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日柯文哲被質詢影片曝光,大多媒體與民眾多圍繞在徐弘庭的「特殊性關係」、與柯文哲震怒拍桌的畫面上,卻少有人關注柯文哲到底去議會報告了些什麼?而柯文哲施政的項目,又是否與我們的民生需求相符?又有哪個政策有需要調整、加強的?

《BO》為方便讀者追蹤柯文哲的施政狀況,以下則是摘取柯文哲的所有施政報告投影片,讓讀者可完整了解柯文哲到底去議會做了些什麼?更具體一點,則是洞悉柯文哲「未來」如何施政,讓台北能成為他競選口號時所說的:「一個更好的台北」。

《BO》小提醒:此柯文哲施政報告投影片,共有 44 則,建議讀者需留時間細細閱讀(可千萬別一口氣滑下去呀,柯市長可是非常認真做這些簡報,也難得有機會可看到首長的施政報告。另外,每則簡報都相當圖文並茂,別被第一張生硬的簡報給嚇跑了!)

1

23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不知道把這些施政報告看完的讀者們,心裡是怎麼想的?先不說這份施政報告到底有多用心、多認真,我們先來看看民主代議制度下的議員們,當天都在做些什麼:

(圖片來源:三立新聞網

你沒看錯,

議員們鬧空城。

在柯文哲上台發表施政報告前,國民兩黨議員技術性杯葛,不斷將質詢炮火瞄準在「波卡」上,讓柯文哲遲遲無法上台。歷經三小時的程序發言後,柯文哲終於上台發表施政報告,但台下卻已人去位子空,大多數的議員早就離開座位,不知去向。

而這就是台灣代議制度下的代議士。

台北市長柯文哲能怎麼辦?台北市民的未來又能怎麼辦?

更諷刺的是,波卡風波讓台北市議會幾乎3 天都在空轉,就算沒開會,議員仍可依《地方民代支給補助費補助條例》領 2450 元的交通費、膳食費及出席費。以 63 名議員估算,3 天估須耗費 46 萬元公帑;若加上全體議員 3 天薪水 77 萬 4 千 3 百多元,估約會燒掉 124 萬元公帑

(圖片來源:三立新聞網

延伸閱讀:

整個社會都在說謊?!柯文哲揭露市府假面文化

「柯」政如虎,想在北市府存活請學會「柯 P 流」簡報術

遇到利益就曖昧迴避、只會「不斷協商」的民進黨,要憑什麼讓選民有所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