因此我整理了一個簡表,並介紹較不為人熟知的事件,同時盡量整理相關改編的影視文學作品等,讓大家可以參考。
目前完成 1946-1955 年的部分,預計以每十年為一篇,整理到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廢止為止。
由於本人並非歷史本科,在資料整理上可能有所疏漏,還請有台灣戰後史專業的鄉民不吝協助指教。
1946 年
日本投降至國民政府接期間,台人歷經短暫自治,滿心期待能當家作主,然而行政長官公署的接收摧毀了台人的期待。貪汙索賄情事頻傳,官員任用僅憑個人關係,多數任職後即極盡搜刮之能事。軍警任意白吃白喝,當街鳴槍,恐嚇民眾。
國民黨接收者不但強佔日本廠房和宿舍,看到喜歡的台人房產,便隨意汙指為「漢奸」、「皇民」,強制徵收房產。許多被接收的廠房因接收者不知如何經營,便被拆除機具變賣。甚至有不同派系的國民黨接收高官,為了爭奪日人留下的廠房或宿舍,放任自己的部下和私兵當街火拼。台灣的物資被運往中國支援內戰,其中免不了中飽私囊。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撥發的重建資金與物資也被大規模私吞。當時台灣的報紙與《被出賣的台灣》等書見證了這段時期的荒謬與失序。
- 布袋事件爆發
四月,自戰後密集運送物資至中國的布袋嘴港爆發霍亂疫情,在當地警方與衛生單位坐視不管下,疫情在半個月後迅速擴散,警方封鎖漁村並架設輕機槍,僅少數有能力者以賄賂等方法得以進出採購物資,飢餓的居民在恐慌中試圖突破防線,造成數名居民被輕機槍掃射傷亡。
《和平日報》嘉義區負責人鍾逸人,日後的二七部隊負責人之一記載道:「這些求生不得坐等只有死路一條的飢民,終於不顧一切集體衝破防線,接著,槍聲和慘絕的哀嚎叫聲齊響宛如阿修羅場。」事件後布袋嘴撤銷封鎖,台南縣政府最後派醫師前往防疫,7 月 25 日疫情終於平息,死難人數難以考據。
- 新營事件爆發
自從四月爆發霍亂疫情開始,到七月時全台已經有超過 300 人因此死亡。中元節時,新營鎮當地廟宇舉辦普渡拜拜,民眾正看戲到一半,兩名持槍警察上台以霍亂流行為由,要求停止演戲並驅離群眾,群眾譁然,扔擲石塊。警察開槍殺傷數人,群情激憤,包圍警署並搗毀警局。各地支援的保安隊進一步激怒群眾。民眾封鎖通往新營的道路,攔下警車要求保安隊徒步返回。
- 員林事件爆發
十一月十一日,警察因為犯罪拒捕,槍擊並拘留法警。由於同年五月,台中警方五人毆打台中縣參議員施江西,參議員自訴提告,被告均不出庭。十月被法警押解的義警巫忠力脫逃。典獄長賴遠輝奉台中地方法院命令同看守 17 人與 3 名法警前往員林拘提。
員林警局不但包庇員警,更指控法警為偽造身分與拘票。員林警局隨後將典獄長、法警與看守 15 人帶上二樓拘禁。前來支援員林警局的斗六警察所長林世民,居然帶隊槍擊法警。
法警陳清漢、法警黃清耀與看守李喬祿中彈倒地,被拘留一夜後才得以就醫。員林警局一直拘禁其餘法警推事至十七日才放人。如此荒謬的警察拒捕火拼事件,至隔年一月時,僅有林世民被判刑五年,褫奪公權三年,其於犯案員警與義警均獲得國民政府特赦。
全台輿論譁然,執法人員都視法律為無物,司法與行政單位也任意包庇。至此案後,台灣輿論普遍相信台灣法治已經不復存在。不久即爆發二二八事件。
布袋事件、新營事件、員林事件三案標誌者台灣的官民衝突越演越烈,政府法治崩解,社會秩序與信賴蕩然無存,被視為二二八事件的前導。
1947 年
- 二二八事件爆發
面對兩年來的官員劫收、貪汙和濫用武力,經濟的衰敗與疫病蔓延,民眾的憤怒以查緝私菸失當事件為導火線引爆。相關資料與慘案資料眾多,不及備載,這裡只提及一些較少被人提到的部分。
國民黨特務機關「軍統局」特務許德輝化名高登進,籌組忠義服務隊,以地方黑道為主要幹部,召集台北二十二處角頭流氓成立二十二分隊,加上特務隊三十名共二百五十人,同時招募熱血學生一千餘人作為掩護。
忠義服務隊表面上工作為維持治安,實際上由許德輝指示攻擊外省人、砸毀外省人商店,進行燒殺擄掠,威脅恐嚇的暴行。軍統局的報告「台灣二二八事變報告書」指稱忠義服務隊的工做「台中、台南、高雄、花蓮各地亦有如法進行,收效宏大」,引以為傲。
熱血學生之後被集中在圓山大規模屠殺,死亡數百人。柯遠芬指稱學生是叛亂份子,以此向前來視察的官員邀功。
國民黨操控的御用媒體大肆渲染「島內皇民屠殺外省人」的恐慌謠言,編造諸如台灣人守在街口以武士刀斬首外省人、強姦外省人取樂等故事,製造出兵鎮壓正當性。宣稱的受害外省人數無限制膨脹,從幾百、幾千人一路膨脹到上萬人,超過來台外省人總數。國民黨方面還不得不出面要求御用媒體適可而止,定調外省死傷 400 人,然仍未制止御用媒體的傷亡通膨。事後,警備總部和行政院等單位
公佈的外省人死亡人數分別僅 33 人到 57 人不等。虐殺、姦殺外省婦孺未見於任何正式報告,僅以街頭謠言的形式被記載,更無可靠證據支撐。然而這些政治宣傳仍被當成恐怖傳說般一再轉述,甚至被信以為真的外省人當成口述歷史,乃至被近代戲劇當成「平衡報導」的素材編入。
3 月 8 日,基隆登岸的國民黨軍以機槍掃射平民。登陸軍隊在上海出發時便以御用媒體的政治宣傳進行行前教育洗腦,登台後放心的任意開槍屠殺報復。軍隊一路從台北殺到屏東,英國淡水領事館以「扣板機的快感(trigge happy)」形容國民黨軍射殺民眾的享樂行為。二二八事件的可怕之處不只在於政府屠殺人民,更在於掌權者洗腦自己的軍隊犯下難以饒恕的暴行。
中部地區的反抗軍「二七部隊」經常被國民黨支持者指控為「共產黨叛亂」,然而二七部隊是多股反抗勢力集合而成,台共僅佔一小部分,具戰鬥力的多為台籍退伍軍人。根據二七部隊成員的第一手證詞,台共對二七部隊的決策沒甚麼影響力,實際作戰規劃多由這些台籍退伍軍人處理,「共產黨叛亂部隊」指控其實並無根據。
228 事件是台灣最常被改編的政治迫害事件,最近期的改編作品包括 Erotes Studio 製作的溫暖人心歷史 AVG 遊戲《雨港基隆》、閃靈的《鎮魂醒靈寺》、民謠版《幕沉武德殿》和公視《燦爛時光》等。
民謠版《幕沉武德殿》MV,描述反抗的知識份子在之後的清鄉中被殺害
公視《燦爛時光》片頭及主題曲「光」
1948 年
- 楊逵被捕入獄
作家楊逵發表『和平宣言』,呼籲避免二二八的憾事再度發生,不久即遭國府逮捕,隔年並被判刑 12 年。楊逵自嘲他被日本關了十幾次,刑期不到一年,坐祖國一次牢便關了十幾年。這 600 字是他一生最貴的稿費。
楊逵為 318 學運青年魏揚外祖父,祖孫三代都堅持為台灣的弱勢者發聲。國府國民大會選舉蔣介石為中華民國第一任總統,自此除了幾次下野,連選連任至第五屆中華民國總統。
- 台灣再解放聯盟成立
廖文毅等人成立『台灣再解放聯盟』,並向聯合國提出台託管請願書。自此正式展開海外流亡台灣人長達數十年的獨立運動。
1949 年
- 澎湖七一三事件,又稱山東學生流亡案
8000 多名山東流亡學生在聯合中學校長張敏之帶領下落腳澎湖,原本與軍方達成協議,讓他們半軍訓半讀書的完成學業。然而 39 師師長韓鳳儀忌妒澎湖防衛司令李振清,又擔心自己的殘部勢力弱小,打算拉伕強迫學生參軍。同時虐待學生,希望嫁禍給李振清。李振清也貪圖學生兵源,不疑有他,放任韓鳳儀拉伕。
軍方拉伕造成的衝突逐漸累積,直到 7 月 13 日在澎湖防衛司令部操場,軍方下令比步槍高的學生一律入伍,導致爆發流血衝突。軍方指控反抗拉伕的學生都是匪諜,以刺刀刺擊學生,對學生鳴槍,並且將反抗的學生裝入麻布袋拋海。至少有 300 名學生無故失蹤。
山東教育廳長徐軼千曾經受張敏之所托出面交涉,要求讓 16 歲以下學生退役。軍方同意後卻借故將學童帶離營區,讓徐軼千找不到學童。返回的學童才知道自由的機會永遠消失。被強徵的學生有的被軍方的「訓練」虐待而死,因為營區不足睡在潮濕岩洞中得病而死,或是因為營養不良去世,慘境苦不堪言。
軍方甚至不時無中生有指控學生中有匪諜,要求學生彼此指控,並以各種酷刑逼供。受難學生的回憶中不時出現鄰床同學半夜消失,許多受不了的學生上吊自殺的恐怖故事。
曾經為學生出面反抗的校長張敏之等人之後被軍方逮捕,受盡拷打,七人被當成「匪諜」槍斃,另外有兩名學生死在獄中。
曾參選台北市長未果的趙衍慶老先生也曾遭遇七一三事件,因當時年紀小而倖免。但見證了學長被強徵、校長張敏之力抗李振清司令的過程。
1954 年,上百名中央民意代表聯名要求讓學生復學、嚴懲李振清,國防部謊稱學生志願留營報國。憤怒的山東學生集體請病假抗議,導致鳳山軍校停課。軍方謊稱協商,卻將學生們押入牢中,歷經整整七個月的各種酷刑。自此山東流亡學生終於放棄抵抗。
作家王鼎鈞曾說:「國民政府能在台灣立定腳跟,靠兩件大案殺開一條血路:一件是二二八事件懾伏了本省人,另一件是本件山東煙台聯合中學冤案懾伏了外省人。」
本案即將由製作《雨港基隆》的 Erotes Studio 改編為溫暖人心的歷史 AVG 遊戲《她和他和她的澎湖灣》,預定於 2016 年發行。
東森《台灣啟示錄》關於七一三事件的報導:
- 台灣宣布戒嚴
台灣自此展開長達 38 年又 56 天的戒嚴時期。值得一提的是,事實上戒嚴令由臺灣省警備總司令部後,應呈請代總統李宗仁發布追認。然而此一法定過程從未完成,因此台灣 38 年又 56 天的戒嚴時期自使,便是非法而無效的。
1950 年
- 國民黨展開「改造」
戰敗的國民黨開始全面建立黨國體制、領袖神格化和特務監視系統。
「中央改造委員會」成立,16 名改造委員中有 8 名出自蔣經國青年團,改造委員會實際上為蔣經國一手主導。國民黨在軍中成立黨部,任何人民團體、政府機關、警察機關也都必須成立黨小組。改造工作仿造蘇聯共產黨,在蔣經國的規劃下,自此除了經濟體制不同,台灣已與蘇聯式的一黨獨裁並無二致。
曾經的蔣介石親信,主張多黨民主的雷震失望至極,對來訪的美國人表明:「自此台灣的政治重心會是在蔣經國身上。」
- 《動員戡亂時期檢肅匪諜條例》通過施行
《動員戡亂時期檢肅匪諜條例》授權未經審判、不需證據便可任意槍決匪諜。匪諜的家產將被沒收,其中 30% 發給舉發者,35% 作為破案獎金與費用。鼓勵人們彼此為私怨、金錢欲望或自保告密,製造冤案。
- 台北市工作委員會案
二二八後,台灣知識青年傾向左翼,部分人士加入中國共產黨,然而這些共產青年僅停留在組讀書會,閱讀左翼書籍階段。破獲後的「犯罪證據」僅包括「狂人日記」和錄音機等。
此案在特務隨意牽連、逼供下,未經公開審問便槍決 35 人,判刑 189 人,其中絕大多數都是冤獄牽連。此案的最高負責人為時任國防部總政治部主任蔣經國。
- 台獨運動者黃季男首次被捕
參與創辦戰後台灣島外的第一個台灣獨立運動組織「台灣再解放聯盟」的黃紀男
被捕,判刑 12 年並移送綠島;1962 年,黃紀男重新與在日本東京籌措台灣共和國臨時政府的廖文毅取得聯繫,再度被判刑入獄:1972 年,黃紀男再度被捕,被判有期徒刑 15 年;1982 年,獲減刑出獄,是黃紀男第三度入獄。
黃紀男從事台灣獨立運動,在白色恐怖年代曾三度入獄,服刑長達 24 年。
- 李鴻匪諜案
李鴻是孫立人的部屬,人稱「東方蒙哥馬利」。因為孫立人的請求而來台,一到台灣便被逮捕,和他的部屬被指控為匪諜並要求他們指控孫立人。李鴻始終堅持清白,但仍被監禁十幾年,直到蔣介石過世。
- 沈鎮南資匪案
台糖總經理沈鎮南因為開除李基藩被挾怨報復,遭指控為匪諜,汙指其「提高員工待遇是為攏絡,供匪驅使」、「整修破舊車輛與機車,以備共匪軍事登陸」、「加緊生產以供匪來台使用」、「研究如何靈活運用台糖鐵路,供匪進軍運輸」等荒謬絕倫的罪名。
六十餘人遭逮捕,十餘人被判刑,沈鎮南及人事室主任林良桐被判處死刑。
沈鎮南夫人曾經向陳誠求情,但陳誠指稱本案是由蔣經國親自做主,他也愛莫能助。
1951 年
- 台灣首次徵兵令發佈
七月 25 日,台灣首次發佈徵兵令,宣布徵召一萬五千人入營,開始台灣持續至今的徵兵制度。雖稱當兵為全國男性的義務,然而深知軍中腐敗的黨國高層多採用各種手段讓子弟逃避兵役。例如宋楚瑜兒子宋鎮遠以「內臟有恙」免役。連戰雙子連勝文、連勝武免役理由分別為「體位過重」及「高度近視」等。
- 舊金山和約簽署
九月,美國等 48 國與日本簽署舊金山和約,日本放棄台灣、澎湖主權,並未指定移交給任何國家,自此產生台灣地位未定論。
1952 年
- 鹿窟事件,又稱鹿窟基地案
受難者共 165 人,其中一人現場被軍隊打死,35 人死刑。加上此事件前後的武裝基地事件,總共造成 400 多人受難,200 多人被判刑,導致被清鄉村莊從地圖上消失。死刑者甚至包括未成年人,19 名未成年兒童被捕後送至保密局以「感化」的名義當奴工。
然而所謂的「鹿窟武裝基地」只有「駁殼槍一枝(配置兩發子彈,其中一發無法擊發。),另有土造手榴彈 165 枚,土造地雷 7 個,和炸藥兩包、雷管一束、手銬一副」,其中的各式炸藥被懷疑僅是附近礦坑的開礦用炸藥,甚至本案中是否真的有「匪諜」至今仍難以證實。
- 「抗日英雄」李友邦被以匪諜罪名處死
日治時期組織台灣義勇隊抗日的李友邦,以「涉嫌包庇掩護中共間諜罪」的罪名,遭國民政府處死。行刑時李友邦已在獄中重病,但仍由三軍總醫院以擔架將之抬押至刑場槍斃。
李友邦在二戰後返台,不受國民政府信任,受到監視。二二八事件爆發後,李友邦被陳儀以通匪與幕後鼓動暴動罪名逮捕,並解送南京監禁 3 個月,因夫人嚴秀
峰援救後被釋放,五年後仍躲不過他案牽連。
李友邦直至今年仍被馬英九當做「台人抗日」的樣板宣傳,並被王曉波主導寫入歷史課綱微調,但絕口不提李友邦死因。
- 二二八反抗軍領袖黃金島入獄
曾在 228 事件的最後戰役烏牛欄之役,領導反抗軍對抗國民黨軍隊的黃金島(本名黃圳島),在裝甲兵學校被捕入獄,直到 1975 年才出獄。出獄後持續參加反對運動,未曾向國民黨政權投降。黃金島的回憶錄《二二八戰士黃金島的一生》描述了他從日軍海南島特種部隊、集資買回台、忍無可忍下加入反抗軍、逃亡被抓乃至獄中生活的完整敘述,真實人生堪稱台灣的英雄史詩。
- 史明刺蔣失敗,流亡日本
「永遠的台獨革命者」史明策劃刺殺蔣介石,事蹟敗露流亡日本。史明本名施朝暉,曾經在中國為中國共產黨而戰,看到共產黨殘酷的鬥地主,讓台灣人內鬥、當砲灰的行徑,認清中國共產黨本質。他脫離中共,並為台灣獨立奮鬥終身。
史明出身富家,散盡家財只為台灣獨立。為了台獨,他與論及婚嫁的日本女友協議分手,甚至為了避免家累影響獨立運動而主動結紮。
流亡日本後史明財源斷絕,他在日本開設餐館,生意興隆而日進斗金。但他不留一分,全數用於台獨運動。不分左右或派系,只要支持台獨,史明就出錢。
白天史明忙於賺取革命資金,晚上則努力寫史,1962 年完成首部台灣人史觀的史書《台灣人四百年史》。史明被稱做「最後一個黑名單」。戒嚴時期的島內反抗運動,總是能聯到相同的一個名字:史明。他在 1993 年返台後帶回數千萬資金,全數用於民主運動。直至今日,即使行動不便、一眼失明,高齡 97 歲的史明仍無役不與。太陽花學運和反黑箱課綱都能見到他永不妥協的身影。
史明的紀錄片《革命進行式》
台灣演義:永遠的革命家‧史明
1953 年
- 黃溫恭死刑執行
路竹的第一位牙醫師黃溫恭,被當成匪諜槍決。黃溫恭原本刑期為 15 年,但蔣介石隨筆一揮:「黃溫恭死刑 餘如擬」便推翻法官判決,荒謬的決定了黃溫恭的命運。
黃溫恭留下了五封遺書,表達了他對妻子和孩子的思念,希望將大體捐做醫學解剖研究。「踏碎了妳的青春而不能報答,先去此世……唉!我辜負妳太甚了!」、「緊緊地抱擁著妳的幻影我瞑目而去」,黃溫恭的遺書至今讀來讓人鼻酸,然而遺書卻被國民黨非法扣留整整 60 年才重見天日,由他的外孫女意外尋得。此時黃溫恭的愛妻已經因為阿茲海默症失憶,只知道要隨身帶著身分證,免得讓警察抓走。像黃溫恭這樣的故事,在戒嚴時期不知凡幾。
- 吳國楨流亡美國
吳國禎曾任上海市長和台灣省主席,國民黨原本利用吳國禎「民主先生」形象力圖爭取美援,在韓戰爆發後便無須維持這種門面。
力倡台灣自治、農業改革、反對軍隊走私的吳國禎和國民黨摩擦日深,更與蔣經國與彭孟緝的特務系統不斷衝突,埋下蔣氏父子的仇恨。1952 年復活節,吳國禎座車前輪與主軸遭破壞,幸而司機即時發現免於「意外」。
吳國禎於 1953 年獲得講學機會,從此一去不返。隔年在美國報紙猛烈批評「美援被蔣介石用來打造獨裁國家」,指出指出臺灣的六大問題為一黨專政、軍隊政戰部門、特務問題、人權問題、言論自由與思想控制。而胡適則厚顏的幫蔣家專制反駁「巡視今日的台灣,可以發現八九百萬中國人在那裡正受到最好的管理。」
此即一度轟動美國的吳國禎事件,也造成了殷海光與雷震等自由派人士與胡適分道揚鑣。
1954 年
- 高山族匪諜案
國民政府以「高山族匪諜案」罪名為藉口,將參與「高砂族自治會」,為族人爭取權益的鄒族菁英雅巴斯勇‧優路拿納(漢名湯守仁)、吾雍‧雅達烏猶卡那(漢名高一生)、泰雅族菁英樂信‧瓦旦(漢名林瑞昌)等人槍決。
二二八時,雅巴斯勇‧優路拿納和吾雍‧雅達烏猶卡那帶領的鄒族戰士曾經輕鬆攻下嘉義紅毛埤彈藥庫,戰士在與國民黨和解後,卻逃不過國民黨的陰謀追殺。
1955 年
- 孫立人兵變案
蔣家父子長期視孫立人為眼中釘,欲除之而後快。先前「李鴻匪諜案」欲羅織罪名不果,這次則改為先刑求誣陷其部屬郭廷亮為匪諜,以此指控陸軍上將孫立人放任部屬預謀兵變,窩藏匪諜。孫立人被革職軟禁,部屬 300 多人被牽連下獄。
此事件由蔣介石與蔣經國兩人主導,真實動機仍有爭論,推測理由包括兩蔣畏懼孫立人權勢、孫立人反對軍隊黨國化,主張軍隊國家化、美國疑似預謀以孫立人取代蔣家等,不一而足。
孫立人直到 1988 年蔣經國死後才得以結束軟禁,兩年後去逝。孫案的關鍵證人郭廷亮在 1991 年假釋後,神秘的在中壢的火車上墜落身亡,被懷疑警總下手所致。
(本文、標題由RalphWang授權轉載,未經允許、不得轉載。首圖來源:We Make Noise! CC licensed)
推薦閱讀
如果二二八沒有加害者,為什麼知識份子施儒珍要躲在牆縫內過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