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林芷君

目前就讀台大經濟系三年級,為第三屆的共同作者。認為寫文章不僅僅是份工作,更是種自我狀態整理的過程,同時也透過不同題材吸收各方面的知識。憑藉著簡單的夢想和滿滿的熱誠,開始了寫作這條漫長歷程。 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

微軟創辦人 Bill Gates 曾說:「電子書將改變全世界的閱讀方式,而未來 10 年,電子出版還將全面取代現在的實體書。」電子書市場起飛時,出版業及書店一度擔心紙本書將走入歷史,但是近日數據卻顯示英、美、澳洲紙本書銷售不減反增,成為推動整體圖書銷售成長的主力,紙本書仍然大行其道,甚至給出強而有力的反擊。

如果電子書這麼好,我們為什麼還需要紙本書?

不可否認的,電子書擁有許多紙本書所沒有的優點,而這些也是為什麼它仍在市場佔有一席之地。當初推出的時候,便是主打其低廉的價格、易攜帶性、以及較輕的重量等等,其餘理由便不一一贅述了。電子書極具彈性化,閱讀者能夠將手機化成一座個人小型圖書館,不需要把大本小本的書全部帶在身上,而它更只要實體書的六、七成價格,讓許多的讀者躍躍欲試,但為什麼紙本書仍然暢銷?

Pros-and-cons

每個愛書的人都一定有過這樣的經驗:買到渴望已久的新書後,先是小心翼翼地拆開包膜、享受撲鼻而來的淡淡書香,細細品味指尖滑過書本、內頁的感受,再把自己調整到最舒適的位子後,便一頭栽進書本的世界裡無法自拔。每一本書都有它自己的獨特風貌,從題名、設計到書封,從字型與大小以及紙張的挑選,甚至是油墨味或是陳舊的霉味,各種小細節洋溢出版的時代氛圍,也都是書籍主人的品味,而這一些也都是電子書無法取代的。

雖然諺語說”Never judge a book by its cover.”但不可否認的是,書封的設計與書的內容同等重要。要在茫茫書海中找到一本和自己有緣份的書,勢必要有吸引人的封面才能抓著目光、讓人留步,進而拿起翻閱。而一本書的頁數也很具體的量化成為手中的厚實感,或許有人很喜歡電子書的方便性,但對某些人而言,看著頁數一頁頁減少、清楚知道自己離終點還有多遠也是種快樂。

10407301_1016812381681622_3295591593053777541_n

圖片來源:我愛紙本書

如果只有以上的理由還說服不了你的話,那看看專業人士怎麼說吧!

過去 20 年來的研究顯示,人們透過紙本閱讀,比使用螢幕更容易理解與記憶文本。而讀者使用數位方式閱讀的話,會無法憑直覺瀏覽文本,對長文也無法在腦中勾勒出邏輯,還可能抑制理解力。

原因就在於使用螢幕閱讀在認知與生理上耗費的資源比紙本閱讀來得多,除了捲動頁碼卷軸需要持續的意識外,液晶顯示器直接對著人臉發出藍光,容易造成眼睛疲勞與頭痛。 而這些影響也使得讀者在閱讀結束時,更難記得自己讀了什麼。不論人們是否意識到,在接觸電腦或平板電腦時,心智狀態通常不傾向學習。

紙本書帶給讀者許多無法被電子書取代的閱讀經驗,這也是為什麼儘管數位科技全面滲透的情況下,人們仍然鍾情於紙張所帶來的溫度與重量。

紙本書的完美逆襲

 紙本所帶來的美好經驗是無法被科技所取代的,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生活中有哪些例子吧!說不定你也會因此被吸引而跟我一樣沉浸在紙本書的美好裡。(因為這些書都正安穩地排列在我的書櫃上!)

 1. 立體書——從平面走向立體

21

圖片來源:5pit

立體書 (Pop-up Book) 雖然從外表看不出有何特別之處,但是書的內容就像是神秘的禮物,不到翻頁的瞬間是不會知道裡面藏了什麼驚喜。打開的那一刻,原本收摺的書頁馬上由平面變為立體,甚至能透過開合書頁來模擬動態,不用需要任何科技也能夠模擬動畫、表現藝術風格、甚至當成積木進行互動遊戲。此外,讓小孩接觸立體書也可以從小培養立體感以及對色彩的敏感度,這些都是平面的電子書無法提供的。

2. 希修斯之船 《S.》—— 充滿創意的極致冒險

QMAA0106_01

圖片來源:天下遠見讀書俱樂部

照片裡的每一張紙可不是只用來襯托書本的背景,它們可都是小說的專屬配件!在我看這本書的時候,還被問過無數次這是哪裡借來的書、上面是我自己做的筆記嗎?裡面為什麼要夾一大堆明信片或衛生紙?

這本書是去年博客來的最暢銷書,主要以仿舊質感呈現小說頁面、內頁更是有兩位主角的手寫字跡,讓小說不再只是小說,而是讓每個讀者都在閱讀的過程中,主動去參與、找出故事的答案。從拆開包裝的那一刻起,讀者便踏上一場前所未見的冒險之旅,而這便是其他傳播媒介永遠無法複製的美好體驗。

3. 祕密花園——用自己的角度看世界

一打開書,讀者便發現自己被放進了一個黑白的奇幻世界裡,所有的色彩都在等待著被賦予到書頁裡。它是一本互動的圖畫著色書,作者用美麗又細緻的黑白線條,創作出一個獨一無二的秘密花園,讀者可以在這裡隨興漫遊,隨著色筆流動、塗上各種自己喜歡的色彩、賦予它們生命。

當筆尖滑過紙張,略帶粗糙卻又有個性的痕跡開始流轉、跳躍,色度深淺也隨著繪圖者忽輕忽重的筆觸而隨興的改變著,無論有再多的煩惱,也在繪圖的這一刻開始平靜、放鬆。塗色也可以是一種冥想方式,同時還刺激創意思考:當手毫不費力地塗著顏色時,大腦也無意識的產生出點子與影像。這又何嘗是電子書能夠給我們的呢?

還記得有多久沒有好好看完一本書了嗎?

對我而言,紙本書是不能夠被取代的經典,雖說電子書低價又便於攜帶,但是仍有其無法觸及的部分,例如手握紙本書的溫度、撲鼻而來的書香,甚或是輕拂過書頁後殘留指尖的觸感,有太多太多的體會是數位科技無法匹敵的。所以,快點放下手中的電子產品,投向紙本書的懷抱吧!

(本文為Viking Bar 維京人酒吧授權刊載,粉絲專頁:維京人酒吧,原文標題:誰還在相信電子書能夠取代紙本書?,非經允許、不得轉載;首圖來源:quattrostagioni,CC licensed)


延伸閱讀:

請捨棄鍵盤!因為研究指出:手寫筆記,真的可以幫助記憶

愛書成癡》地表最強偷書狂收集 2.36 萬本書的華麗冒險