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江俊賢 Youtube 截圖)
最近木村拓哉在一支宣傳台灣觀光的影片中現身,整部 1 分鐘的片段中我們看到他大啖台灣美食,一會兒大口挖著芒果冰,一會兒吃著小籠包,從堆滿桌的蒸籠中探出頭,然後又快速轉換到某座不知名的湖邊,悠然喝著烏龍茶。
不知是否台灣食物太美味,木村拓哉的臉頰也圓潤不少,但仍舊能完美示範如何在狼吞虎嚥之餘保持優雅的吃相。不過,這一部由國際知名導演吳宇森編導的廣告在推出後卻大受台灣人批評,認為根本把台灣簡化到只剩下食物,缺乏其他景點和「人」的元素。這樣的批評的確有理,而且小籠包、芒果冰都是日本人最愛去的台北市永康街中的招牌美食,整部廣告如果改為宣傳永康商圈或許會更有說服力。
對於日本人來說,台灣只有永康街值得去嗎?我想絕對不是。但相較於台灣人的批評,旅遊業卻從中看到商機。日本去年來台人次為 163 萬人次,雖然仍輸強國人恐怖的 400 萬人次,但每日平均 245 美元的消費卻在所有國際旅客中居冠。而翻開日本販賣的旅遊書,裡面幾乎都是在介紹台灣美食。觀光局的策略很簡單,就是希望以美食當作賣點,吸引更多日本人來台消費,配合旅遊業將食物加入行程,帶動產業鏈發展。
這是一個從商業邏輯出發的行銷策略,但並沒有把台灣真正美好的部分表現出來。相較之下,另外一部由香港人江俊賢自製的台灣環島短片近來廣受好評,來過台灣 5 次的他,這次花了四星期到訪台中、清境、阿里山、日月潭、埔里、台南、高雄、墾丁、綠島、花蓮、澎湖和台北等地,拍成向世界介紹台灣的短片。
(香港人江俊賢拍攝的環島短片廣受好評)
江俊賢對台灣的愛始於 2012 在阿里山農場的打工換宿,他說不管他走到哪邊,都受到當地人的熱情款待,每一處感受到的都是不同的人文風景,影片中他騎著摩托車上山下海,感受太魯閣的壯闊,欣賞淡水浪漫的日落,在台東完成第一次飛行傘體驗。
對他來說,這些景點最美好之處,就是在過程中真正感受到台灣人的活力,也是他向全世界介紹台灣的方式。雖然觀光局花了大錢請來木村拓哉拍攝廣告,但那句冰冷的「Time for Taiwan」廣告詞卻永遠無法表現出的這種熱情的人文風景。
(參考資料:大紀元、東森旅遊雲、中時電子報。首圖來源:江俊賢影片截圖。)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