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23077404_81c3b206f1_z

中國製造業「機器人」崛起的速度可能遠比你想像中的快。人口紅利迅速消失,正逼迫東莞的高科技企業成為無人工廠。

廣東長盈精密技術有限公司是一家手機元件供應商。這家工廠使用機械臂製造手機元件,產品通過全自動流水線進入倉庫,然後自動分包轉運。這家工廠還是有工人,三個工人分別負責監管三條流水線,還有一些人在監控室操作電腦。

相比原先 600 多人工作規模,現在總共只需要 60 個工人。

根據《人民時報》報導:

廣東長盈精密技術有限公司的董事長陳奇星稱,機器人打磨效率提升了 2 倍,平均產能超過 21000 件 / 月,而且產品不良率降低了兩成。

公司常務副總經理任項生稱,「我們一個車間的工人數量大幅下降了,效率卻提升了 2 倍,而且產品不良率降低了 20.7%。整個『無人工廠』的自動化系統建成後,還會大規模壓縮人工數量,可達到 90%的水準。」

這只是「機器換人」計畫的第一步。長盈精密公司董事長陳奇星說,未來兩年上崗的機器手將增加到 1000 台,「機器換人」計畫完成後,整個中後臺操作人員將不超過 200 人,80% 的工序實現無人化。

  • 無人可用

中國機器人工廠迅速成長的,是年年惡化的用工荒。

《人民日報》援引資料資料顯示,僅東莞市用工缺口就高達 10 萬人以上。隨著我國人口紅利的逐漸下降,企業結構性用工荒加劇,人工成本逐年增加,這些現實壓力倒逼製造業必須通過「機器換人」、發展智慧製造,來充分釋放自動化的效益空間。

即便是富士康這樣的勞動力成本密集型企業,也從 2011 年開始啟動機器人計畫,配合組裝 iPhone 和 iPad。

整個美的集團已經累計使用 800 台的機器人,截至 2014 年美的集團自動化投資累計投入 20 多億元,效率提升 15% 以上。該公司計畫 2015-2017 年新增機器人 1700 台,後期每年以 30% 左右的增幅投入機器人。

東莞事實上是資訊時代全球製造中心,這個離深圳只有一小時車程的城市擁抱機器人,將成為全球製造業的大趨勢。「中國製造 2025」總體方案的發佈,表明這個趨勢無法逆轉。

國際機器人聯合協會 (IFR) 資料,電子產品製造將成為工業機器人行業最大推動力。2014 年中國已經是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市場,中國企業購買了近 6 萬台工業機器人。

本文由合作媒體華爾街見聞授權,原文標題:民工找不到怎麼辦?東莞擁抱「機器人」工廠,圖片來源:Steve Jurvetson 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