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奉君山

跨太平洋夥伴協定 (TPP) 的談判進入最後階段,長達五年的談判過程中爭議不斷,在台灣卻鮮少有質疑的聲音。國民兩黨一致表態要爭取加入,主流媒體也長年鼓吹自由貿易,將 TPP 視為台灣的出路;對比這些年從野草莓運動、反媒體壟斷、太陽花運動、反課綱運動一路高漲的「反中國」聲浪,台灣人顯然是太輕忽 TPP 會造成的威脅了。

如果說,服貿是要掏空台灣產業、以經逼政的中南海陰謀;那麼 TPP 就是要掏空國家主權、利益掛帥的跨國財團陽謀。追求獨立自主的台灣人不可不慎

TPP 表面上打著自由貿易的旗幟,事實上涉足的領域遠不止經濟,但僅僅在經濟領域,TPP 已然對國民的生活主權造成嚴重威脅。除了去除關稅壁壘之外,TPP 還要求各國進一步開放公共事業、醫療、金融等等產業、統一各項管制法規等等非關稅壁壘。

光就農業、醫療而言,就會造成重大衝擊。

  • TPP 帶來系統性滅農,陰影如影隨形

台灣農地零碎、生產成本居高不下,加上產銷環節冗雜層層剝削,兩造夾殺之下,農民生存不易,再加上各種政策圈地營利,整個大環境已經在系統性滅農。台灣整併糧食產業鏈、保護本地農業發展都還來不及,如果對美、紐的大面積企業農進一步開放,只是雪上加霜。

根據日本農林水產省估計,加入 TPP 後日本糧食自給率會萎縮到原本的三分之一,僅剩 13%。生產條件類似、效能相對低落的台灣,恐怕只會更加不堪。農業不比工商,耕地一旦廢棄是無法挽回的,從國家安全、生活主權的角度來看,TPP 等於是授人以柄。

  • 想像不到的醫療衝擊,蓄勢待發

與台灣同樣擁有全民健康保險制度的日本,更擔心 TPP 延長藥品專利、擴大醫療商品化的方針,將對日本醫療體系造成衝擊。

慶應大學經濟系的金子勝教授指出,藥品專利的延長,將壓縮國民保險的議價能力,造成保險財政緊縮,終將導致自費醫療和保險給付醫療之間的落差日益擴大。而日本過去賴以抵抗的診療報酬改定等機制,在 TPP 面前只能自廢武功,因為 TPP 架構不只開放貿易,更要建立拆除各種非關稅壁壘的強制力。

這個強制力來源,正是在跨大西洋的 TTIP 和跨太平洋的 TPP 當中,都充滿爭議的投資者及國家間爭端解決機制 (ISDS)。過去跨國資本進出各國,總要配合當地法規。TPP 卻要弭平各國法規間的差異,方便跨國資本進出

乍看之下這是件好事,好像我們能在各種標準上和美、加、紐等各國向上看齊。但 ISDS 機制要讓資本家得以利益受侵害為由,向紐約的仲裁所狀告各國政府,向各國政府要求賠款甚至撤銷條文。ISDS 的架構,徹底暴露了主導 TPP 的跨國資本集團真正的意圖:發展以利潤最大化的向下競逐。

一旦 ISDS 機制透過 TPP 架構完成,各國政府基於保護國民的種種措施,諸如安全規範、產品標示要求、金融管制,甚至勞動條件、環保標準等等,都可能在利潤最大化的標準之下,被企業律師團告到 ISDS。這等於是架空現有國家主權,建立一個有權無責、由跨國財團主導的世界政府,徹底悖離了住民自決原則

一旦加入 TPP,台灣的民主治理就會有名無實。目前協商結果,據稱有防止濫用 ISDS 的機制,但究竟如何防治,台灣人應該張大眼睛,不能迷失在跨國財團編織的自由經濟美夢當中。

真正追求獨立自主的台灣人,應該要秉持著人權關懷和永續發展的價值,從金融安全、糧食安全、能源安全的角度,思考台灣有什麼資源?適合什麼樣的產業?需要什麼樣的體制?在民主治理和永續發展的基礎上,發展與其他國家間的跨國合作。

明年不論政黨是否輪替,兩黨都準備要爭取加入 TPP。我們今天反對中國因素以經逼政,明天更要提防跨國財團掏空我們的民主

延伸閱讀:真左派孫窮理的點評,裡面的連結要看啦

TPP 第一輪最終談判,黑箱的程度,是連「維基解密」都無法取得 TPP 最終談判的秘密文件內容,而必須以懸賞的方式,希望能夠得到,這已經完全體現了自由貿易反民主、只為暗處中,跨國利益存在的本質 //goo.gl/8F8TSd 。在這…

Posted by 孫窮理 on Monday, July 27, 2015

(本文為奉君山授權刊載,非經允許、不得轉載;圖片來源:)

《BO》補充:

針對 TPP 對各會員國造成的影響,Bloomberg整理了主要國家的得失:

日本:日本的汽車零組件將會是大贏家,不過,米農和畜牧業恐怕就面臨大挑戰,因為日本對農業的保護措施將被 TPP 強迫削減,其中包括降低牛肉和豬肉的關稅。

越南:在第一波 TPP 成員國中,越南可望成為最大贏家。Eurasia Group 預估,TPP 對越南經濟的提振高達 GDP 11%,出口將會暴增 28%,因為製造業大舉移入,越南將得利於便宜的勞動成本和降低的主要國家關稅,因而享有高經濟成長的豐厚美食。

至於越南本國製藥業則將受害,尤其在削減進口關稅後,更難敵外國大型製藥商,,此外,提高專利保護的規定,也會讓越南更難複製新產品或新藥。

紐澳:紐澳則在生技新藥的保護期方面取得成功,從美國希望的最低 12 年保護,降低到 5 年,如此一來,將會促成更低價的藥品進入市場競爭。而礦產如鐵和鋼關稅的削減也有利澳洲礦業。

對奶製品占出口四分之一的紐西蘭來說,奶製品業也算大勝,TPP 降低奶製品關稅,將會讓紐西蘭每年至少省下 1 億紐幣。

馬來西亞:馬來西亞是世界第二大棕梠油出口國和第一大橡膠出口國,加入 TPP 後,國有企業雖面臨重大打擊,但電子、化學產品以及棕梠油、橡膠業將因此得利。


延伸閱讀:

用 4 張圖看清楚 TPP 的影響

【Z>B 又來了】連 TPP 協議內容是什麼都不清楚,為何台灣就一面倒的想要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